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节特刊 | 宁波:共绘甬城社会治理新画卷

文摘   2025-01-10 10:05   浙江  


庆祝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特刊


2024年以来,宁波公安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期盼,深入实施共富警务、共治警务、生态警务,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绿色优质的生态环境,共绘具有甬城特色的社会治理新画卷,为宁波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实干先行做出更大贡献。




“知产护盾”
助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


宁波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大市、强市,北仑作为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现有新能源汽车关联企业800余家。随着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对核心知识产权保护、防范商业秘密泄露的需求愈加强烈。

2024年以来,宁波市公安局北仑分局试点建立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通过搭建“线下中心+线上平台,三支队伍+一套机制”,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实现知识产权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无缝对接,有效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风险感知能力和刑事维权能力,全面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系。

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横杨工业社区的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知产申请、快速预审、调查取证、纠纷调解、司法援助等事项全部进驻中心,打通知产创造、保护、运用全链条流程,实现知产业务“一站式服务”。

北仑公安会同宁波市知识产权中心开展专利快速申请、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业务,规上备案企业申报进入优先审查通道后,发明专利授权由原来的22个月缩短到3至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到最快10个工作日获得授权。

北仑公安打造的线上新能源车企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设立“知产监测、专利快速申报、商密体检、增值服务、线索核查、知产课堂”6大模块,为企业提供商业秘密、网络安全“体检”等公安特色服务,至今已向企业下发风险整改建议68条。

前不久,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部长李亮来到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咨询申请绿色通道加速申请流程的相关内容。中心负责人立即与宁波市知识产权中心联系,共同前往德业公司开展工作,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快速预审通道备案工作,专利申请时长只用3个月。

记者获悉,相关工作实施以来,备案企业商业秘密领域实现“零侵害、零发案、零受损”,北仑公安通过提前介入、联合执法和商业保险等多措并举,为企业维权缩短时长50%以上,企业间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同比减少30%以上。项目成功进入浙江省公安厅改革培育库,并获评2023法治宁波建设最佳实践项目、2024宁波公安十大改革项目、2024浙江省第二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共治警务
铸就反走私“铜墙铁壁”



象山县海岸线总长度占全省七分之一,码头、滩涂众多,海上反走私工作面临较大压力。近年来,象山县公安局深入实施共治警务,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抓手,铸就反走私“铜墙铁壁”。

过去,象山县海上反走私综合治理主要依靠人工举报、日常巡查发现等,各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不强,执法力量捉襟见肘。

如今,象山县立足“数字赋能、多跨协同、整体智治”理念,创建反走私合成作战中心,形成集组织、协调、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域现代化治理工作格局,全量归集公安、海警等14个部门1.2亿条数据。

2024年4月10日,象山公安通过该中心联合多部门执法,分别在宁海、象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2名,现场查扣涉案船舶1艘,扣押走私肉类冻品60余吨。

象山县公安局海防大队副大队长奚杰说:“现在公安、港航、海事、边检、出入境等部门联合执法,彻底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窘迫局面,办案方便多了。像查获走私肉类冻品后需要及时销毁,不然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现在依托各部门合力,实现检测、销毁‘一条龙’服务。”

反走私工作离不开群众路线。象山公安整合村(社)网格、企业、个人等群防群治力量,构建“县—镇—村—网格”四级治理机制,形成了“村社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尽其职”的工作格局,实现监管全覆盖、信息全收集、处置全闭环。

东陈乡东旦村依托乡村治理学院对村民开展法治教育、反走私培训等,将反走私工作纳入村规民约。自2021年起,村里未发生一起走私事件。

陆上有网格,海上也不落下。象山共有捕捞渔船2519艘,警民联动组建了134支“红帆船队”,划分5个“红色网格”,实施海上党建“红帆工程”,构建“海上流动党支部”,定期开展“红帆说事”活动,已发现和处置走私线索多条。

奚杰介绍,象山牢固树立“宣传也是打私”工作理念,将反走私工作与“村民说事”有机结合,按照“三治融合”要求,升级推出“警民说事”“渔嫂说事”“红帆说事”等说事制度,进一步提高全民反走私意识,汇聚反走私强大合力。

近3年来,象山县走私发案数年均下降53.3%,被列为全国首个反走私县域治理试点,全国涉海走私综合整治暨反走私县域治理经验推广现场会在该县召开。



生态义警
护航“生态绿”助力“经济红”



野鸟在绿水青山间翱翔,地头河道里见不到垃圾,近300人的村庄,每天产生的垃圾却不足一桶……1月3日,记者走进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箭岭村,真切感受到这里的生态被精心呵护。


2023年6月,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将浙江省首个环境学习中心落户大堰,宁波市公安局奉化分局大堰派出所通过组建生态义警队伍,构建生态警务新体系,以护航“生态绿”来助力“经济红”。

毛节常老人是摄影爱好者,也是一名生态义警。2024年,毛节常在山上发现《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近危植物水晶兰,搬来杂草进行遮挡;此后他又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他向大堰派出所和奉化公安分局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报告,推动有关部门在附近安装红外摄像头,防止被人盗采盗猎。毛节常说:“生态环保事关每个人,离不开公安机关的支持。有时我们对破坏生态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当事人根本不听,民警一到场,效果就非常好。”

大堰派出所教导员林君强介绍,派出所充分发动热心人士,集结一支由776名“达人志愿者+村干部+当地群众”组成的生态义警队伍,在生态警长的带领下,翻山越岭做好野生动植物救助、法律法规宣传、清理捕兽夹、森林消防等特色活动。最近,这支生态义警队伍结合冬季生态特点,进村入户宣讲拒食野味,提醒村民远离非法狩猎罪,得到群众普遍支持。

大堰镇横山水库是“一江清水送甬城”的饮用水源保护地。箭岭村妇女主任康巧燕介绍,在生态义警等力量的组织下,村民把厨余垃圾集中转化成酵素,成为农业生产的肥料。用酵素种植的土豆等农产品口感好,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村里环境好了,水库水质就更有保证了。”康巧燕说。

与此同时,大堰派出所加大对破坏生态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2024年7月,该所和农林部门联合执法,对在横山水库附近电鱼的人员进行打击,4人因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刑事拘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4年,大堰镇累计接待游客6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亿元。





记   者 || 张力

通讯员 || 杨亚妮 陈拓 赖柯蓉 胡颖哲

编   辑 || 李斌



—推荐阅读—


2024,我们的年度热词!
2024,总有些瞬间给我们温暖



平安时报
《平安时报》为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省级公安类报纸。新闻推动平安,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