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发布!2025,我们这样干!

政务   2025-01-11 11:33   辽宁  
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8日在丹东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丹东市人民政府市长 蒋 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实施“八大攻坚”,打赢了攻坚之年攻坚之战。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经济总量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保持赶超势头,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投资拉动有力有效。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开复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数量大幅增长,超年度目标23%;新开工上海电气新材料制造、中车风机大部件装备制造等4个单体投资20亿元以上央地合作项目,创造新纪录。项目招引克难而进,举办边境创新发展暨贸易提升洽谈会,开展央地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招商活动,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255个。向上争取再创新高,到位上级各类资金193亿元。

消费市场释放活力。文体旅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推出“鸭绿江畔·丹东真好”宣传口号,邀请丹东籍明星为家乡代言,举办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交流活动;鸭绿江马拉松、CBA季前赛一票难求,228、331国道“零起点”火爆出圈,银杏文化周、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等活动好评如潮,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55%、113%。消费政策刺激效果明显,发放消费券及补贴1000余万元,开展主题促销活动300余场;落实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兑现补贴1亿元,带动家电、新能源汽车消费分别增长19%、95.3%。线上消费快速增长,19家市级以上电商直播基地销售额2.9亿元,限额以上贸易单位网上零售额增长10.7%,快递业务量增长20%。

对外贸易负重奋进。互贸区建设稳步推进,大数据监管平台常态化运行,丹东港互贸区通过验收,大东沟、国门湾互贸区完成进口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实物测试。国际市场有效拓展,出台促外贸20条政策,支持116家重点外贸企业发展,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72场,推动中亚国家经贸采购团来丹洽谈,对东盟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7.4%,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全省第6位。

(二)加快结构调整,工业经济逆势而上。

科技创新加快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引进高层次人才53人、青年人才9600余人,向企业输送科技特派员87名。科技主体大幅增长,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雏鹰瞪羚企业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中试平台提质升级,仪器仪表、生态环保功能纱线、涡轮增压器3个中试平台获省级备案。产学研用齐头并进,列入省技术创新重点研发项目79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4%,企业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工业振兴全面提速。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增“小升规”企业60户,列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2个,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户,东港获评省工业单项冠军县。工业项目逆势上扬,新建工业项目90个,105个技改项目竣工31个,工业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4.5%、41%。两化融合赋能转型升级,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175个,入选省5G工厂试点企业2户,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率82.5%,高新区入选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先导区试点。优势产业聚链成群,10个重点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园区引擎作用凸显。承载力持续提升,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盘活和新建厂房20万平方米,建成园区智慧管理平台,签约落地项目225个,新建工业项目入园率85%以上。园中园蓄势发力,建成智能制造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仪器仪表产业园获评省十大特色产业园。园区经济快速增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64户、增长13%,实现总产值502亿元、进出口总额140亿元,均增长10%。

(三)突出地域特色,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粮食安全保障有力,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0.1万亩,保护利用黑土地61万亩,受灾之年粮食再获丰收,东港入选全国粮食单产提升重点示范县。种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2个,新培育省级水产良种场4个。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增长,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4.8万吨,水果产量57.4万吨,肉蛋奶产量82万吨,水产品产量78.9万吨。

特色农业放大优势。小浆果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18.8万亩,产量36.5万吨;“东港草莓”保持全省农业区域品牌第3位,品牌价值391.6亿元;“宽甸蓝莓”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凤城蓝莓”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海洋渔业向海图强,建设海洋牧场2个,更新远洋渔船6艘,水产品产量和远洋渔业规模居全省第2位。畜禽养殖规模持续巩固,中华蜂饲养量2.3万箱、肉鸡出栏量2.9亿只、蛋鸡存栏量1300万只,均保持全省前列。林业经济稳步提升,发展特色经济林3100亩、林下经济2800亩。农产品加工业驶入快车道,开工农产品加工项目14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100户,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5.9%,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

县域经济支撑有力。三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东港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指数位列全省县级市首位,凤城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宽甸入选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重点镇、特色镇协调发展,东汤镇、振江镇入选省重点镇。乡村产业项目批量上马,开工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63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30个、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307个,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四)激发动力活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更加完善,对接政务信息系统28套,开发应用场景16个。政务服务更加高效,5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上线运行,实现便民中心“一窗综办”、政务平台“一网通办”、公共资源“一网交易”。便民服务更加暖心,创新12345热线“四诉四办”模式,诉求满意率95%。惠企服务更加到位,开展“双进双促”“千员联万企”等活动,解决企业痛点堵点7500个,让企业轻装上阵。

改革攻坚进一步加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28户市属一级企业优化整合为8户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村集体资产上线交易126宗,完成3个村整体土地流转。财税、人社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开展。

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大东港区10个泊位临时开放获国家批准,新鸭绿江公路大桥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东港与庄河、合作区与大连经开区、高新区与大连高新区签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主办东北东部区域合作会议,发起成立东北东部陆海通道城市协作联盟。携手扬州开展丹东特色产品展销和文旅推介活动。

(五)提升环境品质,城市底色更加靓丽。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问题整改一刻不停,74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按时完成,432件环境信访案件全部清零。污染治理一抓到底,开展特殊天气特别管控11次,新增保良天数15天;完成城市北部管网清污分流改造和四道河、大沽沟黑臭水体治理;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问题154个,近岸海域水质稳步提升。环境质量一马当先,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率、城市水源水质达标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空气质量保持全省第一。

生态修复卓有成效。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获批。山水林田湖协同修复,创建省级绿色矿山11座,治理废弃矿山5947亩、复绿2083亩,常态化清理河湖“四乱”,处置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存量问题1645个。海洋资源保护行之有效,新建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项目;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丹东第一张世界级“绿色名片”。

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建设管理日趋精细化,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市容环境清理整治行动,开展小区综合体检235个,改造老旧小区54个、道路15条;完成“冬病夏治”项目656个,改造供热管网225公里,供热质量明显提升;志愿军公园、灯塔山公园成为城市新亮点。乡村面貌不断改善,深化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专项行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改造公路300公里,实施河流、水库治理工程8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82个,大鹿岛村入选省传统村落名录。

(六)践行为民宗旨,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就业创业更加充分。重点群体就业优先保障,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000人,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1.2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匹配,开展“携企带岗进高校”“丹心纳才·职等你来”招聘活动95场,丹东职专、爱霜职校与克隆集团、孔雀表业开设订单班,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

社会事业更加完善。教育资源配备不断优化,投入3.6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朝鲜族中学综合楼、金汤小学分校、弘文学校一期主体完工。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建强镇村卫生院(室)72家,市医疗卫生综合楼、第六医院投入使用,异地就医备案实现全程网办。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611张、医养结合机构6家,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80%,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地区。文化保护不断加强,九纬路、七经街获评省历史文化街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抗美援朝纪念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出台全省首个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落实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4.6万人,关心关爱困境儿童3000人次,我市入选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

(七)统筹发展和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政府债务减存控增,严格预算管理,压减政府融资平台25个。金融秩序安全可控,丹东农商行、宽甸农商行、百丰村镇银行并入省农商行,清收挽损2.7亿元。全面落实房地产新政,推送“白名单”项目18个,实施保交房项目12个、交付1070套。自然灾害应对有效,战胜建国以来鸭绿江丹东段第二大洪水,做到了“人员不伤亡、堤防不决口、城区不受淹、水退路通”,实施灾后重建项目18项,完成705户受损房屋恢复重建,保障了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隐患610项;深化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改造管网165公里,主城区煤气用户气源平稳转换。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成立村级应急管理工作站861个、细分网格7837个,监管风险点4万余处,建成森林消防综合救援作训基地。

平安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信访总量连续走低,开展领导干部“周末大接访”活动,创新设立“访调对接”窗口,“万件化访”台账化解率99.5%,信访量下降39%。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开展平安护航等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刑事立案下降14.6%;创建“丹法强边”普法品牌,“四所一庭一部门”联动联调工作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边境安全日益巩固,高质量推进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修复,严格边境管控,有力维护了边海防安全稳定。

过去一年,我们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保密工作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统计、社会舆论监督。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广播电视、气象地震、地质测绘、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苦干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为丹东振兴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丹东振兴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部分经济指标未达预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层“三保”压力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制造业支撑不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文旅资源挖掘不充分,文体旅融合发展不够;城乡建设仍有短板;民生保障仍有不足;个别干部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斗争精神不强,营商环境建设与企业和群众期待存在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以贯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坚决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高质量站稳千亿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

(一)坚持扩大内需,在夯实发展根基上实现新突破。笃定项目为王不动摇,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全面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倾尽全力上项目。狠抓项目建设,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7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0个;重点推动金山热电二期、华电海上风电及其附属泊位码头、凤城储能电站等一批亿元以上新项目开工,隆强科技机械密封、五一八大型镦锻曲轴等一批项目竣工,本桓宽高速、汤池精密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老东北(三期、四期)、本钢不锈钢冷轧等一批项目盘活,实现投资量、实物量“双量齐增”。狠抓谋划储备,聚焦丹东所需、市场所急、群众所盼,前瞻性谋划储备城市新外环路等项目700个以上,为高质量发展打好提前量。狠抓向上争取,抢抓“两新”“两重”政策机遇,瞄准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超长期国债支持方向,用好边境、生态、民族、红色资源,加强向上沟通衔接,畅通信息获取渠道,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精准发力抓招商。推行“链式招商+专业招商”,围绕产业链条绘制招商图谱,以链聚商,形成“磁吸效应”;依托专业机构引进央国企、“四新”企业,以及市场在东北的外地企业、流量大的电商企业。推行“以商招商+裂变成长”,发挥本土企业能动性,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鼓励企业扩产扩能、裂变发展。推行“全员招商+全程服务”,强化“一把手”招商,开展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招商活动;实行“五包”工作机制,保障签约项目落地,以真招实引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深挖潜力促消费。稳定扩大传统消费,开展“乐购丹东·惠享美好”主题活动,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发挥电商直播基地集聚优势,加强与环球优选等电商平台合作,邀请网红直播带货,办好电商直播节;打造斯凯奇等品牌工厂直营店;争取承办森林食品博览会,推广名优特色农林产品和地工产品。优化提升消费场景,完善县域商贸中心、乡镇集贸市场等商业设施,焕发农村市场活力;改造升级安东老街、新安步行街,丰富九纬路、七经街消费业态,融入文化、娱乐、美食等元素,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质高端的夜间消费集聚区。

(二)坚持工业强市,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保持战略定力,实施轻工业名城振兴计划,大抓工业、大兴工业、大干工业,跑出工业振兴加速度。

加速企业振兴发展。做强国有企业,深化与中国华电、中交集团、中储粮集团等央企合作,支持国投集团、城建文旅集团等市属国企做强主业,增强市场化造血能力。壮大民营企业,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规上企业突破600户;着力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做实“助企纾困、普惠直通”活动,促进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引育外资企业,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出台支持优质外商投资项目政策,鼓励韩瑞汽车、沃源农业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扎根丹东。

加速集群集聚发展。突出特色抓集群,围绕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打造仪器仪表等5个50亿级和纺织服装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抓集群,建立“链长牵头服务、链主引领带动”工作机制,推动企业间在产品、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产生“化学反应”,聚企成链、集链成群。立足园区抓集群,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管委会+公司”实质化运营;建设精密制造、海洋科技、临港物流等特色园区,积极申建省级精细化工园区,推动园区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速产业转型发展。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图谱,优化“5454”重点产业体系,推动形成链条完整、布局科学的产业格局。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技改项目101个,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努力重塑制造业优势。加快数字化赋能,鼓励企业“智改数转”,打造典型应用场景10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0个,争创国家和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三)坚持农业优先,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实现新突破。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聚焦县域经济“主战场”,深耕特色农业“主赛道”,把农业建成大产业。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实施粮食产能提升攻坚行动,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11万亩、黑土地保护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高于266万亩,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践行大食物观,新改建特色果蔬种植设施9000亩,出栏肉鸡2.9亿只,新建海水大网箱10万立方米,果蔬、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29万吨、87万吨、83万吨,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鼓励丹玉种业、草莓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新品种,提高菲律宾蛤仔、脱毒草莓等种苗供给能力。发展壮大经营主体,围绕畜禽、果蔬、水产等优势产业和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构建“龙头企业拉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联动、新农人带动、广大农户参与”的经营体系。巩固提升特色农业优势,实施辽丹黑猪繁育数字化改造、东港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等项目,推进草莓、柞蚕等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建好北方设施果蔬国家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县和农业产业强镇,加速形成要素高度集聚、生产方式绿色、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农业产业高地。

壮大县域经济板块。擦亮县域品牌,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扩大“东港草莓”“凤城柞蚕”“宽甸石柱参”等品牌影响力,新增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提升县域承载能力,深化兴边富民行动和县城更新行动,建强前阳、通远堡、长甸等中心镇;争取因灾谋划的316个基础设施项目更多获批,增强人口集聚力、产业承载力。走好特色化之路,支持东港做强海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产业,凤城做精矿产品精深加工、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宽甸做优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文旅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

(四)坚持文旅融合,在打造支柱产业上实现新突破。紧扣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以文体旅“一业兴”带动市场“百业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

畅通“请客入丹”多元渠道。加大宣传提名气,体系化、多元化宣传“鸭绿江畔·丹东真好”,聘请丹东籍明星担任文旅推介官,组团赴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推介,强化丹东旅游印象符号。畅通旅途聚人气,推动东方明珠号中韩班轮复航,加密特色旅游专列,实施丹东机场跑道延长民航配套工程,优化旅游集散中心、接驳场站设置,完善核心景区旅游直通车网络;科学设置228、331国道丹东段旅游节点,打造辽东滨海大道、沿边沿江景观大道、中华枫叶大道3条特色旅游公路,构建“快旅慢游”新模式。举办活动招财气,办好匹克球、篮球、毽球等赛事,擦亮东港海鲜节、凤凰山登山节、河口桃花节等品牌,讲好丹东故事,让更多游客“跟着活动游丹东”。

塑造“丹东真好”文旅品牌。以游客体验感为核心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打好红色、边境、生态“三张牌”,推出夜游虎山长城、1950红色沉浸式演艺项目,谋划甲午海战博物馆、丰奥海洋馆、咏赢山文体旅综合体等特色项目,打造浪头港江上观光、戏雪泡泉品丹东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发展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全产业链,创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提升旅游服务供给,开展“人人都是丹东城市形象大使”教育,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增设旅游厕所、大件行李寄存点;开展旅游市场整治行动,斩断“黑导游”利益链,打击餐饮住宿、出租车等行业宰客欺客乱象,用暖心“温度”提升旅游“热度”。

发挥“旅游支柱”牵引作用。以旅带农,支持青山沟镇、东汤村、河口村、枣山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三浓新村、三道河村等乡村旅游新地标;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土特产变成“金疙瘩”。以旅促工,依托凤城老窖、光华塔醋、满医满药、柞蚕丝绸等资源和废旧厂房发展工业旅游,开发特色旅游伴手礼,支持孔雀手表、户外运动服装等产品融入赛事经济,壮大体育装备制造业,提升消费品工业示范城市影响力。以旅带服,用好江海、温泉、森林等资源,吸引外地群众来丹避暑养老,带动康养旅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打造“北方慢城”。

(五)坚持改革创新,在积蓄发展动能上实现新突破。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拓空间,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锻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加强政策引导,做好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用好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加速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丹东智造中试基地和光电技术服务平台争创省级中试基地,仪器仪表实验室争创省重点实验室。壮大科技企业群体,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户、制造业单项冠军2户、企业技术中心2个,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0户、科技型企业100户,形成更多的新质生产力。

抓好人才引育这个源头。壮大人才队伍,开展携企带岗进校园、高校直招等活动,引进青年人才1万人、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300人以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兑现“鸭绿江英才计划”“万名学子来丹留丹”补贴政策,建设人才公寓,评选丹东工匠、青年技术能手,用真心实意、真金白银、事业舞台吸引并留住更多人才,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抓实深化改革这个动力。强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开展市属国企“三能”机制建设攻坚行动,深化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稳妥有序化解国企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行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和“标准地”出让模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强能行动,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力争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

(六)坚持开放赋能,在扩大开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大“三沿”优势,擦亮开放之城的鲜明标识。

打好营商环境关键仗。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深化行政权力规范化、标准化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部纳入综合窗口办理,依申请事项100%“网上办”;完善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功能,信息化系统迁移上云达到40套、进驻应用场景达到20个,加快打造数字政府。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整改整治,统筹抓好投诉督查督办,深化“万件清理”专项行动,12345热线受理问题整改率达到85%以上。依法保障民营企业权益,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启动规范涉企执法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当好企业的引导者和“店小二”,深化“双进双促”专项行动,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兑现承诺、科学服务”,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让政府有形之手有为善为。

打好扩大开放主动仗。坚持“以港兴市”不动摇,实施大东港区港池航道疏浚和3#通用泊位改扩建工程,完成丹东港口岸扩大开放国家验收;支持临港集团推进209#泊位和LNG接收站项目,恢复浪头港区功能,携手通化陆港、河北陆港共建317#泊位,打造东北东部海陆通道核心枢纽。开展对外开放提质行动,推动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批,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改革举措,缩短通关时间。务实开展区域合作,携手东北东部城市共建长白通丹海陆通道,合力筹建跨区域交通、旅游、物流项目,推动丹通高铁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积极融入沿海六市协同发展格局,深化与扬州对口合作,寻求更多产业合作契机。

打好对外贸易翻身仗。助力外贸企业发展,深入研究日韩俄蒙、“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绘制海外市场开拓图谱,支持重点外贸企业出海掘金,参加广交会、进博会、辽宁出口商品大阪展等展会100场(次)以上;九三大豆进口额实现10亿元以上。做大外贸转型基地,推动纺织服装基地升级为省级外贸转型基地,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外贸“破零”行动,培育汽车配件、仪器仪表等5条“跨境电商+产业带”。创新发展边境贸易,简化边境小额贸易通关手续,做好进口周边国家商品落地加工多样测试,招引龙头企业参与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为常态化开展互市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七)坚持绿色发展,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新突破。树牢“两山”理念,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打造美丽中国丹东样板。

以系统思维保护生态环境。巩固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坚决完成养殖尾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剩余9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做好省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为顺利通过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奠定基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鸭绿江口湿地展示中心、遗产地保护修复项目,持续修复辽东重要水源地退化林分7.8万亩,加快鸭绿江口湿地申创国际重要湿地,打造“双世界级名片”。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源头管控,重点整治秸秆焚烧、施工扬尘等现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4.5%以上;全面治理二道沟河、新沟河,消除入海河流劣Ⅴ类水体,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复绿废弃矿山3000亩。支持宽甸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美化亮化城市核心地段,整体提升沿江商贸区、银杏大道等建筑、景观、业态;优化丹东西高速口至机场、国门大道、洋河大街及玉带河沿线景观;深化供电民心配网专项行动,让丹东更明亮。强化城市体检结果运用,改造老旧小区22个,更新老旧电梯66部,改造燃气及给排水管网145公里,降低自来水漏失率;强化供热“冬病夏治”,改造管网164公里。精细化管理城市,整治“飞线”、小广告等城市顽疾,及时修复破损道路,保护好银杏古树;开展交通专项治理,破解停车难,努力消除交通堵点;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全民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让城市井然有序、精致入微。

以务实之举建设和美乡村。深化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改造升级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470公里;启动挂钟岭水库前期工作,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新增客货邮线路5条,建设邮政供销小邮局6家,推动解决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重点区域“清废”行动和“路地共治”行动,改造提升村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储运设施;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创建52个省级美丽宜居村。

(八)坚持民生为本,在共享发展成果上实现新突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稳定扩大就业,增强“和谐指数”。推广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网格化试点经验,培训职业技能人员1万人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展教育事业,增强“满意指数”。落实城乡学校“四统一”标准,完成凤城市、元宝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验收评估;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省级优质高中在校生占比提高到90%以上;推动中医药学校异地新建,支持辽宁机电学院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鼓励中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与辽东学院“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提升医疗水平,增强“健康指数”。优化智慧健康医疗系统,建成市中医院康养综合楼,建强村卫生室56个,扩建荣军优抚医院,推进省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行特困人员就医陪护服务,扩大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范围,提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守住老百姓的“救命钱”。

关爱重点群体,增强“幸福指数”。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高龄津贴发放范围拓展至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做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拓展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体系,维修改造特困供养机构6家,推动优质养老机构延伸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探索托幼一体化建设路径,推动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适时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及孤儿救助标准,推进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提升兜底保障质效。

(九)坚持安全至上,在维护边境安全上实现新突破。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让城市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心。

下好经济风险防范先手棋。严防政府债务风险,用足用好化债政策和工具,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严防金融领域风险,严打非法金融活动。严防房地产市场风险,扩大公积金受益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做好保交房、去库存、盘存量工作,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巩固隐患排查整治成效,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九小场所”及道路交通、渔业船舶、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抓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消防安全、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强化“三品一特”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实现重点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全覆盖。

织密边境安全防护网。狠抓信访矛盾源头治理,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做实“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深化领导干部“周末大接访”和“法援惠民生”活动,切实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筑牢边海防线铜墙铁壁,统筹推动智慧公安与智慧边海防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守牢社会治安防控底线,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强化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场所管控,把更多的警力布在社会面、沉到村社区,严打危害公共安全和“盗抢骗”“食药环”等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丹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奋进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勇于自我革命,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一)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唯实惟先抓好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见效,坚决做到不打折、不变形、不走样,以赶考的清醒当好“三个务必”的答卷人。

(二)锤炼真抓实干的过硬本领。树牢主人翁意识,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在敢作善为中增强发展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激发内生动力,用实实在在的数据、真真切切的成绩说话,让丹东的发展更有“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发展问题研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绘就丹东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打造高效廉洁的法治政府。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统计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放手干事、积极作为。完善地方性法规配套,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让行政执法有“尺度”更有“温度”。

(四)践行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市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市民的“愿望清单”作为政府的“履职清单”,高质量办好10类民生实事,努力把群众关切的事办好、牵挂的事办到、希望的事办成。坚持节用裕民,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市场的“稳日子”、人民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干在实处,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十四五”收官战、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丹东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编辑/孙启晗

校对/季兵

责任编辑/范钟琦  监制/王鹏

丹东发布
领跑微时代,网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