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园子渠水旱码头

百科   2024-10-29 17:55   内蒙古  

 每到闲暇之余,我总会去园子渠边上散步。2022年夏天,旗委政府在陕坝园子渠边上重新修建了园子渠水旱码头。


 夜是安静的,园子渠里的水,在七彩桥灯的照耀下,闪烁着多彩的光芒,水纹一波一波地晃动着,扩散向远方。柔和的灯光照着渠边上的垂柳,显得是那么朦胧而迷人,行走在这样的景色里,能让人的心灵感到轻松舒畅。园子渠边上环境优美且禁止车行,因此是人们休闲散步、强身健体的理想场所。一年四季,每到早晚,这里三三两两锻炼的人络绎不绝,显出一派祥和而优雅的景象。

 每当走上园子渠龙宝街南桥时,就望见了园子渠水旱码头。这是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它还原了近百年前的码头,再现了清末民初古镇陕坝船筏水运日益繁荣、商贸流通之盛景;它扮靓了古镇陕坝,重现了历史风彩。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黄河流经巴彦淖尔长达334公里,这里的水资源充沛,境内湖泊众多,水库密布,这里是白天鹅、鸿雁、绿头鸭、赤麻鸭等水鸟为继续南迁补充能量,停歇、栖息、觅食的理想家园。每到秋天,翩翩起舞的候鸟与层林尽染的秋景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美不胜收。而位于巴彦淖尔境内的陕坝镇,渠系纵横,主要有乌拉河、杨家河、黄济渠三大干渠引黄入流,灌溉着全旗一百多万亩耕地,而园子渠是黄济渠下游的支渠之一。民国八年(1919年)由走西口的移民开挖,始为浇灌陕坝城郊菜园而得名园子渠。当时河面开阔,水流充沛,独具慧眼的晋商发现了它的通航条件,在距陕坝镇东2.5公里的黄济渠中遊的园子渠桥修建了码头,是河套地区6个主要码头之一,当时号称河套第一码头。



 园子渠水旱码头的贸易在清朝光绪年间已具雏形,1939至1950年是鼎盛时期。航道沿黄河到黄羊木头(今天临河区的黄羊镇)后,再改道进入园子渠直接到陕坝。抗日战争时期,陕坝成为绥西重镇,航运事业一度特显繁荣。每年在清明后至冬至前的七个月左右通航,从陕、甘、宁、绥远、包头等地到河套的船只络绎不绝,舟楫林立,停泊船只通常达二、三百只,航运带动了陕坝的商业日渐繁荣。当时流传着一首民谣:大船条条到码头,天下物资到陕坝;黄河向北水旱路,商家云集富北方。

 园子渠水旱码头在清末至解放前是闻名绥西的水陆交通节点,历史得名沿用至今。1944年,绥远省公路处建立了绥远省航夜管理段,强化了原有的水运业务。1962年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水运历史。园子渠码头的水运在当时,为周边城市的商贸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我抬头仰视夜空中“园子渠码头”的木头牌匾,脚步也随之跨入这片腹地时,这一刻,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眼前的景物既陌生又熟悉:码头的场地上,堆放着的旧木箱、水缸、麻袋、手推木板车等老物件,无不让那个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再一次浮现在我眼前。触摸着那些旧物件,感受着这里曾经的辉煌。那高高地挂在码头的红灯笼,在深邃的夜幕中,是如此的明亮,那一束红彤彤的光芒,保留了原生态的美,让人浮想翩翩。

 当你累了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坐在别致的茅草凉亭中歇息,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望着灯火阑珊的码头,就有种回到故乡,回到老屋的感觉,那一刻,你内心所有的烦躁都似乎飘散了,心也很快平静下来。


 当心静下来的时候,而耳边却仿佛响起了人们杂乱的脚步声,牛车的“吱吱”声与马的嘶鸣声,这空间里生成的天籁般的交响,从空蒙的远方传来,在现实中凝固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而我自己似乎融入到了这场繁华之中,被淹没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这一渠橘黄色的水,潺潺地流淌着,流淌着古镇陕坝的百年基业,流淌着时代的变迁,流淌着如今的繁荣昌盛。渠边上的小木船静静地停泊在码头,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古镇曾经的许多故事。走上装载“货物”的小船,站在小方桌旁边,仿佛能感觉到摆渡的人在这里酌酒或品茗,我们穿越历史时空,与祖辈们对话,与祖辈们感受心灵的温度。

 南桥休闲广场与园子渠水旱码头连接,每到春夏之季,广场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清风拥着花香阵阵袭来,让人神清气爽。秋天水旱码头掩映在周围黄绿相间的树木中,被衬托得更加的古朴、逼真而极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园子渠码头,留住了历史,更留住了陕坝人的乡愁,它收集了水的灵气与旧物件的生机,成为古镇陕坝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时刻闪烁着色彩斑斓的光辉。

END


来      源/杭锦后旗文学艺术界联合社

审      核/杨兴国

责任编辑/全   玮

编      辑/王晓敏


扫码关注我们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杭后水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