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容易玻璃心? 因为他们过的是假生活

文摘   2022-09-26 21:42  

最近收到一个妈妈的留言,说自家4岁的儿子有颗「玻璃心」,遇到事情不如意就哭,一句话说重了,眼泪就在眼眶打转。
 
前几天,闺蜜也唉声叹气地说她女儿「玻璃心」:搭的积木房子倒了,立刻气急败坏地大哭;跟小朋友比赛玩游戏,没拿第一就哭着说再也不玩了,「受到一点批评就生气,遇到一点挫折就逃避」
 
所谓「玻璃心」,就是说人的心理脆弱,得像玻璃一样,稍有不顺就会变得粉碎
 
孩子心理脆弱,已经成为一个显性的社会问题。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提供的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前,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孩子多是多动症之类,情绪问题很少。但到90年代,因情绪问题就诊者就已经达到四分之一,最近几年更是接近三分之一,经常有孩子倾诉情绪低落、焦虑,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孩子们为什么容易玻璃心?这是今天很多父母的共同疑惑。



01


大多数玻璃心的孩子,都是遭受两头挤压的「三明治孩子」——一头是家长在往上捧,另一头是家长在往下压。双重挤压,让孩子柔弱的心灵不堪重负,变得像玻璃一样脆弱和易碎。
 
有人说,如今很多孩子都患上了「表扬依赖症」。
 
自从赏识教育兴起,我们给孩子太多赞美了。孩子刚会笑,就大加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刚呀呀学语,就又不失时机地夸奖他:「宝宝真聪明!」会背唐诗后,人人都竖起大拇指:「长大一定是个读书的料!」
 
赞美过多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孩子只愿听好话,听不进任何批评,即使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禁不起一点儿的挫折,一旦遭遇逆境,很容易变得消沉。
另一方面,孩子又承载了太多的重托与厚望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都给他,这六个人也都会对他有期望。
 
六个人爱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会是什么感受呢?不止幸福,更多的是压力。
 
除此之外,随着应试教育的起跑线不断前移,今天孩子的学业压力也是空前大。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开始学英语、珠心算了。上学以后,作业白加黑、五加二,没完没了。每次考试排名就像高悬在孩子头上的利剑,让人心惊胆战,不寒而栗。今天的中国孩子所承受的压力之大,是古今中外都罕见的。

过度的赞美,为孩子生成了一个虚假的个人镜像和虚假的生存图景,让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又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困苦。

过高的期待,则让孩子面临着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愿景,和难以回报的父母恩德,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与失落、自责与自怨。这种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忽高忽低、忽热忽冷,让孩子幼稚的头脑天旋地转,幼小的心灵无所适从。



02


捧杀和碾压,都是孩子自信心的大敌。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真实的生活,才是培育孩子抗挫力的沃土,滋养孩子自信心的春田。
 
只有跳起来,才知道自己能跳多高;只有跑起来,才知道自己能跑多快。

一个孩子,只有知道了自己身体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他才能建立「身体自信」;只有知道自己思维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大脑,他才能够建立「大脑自信」。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孩子需要试错,大量、主动、频繁地试错。没有比试探和出错更加有效的成长路径。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她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正在将一把钥匙笨拙地插进锁中,孩子想要打开卧室的门,可是由于身高和协调性都不够,怎么也打不开。

这位女士连忙走过去想帮助他,却被老师阻止了。老师说:「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的,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怎样开门了!」果然,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开心地拍起手来。
这个孩子在多次试错后终于打开了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不断纠错,这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增进自信的过程。

相比之下,旅美教育学者黄全愈教授讲的一个故事则具有另外一种启发意义。
他小时候,有个同学叫「菜包子」,其父是领导,这孩子四处放风自己的棋艺如何高明,他让「车、马、炮」三子,都能杀得他父亲以及父亲的秘书丢盔弃甲。结果到同龄人中一比,他只会哭,因为在班里下棋,他谁也下不过。
将生活还原成现实,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虚假,多一些真实,只有这样,孩子才有更多的机会踏入更多未知的地域。每一次的细小的成功瞬间和微妙的失败片段,都将帮助他清晰地认知自己的能力边界,构建自己的能力地图,那时他将收获自己应有的自信——经历过骨折的人,一点点皮肉伤能算什么?



03


一位华裔妈妈在网上吐槽:在日本上学的4岁儿子经常被班里的一个孩子欺负,每天都会挂伤回家,要么额头出现擦痕,要么腿有淤伤,妈妈非常心疼。
 
华裔妈妈以为老师不知道,到学校将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的回答让她很吃惊:「是的,我知道你儿子跟别人打架,并且你儿子占下风。不过请原谅我们不能阻止,因为这是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让孩子自己处理冲突,而不是通过家长或老师来解决。我们对待其他孩子的冲突也是如此!」
 
「如果被打伤了或者发生严重的后果怎么办?」
 
「当我们发现他们可能会发现严重后果时,就会让他们停止。但我们不会从一开始就阻止,过早地介入,那样孩子只会依赖大人和老师,并且学不会自行处理冲突。

慢慢地,这位华裔妈妈发现不少日本家长也持有相同的态度。两个孩子打架,他们只是站在一旁看,不帮忙也不阻止,除非孩子出现了危及安全的行为,大人才会喝令孩子们停下来。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日本的孩子们大多能自行解决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不需要大人帮忙。

在日本人看来,孩子争执、打架的过程,也是锻炼应变力和抗挫力的过程。孩子需要动脑动手,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并选择最佳应对策略。如果打输了,就要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处理孩子打架这个细节,反应了日本教育的深层次逻辑:让孩子在真实生活中,发展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与日本相比,当孩子打架,中国的老师和父母更多的是保护和阻止:「住手!」「干什么!」「不许打架!」刚发现苗头就制止,孩子就丧失了处理危机的机会,也就不能发展出良好的抗挫能力。



04


有一个朋友孩子今年上大学,送孩子报名那天,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段非常感人的话:「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愿有人待你好,免你四下流离,无枝可依。愿有人伴你行遍天涯海角,不离散。」
 
父母都幻想孩子可以生活在一个安全、理想化的世界。那里是世外桃源,孩子不用担心来自同伴的压力、不会被同学欺负、没有危险的陌生人、远离疾病和死亡、贫穷与犯罪。

没有父母希望孩子遭遇不幸,但我们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现实并不会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美好。人这一生,不可能只有顺遂没有挫折。关键在于挫折降临时,有没有能够扛起挫折的肩膀与意志。

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是铜墙铁壁,刀枪不入,要能经受住世界带给他们带来的头破血流,必须从一次又一次小小的「受伤流血」开始。生病才能产生抗体,受挫才能造就韧性。
 
愿每位父母都能给孩子保留最真实的生活,就像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自己孩子的毕业典礼致辞中说的:

在未来的岁月里,
我希望你会遭遇不公正的对待,
这样你才会明白正义的价值。
我希望你会遭受背叛,
那样你才会懂得忠诚的重要。
很抱歉我这么说。
我还希望你会时常有孤独感,
如此你才不会把良朋益友视为理所当然的。
 
我再次地祝愿你不幸,
这样你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角色,
并能明白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
别人的失败也非天经地义。
当你偶尔遭遇失败时,
希望你的对手会因为你的失败而幸灾乐祸,
如此你才能意识到有风度的竞争精神的重要性。
希望你会被别人忽视,
这样你才能意识到倾听别人的重要性,
同时希望你有足够的同情心去学习同情。
不论我愿不愿意,
这些迟早都会发生。
而你是否从中受益,
取决于你能否参透人生苦难所带来的价值


A开智幼教
教育 交流 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