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宣传(三)丨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治疗技术学

学术   2024-09-21 16:28   山东  

一、招生学科简介

1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种培养模式。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术学位授权点,获批于2011年,聚焦于脑、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损伤和疾病,肌肉骨骼等运动损伤和疾病两个方向,开展神经再生与修复的机制研究、生物材料修复机制研究、神经电生理与功能影像多维度精准评测技术研究、中枢与外周多模态神经调控及智能康复、运动学与力学特征监测、可穿戴柔性传感器与电极研发与应用等。本学科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课题4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现有研究生导师16人,其中获得省部级人才称号2人,教授/主任医师1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占比80%以上,3位导师有海外留学及医工交叉研究背景。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于2009年,聚焦于神经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肌肉骨骼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医传统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慢性疼痛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儿童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及重症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六个方向,开展神经再生与修复的机制研究、运动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运动学与力学特征监测、脑卒中的中药治疗及机制研究、中枢与外周多模态神经调控及智能康复等。现有研究生导师15人,教授/主任医师7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占比60%,多位导师有海外留学及医工交叉研究背景。

  本学科所在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已构建了 “医、理、工、教”融合多学科门类的“大康复”体系,并依托附属医院康复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康复医学研究科研平台以及省级一流学科,进一步推动了“新医科”教育模式的创新,逐步形成医工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型研究方向:

(1)脑及脊髓损伤等的再生与修复机制

(2)运动损伤功能重建

(3)基于柔性可穿戴技术的智能康复

专业型研究方向:

(1)神经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

(2)肌肉骨骼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

(3)中医传统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

(4)慢性疼痛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

(5)儿童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

(6)重症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

2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学

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促进伤病残老等人群功能障碍恢复的新兴学科,目的是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技术的内涵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疗法学、言语疗法学、辅助技术及其他如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康复学等。

目前,滨州医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得医学技术类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医学类院校。2019年开始招收学术型康复治疗技术硕士研究生,每年招收10-12名,毕业后将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科学研究实验室 23 个,科研设备价值3000 余万元。其中,功能重建与智能康复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医工融合、中西医康复深度合作,致力于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健康促进与功能康复。研究中心聚焦于脑与脊髓损伤、肌骨损伤的细胞治疗、生物材料、神经调控等方向的修复重建;基于脑功能影像、高密度脑电、神经电生理多维度智能评测下的多模态精准神经调控、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虚拟情境等智能康复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实验室面积500平米,实验室拥有脑损伤模型制作撞击器、脊髓损伤Impactor撞击器、动物步态分析仪器、动物专用经颅磁刺激器、脑近红外功能成像、高密度脑电图、神经电生理检测仪等设备1500余万元。

主要研究方向:

  (1)智能康复

  (2)神经康复

  (3)中药治疗及其机制

  (4)运动康复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基金10余项,厅局级课题20余项,市级课题30余项;近3年发表SCI文章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先后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编写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及配套教材12本。实验室面积约27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450余万元。

二、学院文化

学校及学院开展每年一度的研究生学术文化节,通过专家讲座,成果汇报学术论坛,名师面对面等活动,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每年一度研究生迎新音乐节、迎新男子篮球赛、羽毛球大赛、英语研究比赛等艺术竞技活动,让每一位研究生都能感受到青春的风采,活力的迸发,让每一位研究生都能增强不畏艰苦、团结合作、协同努力的拼搏精神。

▲首届研究生文化艺术节

▲研究生导师面对面活动

▲义诊活动

▲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

▲研究生趣味运动会

▲研究生红色教育

2019年康复医学与与理疗学专业5名研究生前往芬兰参加我校举办的第一期研学营。参观并学习了东芬兰大学附属医院先进的康复治疗的理念和技术。

▲研究生首届研学营活动

三、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各级医院、高校及科研机构。往届毕业生已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烟台山医院、滨州医学院、天津市天津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重庆市残联、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和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到100%。另有学生考取首都医科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继续进行学业深造。

四、导师简介

1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招生代码:100215)

王红星,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疾病、颈肩腰腿痛、老年衰弱的康复评估与治疗。

黄  飞,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和神经系统肿瘤免疫细胞的生物治疗研究。

王德强,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康复治疗。

宫健伟,副教授,研究方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

李古强,教授,研究方向:基于多组织术后力学模型建立的多种矫形器的研究及实施多种物理治疗技术可能的研究。

肖晓飞,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法医生物力学、人体运动计算机仿真建模、ICF应用。

王冉冉,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设计及在肿瘤治疗、康复医学技术领域(神经康复、辅具材料)的应用。

万春晓,教授,研究方向:神经康复、重症康复、心肺康复。

甘世锐,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遗传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江  山,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大脑高级神经功能的康复机制与康复治疗。

沈  滢,副教授、副主任物理治疗师,研究方向: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系统及成瘾性疾病。

郑  瑜,副教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康复。

2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招生代码:105110)

李  伟,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损伤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

王德强,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康复治疗。

丁欣利,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骨关节疾患、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王学新,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康复。

成爱霞,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各种头痛、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各种慢性疼痛、脑血管病的诊治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任  超,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康复。

刘迎春,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刘  垒,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疼痛康复。

孙雪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康复及小儿脑瘫的康复评估和治疗。

宋时荣,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卒中、脑外伤、肩手综合征、痉挛、卒中后抑郁及骨关节疾病与运动损伤的中西医诊治和康复治疗。

陈方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

邵翠杰,副教授,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疼痛/癌痛信号转导通路。

范晓华,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与脊髓损伤康复、疼痛与肌骨康复以及康复治疗技术研究。

郑遵成,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关节与运动损伤、脊柱等方面的诊疗康复。

原晓晶,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等疾病的运动与康复治疗。

倪庆宾,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疾病矫形治疗。

高  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关节、神经损伤等康复诊疗。

毛世刚,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运动损伤、骨科及神经系统康复评估与治疗。

陈付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疼痛康复。

邵  鹏,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诊治及偏瘫、截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尿便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与治疗。

王万胜,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康复治疗。

彭  磊,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骨科生物材料,创伤骨髓炎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治疗。

3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学

(招生代码:105800)

王红星,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疾病、颈肩腰腿痛、老年衰弱的康复评估与治疗。

王德强,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康复治疗。

李  伟,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损伤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

王  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高级功能障碍如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运动控制障碍的康复

宫健伟,副教授,研究方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

李古强,教授,研究方向:基于多组织术后力学模型建立的多种矫形器的研究及实施多种物理治疗技术可能的研究。

肖晓飞,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法医生物力学、人体运动计算机仿真建模、ICF应用。

王冉冉,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设计及在肿瘤治疗、康复医学技术领域(神经康复、辅具材料)的应用。

刘  凯 ,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运动损伤康复、骨科术后康复、心肺慢病运动处方。

周敬滨,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创伤的治疗与康复。

江  山,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大脑高级神经功能的康复机制与康复治疗。

沈  滢,副教授、副主任物理治疗师,研究方向: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系统及成瘾性疾病。

蒋相站,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以及智能医学工程。

王  韫,研究方向:智能康复工程和智能机器人触觉感知的柔性传感器。

李黎明,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活性生物载体和生物材料的神经修复。

◆        ◆

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媒体中心出品

◆   ◆

供稿 |  李  博

排版 | 李志国

责编 | 孔德晨

审核 |  胡威 刘芳 姚翠芳

滨医研究生
滨州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全景展示与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