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古建】浮屠山下老屋湾李氏祖堂

民生   2025-01-08 17:32   湖北  


更多新闻,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阳新古建


Vol.61

浮屠山下老屋湾李氏祖堂

  浮屠山下老屋湾李氏祖堂位于浮屠镇李山下村,南向;由主建筑与附属建筑组成。面宽共13.5米。其中,主建筑4.4米,附属建筑9.2米。整体进深80米,面积约740平方米;单檐硬山顶,抬梁穿斗式构架,小青瓦屋面;三花墙。主建筑为廊式门厅。门厅外两侧有八字墙,前有一口面积约3亩的古门口塘。古塘朝祖堂一侧是雕花石柱石板围栏。从围栏至门厅之间是一弦长31米,半径12.6米的弧形月台,青石板地面,左右两侧有拴马石和上、下马石。


  祖堂青石大门,雕花石门楣阳刻“调元名第”四字。一进六门七重八天井(月台),依次是前厅——天井——石门——一厅——天井——二厅——天井——石门——天井——三厅——天井——石门——四厅——月台——五厅——天井——石门——天井——石门——享堂。至五厅分别名为迎宾、书香、关刀、钺斧、通神;各有两排木立柱,每排三根,其上部构成抬梁式木构架,两侧山墙搁檩。厅内原来的额楹联已毁,现有的皆近年维修时复制。各厅和天井两侧山墙皆有耳门,故每侧的耳门多达12道。出耳门进入附属建筑。附属建筑其实就是主建筑的次间,是居户即其他各种用途的大小房间,今大部分垮塌。

  山下李老屋湾东距浮屠镇政府约2.5公里,是李姓的集居村落。据《李氏宗谱》载,当地李姓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从今阳新县龙港镇朝阳迁来。始迁祖李如炼。祖堂建于清乾隆中期(1745前后),建造者李应明,浮屠镇李山下人,生于清康熙丁卯(1687),殁于乾隆十七年(1752)。据《兴国州志》载:李应明“字东辉,丰叶里人,举雍正元年(1723)乡试,乾隆乙丑(1745)大挑一等”,充丁卯科乡试同考官:历署兴化府、潭州府通判、莆田县知县、补屏南”。《李氏宗谱》谓其“在漳州任上剿灭海盗、整顿盐场、革除‘典妻’(租妻生子)陋习。因政绩卓著,封文林郎,晋奉直大夫。殁于福建省漳州府任上,归葬故里。”又谓此宅第落成时,乾隆皇帝赐‘大夫第’匾。”

  据族人介绍,此祠始建时,只是一栋五开间的宅第。主间居中,左右各两个次间。随着子孙的繁衍,建筑规模不断加大。到民国初,主间已由“私屋”变“公屋”,即由家庭的“堂屋”,演变为族人祭祀祖先和公共活动的“祖堂”,次间的大小房也增至数十间之多。
  民国十八年,次间的住户有 80多户,可见其规模之大。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六日,此屋被侵华日军放火焚烧,毁坏大半。仅能容纳住户18家。改革开放时,主间后面的厅堂基本垮塌。2000年后,次间住户先后迁入新建的小洋楼,因无人管理维修而先后垮塌。2013年,族人集资数百万元,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主间(祖堂),聘请省内古建筑专家设计,专业建筑商施工,同年7月动工,次年9月告竣。但次间暂未修复。修复后的祖堂,基本上恢复了古貌,但部分建筑件因使用现代建筑材料使原貌有所改变。2016年4月21日被黄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今次祖堂既是族人祭祀祖先和议事的场所,又是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往期回顾

【阳新古建】太子徐家祠湾徐氏宗祠


【阳新古建】太子老街李氏宗祠


【阳新古建】古村落:龙港李家堡湾

【阳新名人】阳新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天国状元刘继盛
【阳新名人】曾国藩部将 清末名将江自康
●【阳新名人】一门文武四代臣 吴仲举 吴中复 吴则礼 吴玠 吴璘
【阳新名人】“铁御史” “布衣国师”陈光亨
【阳新名人】陆游的好友 南宋主战派文学家王质
【阳新名人】吴承恩、李时珍的好友吴国伦
【阳新名人】一窗明月是前身—晚清著名女诗人费墨娟
【阳新名人】陶渊明外公 无与伦比之阳新贤令孟嘉
【阳新人文】漫步胜利街,悠享慢时光
【阳新美食】太子豆腐美名扬
【阳新人文】老街三眼井的烟火
【阳新地理】阳新的前世今生

来源:《阳新古建》 阳新新阳网

审核:王彦飞 编辑:汪卫红

阳新新阳网
阳新新阳网www.435200.com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