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
春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小时候盼着过年
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重温那些
不同年代儿时的新春吧……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
回想起儿时“过大年”的情景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
是揣得鼓鼓囊囊的衣兜、裤兜
它们就像大大小小的“百宝箱”
从“年三十”到“出正月”
始终塞得满满的
这些就是让一个孩子感到
满足和快乐的“物件”——
有各样糖果、瓜子、花生
还有把1000响的大地红
拆成零散的小鞭儿……
这些填满了我的童年笑声
小时候是在姥姥家过年
二十几口人在一起吃那种
铜制插电的火锅
每次都烫到我的手指头
每次都要扣那片黏在
中间“烟囱”上的肉
每次几个小孩
都在折叠凳上爬来爬去
饺子要吃到有钢镚的才算完
怕把我们几个小的撑坏
姥姥姥爷最后没办法
只能挨个戳一遍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欢笑不断
热闹
是小时候年的味道
年来了
劳作一年的父亲放下家什
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全家都笑了
“大白兔”的甜美格外香
大红绸子花衣裳
家人团聚共享年夜饭
热气腾腾的饺子
是儿时最甜美的时光
街坊邻里走街串巷
互诉衷肠
小伙伴点燃爆竹欢声喝彩
这热闹的年
把人们的心搅得甜甜的
儿时的年夜饭
宛如一场盛大的仪式
母亲早早起来忙碌
厨房传来锅碗瓢盆的交响
餐桌上摆满丰盛菜肴
我最爱那鲜嫩的红烧鱼
忍不住连声赞美:“好吃!”
长辈们分享一年的收获
奶奶絮叨着年轻时的故事
那些久远的记忆在她口中
是那样的鲜活儿
这些细碎的瞬间
成为我童年温暖的乐章
儿时的年
从小年挂红灯笼开始
一天天盼着新衣、压岁钱
贴春联、看春晚、放鞭炮
年三十用白面浆糊
热腾腾地贴上红纸春联
全家围坐黑白电视机前
笑声不断
初一到十五
和小伙伴挑着小灯笼
找寻未燃尽的鞭炮
那是儿时最快乐的时光
岁月流转、年味依旧
那些温暖的瞬间如梨花般纯净
愿这份美好的回忆
伴随每一位石油人
常喜乐、多安宁
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私信小编)
文字丨记者 王蕊
编辑丨吴琼
审核丨李艳艳
监制丨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