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北部边疆民族地区,最需要关注的是“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最应当汇聚的是各方优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最可以依靠的是蕴藏于全区2396万各族人民中的巨大“人才红利”。2024年,自治区出台《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在内蒙古广泛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明确了新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擘画了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美好蓝图。
但把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赤峰市还存在不少“中梗阻”。一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全市人才总量为4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6%,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人口大市优势没有转化为人才优势。二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人才比例为15.93:18.6:65.42,与21:33:46的三次产业结构比还不协调。从人才层次看,目前通过自治区认定的人才中,一类人才1人,二至四类人才4人,五至六类人才30人,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少。三是产才融合不够充分。传统产业占比过大,产业链相对低端,无法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四是服务保障能力偏低。人才投入不够充足,不能充分调动社会引才、人才回流的积极性。政策还不够细化,配套指南和实施细则还未完全形成。人才环境还不够宽松,还未完全形成全社会渴求人才、尊重人才、优待人才的环境。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解放思想。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体制障碍,为人才创造一个蓬勃发展的环境,为赤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解放思想,就要守正固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大团结凝聚、教育引导、联系服务力度,着力把党内和党外、区内和区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解放思想,就要更新理念。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要在人才理念上实现新突破,必须要在人才机制上增添新活力,必须要在人才环境上提升新水平,努力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一是改变“不敢想”的思想束缚,不断在引才上创新,重新正视自身潜在优势,提振信心,摒弃过去认为招不来、留不住的思想束缚。二是改变“不愿舍”的短视思维,不断在留才上创新,立足未来发展,长远规划,克服财力紧张、编制紧缺等现实问题,让人才“引得来”更要“留得住”。三是改变“不会育”的传统理念,不断在用才上创新,细化落实《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积极承接自治区“两行动一工程”建设,为人才就业、创业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解放思想,就要锐意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梳理盘点本地区人才工作的问题,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涵养人才“活水”,育肥人才“沃土”,注重调研、注重沉淀、注重批判,避免照抄照搬固有模式想点子、做方案、定决策,因地制宜创新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着力推动解决制约人才工作高质量开展的“瓶颈”“短板”。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紧盯“体制内”向“体制外”转变、“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新时代人才发展规律,做到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并重、体制内人才和体制外人才并重、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并重、“显人才”与“潜人才”并重,不问出身、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将目光放的更为宽广、更为扎实、更为全面。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赤峰市推进人才强市的若干措施》,树立开放包容的人才引育理念,将人才资源调配职能进一步放权给市场,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持续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市委组织部 人才科、阿旗组织部、左旗组织部、右旗组织部、林西组织部)
赤峰市党员教育中心
cfylxfwx@163.com
中共赤峰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