今天,新华社聚焦芜湖龙湾长江隧道

时事   2025-02-02 17:00   安徽  



随着“皖江复兴号”盾构机1月26日顺利抵达接收井,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左线贯通,标志着隧道实现全线贯通。今天,新华社《新春走基层》走进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施工现场,探访“八百里皖江第一隧”。现场,芜湖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承震向全国观众介绍了项目的进展、施工的难度以及接下来的施工工作等。


盾构机全部到达接收井

完成工程控制性节点


“右线盾构于2024年10月12日到达,左线盾构于2025年1月26日到达。”王承震介绍,隧道采用“皖江复兴号”和“皖江奋斗号”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从江北往江南同向掘进,两条盾构隧道分别长4公里,经历接近三年的时间,全部到达接收井。

据悉,隧道的全线贯通是整个工程的控制性节点,为隧道全线通车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水下盾构隧道建设增加了技术储备。

5层楼高的盾构机

穿越十余种地层


“此次盾构机的直径是15.07米,是当时在建国内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相当于5层楼高。隧道位于长江芜湖段的大拐弯处,地层复杂多样,需要穿越十余种地层。”王承震在盾构机驾驶室,通过一个模型,讲述一条隧道从无到有的过程,也向观众展示了拥有3万多个部件的庞大盾构机是如何工作的。

王承震形象地将盾构机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吃”“咽”和“消化”。盾构机最前面刀盘将不同的土质“吃”进去,通过输送系统“咽”下去,再通过泥浆分解系统处理进行“消化”。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盾构机频繁遇到刀具偏磨、刀盘结泥饼等难题,施工团队通过刀具的适应性改造、碎石机的改造、分离设备的一系列改造等,攻克一个个难题。项目指挥中心陈列了盾构机磨损更换的刀具,王承震说,“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这条隧道一条线就更换了4000把刀。”

预计7月份具备通车条件

驾车从隧道过江仅需五分钟


“因为盾构机刚刚到达接收井,下一步重点任务是将洞门密封做好,确保整个盾构段施工安全性。”王承震说,“另外,为下一步盾构机的拆解做全力的准备工作,所以春节期间,有200多名工人留守,把剩余的工作安全平稳高效地推进下去。”

据悉,芜湖龙湾长江隧道还将全面展开隧道内部结构、附属工程及机电、装修等施工工作,预计今年7月具备通车条件隧道建成通车后,驾车从江北新区到芜湖市区将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记者:骆新星

编辑:朱辰婉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大江资讯,设为星标 



大江资讯
大江澎湃,闻天下。立足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传播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资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