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津县柿子镇三河村的大山深处,有一位名叫赵远飞的女能人,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办起了颇具规模的生猪养殖场,书写了一段勤劳致富的精彩故事。
三河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里的村民大多以种地为生,生活并不富裕。然而,赵远飞却不甘心被困在贫困的枷锁中,她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让乡亲们看到致富的希望。
以前,赵远飞家还只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为了增加收入,她也和丈夫外出打过工,但微薄的工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一次偶然的机会,赵远飞了解到生猪养殖的前景不错,心思活络的她便萌生了回家养猪的念头。
说干就干,赵远飞一回到家乡就开始着手筹备生猪养殖场。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启动资金就是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赵远飞东拼西凑,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好不容易凑够了钱,又面临着场地选址、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缺乏经验,赵远飞在养殖场的建设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养殖场一开始的选址地势较低,一到雨季就容易积水,存在很大的安全生产隐患。无奈之下,她只能选址重建,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让原本就紧张的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但赵远飞并没有被重重困难打倒,她一边不断学习生猪养殖的知识,一边四处请教专家和有经验的养殖户。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新养殖场终于建成了。
养殖生猪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不仅需要充沛的体力,还要掌握养殖技术,更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第一批仔猪购进后,赵远飞全身心地投入养殖工作中。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打扫猪舍、喂食、观察猪的生长情况,一直忙到深夜。即便如此还是出了问题。因为技术不过关,仔猪经常生病。看着一只只生病的猪,赵远飞心急如焚。她四处求医问药,上网查阅资料,还参加了各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赵远飞逐渐掌握了生猪养殖的关键技术,猪的发病率也大大降低了。
随着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赵远飞的生猪养殖场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十头发展到了现在的200多头。为了保证猪肉的品质,赵远飞坚持绿色养殖,给猪投喂的都是玉米、豆粕等天然饲料,没有任何激素和抗生素。虽然这样猪的生长周期长,但肉质鲜美,因此深受市场欢迎。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我们的猪肉品质好,价格会比普通猪肉高一些,但还是供不应求。”赵远飞自豪地说。
除了注重猪肉的品质,赵远飞还非常注重环保。她在养殖场里修建了沼气池和污水处理设施,将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生猪养殖场的效益越来越好,赵远飞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盖起了新房,买了小汽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赵远飞深知“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的道理,创业成功后,她没有忘记乡亲们。为了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赵远飞主动向他们传授生猪养殖技术,还免费提供仔猪和饲料。
“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富,让三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是赵远飞的心愿,也是她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在赵远飞的带动下,如今的三河村已经有十几户村民办起了生猪养殖场,养殖规模达到了2000多头,产值达600万元。赵远飞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大山深处书写着精彩的人生篇章,成为了当地村民学习的榜样。让曾经贫困的小山村,朝着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这个春节,去盐津吊钟岩观景台,包出片的!
盐津:推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提质增效
奋力抒写新时代华美乐章——盐津县大力实施“125”发展规划综述
信息来源:盐津融媒 黄成元 邱琴 王彬 黄春燕
监制/刘芳 编审/汪小琪 编辑/田入尹
信息报送邮箱:yjxcb@vip.163.com
法律顾问:云南业浩律师事务所 方明民 138870555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84
转载请注明来自“盐津融媒”微信公众号
如需转载请联系0870—303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