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青马微课丨见证科技自力自强中的重载力量

文摘   2024-10-09 19:45   山西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东电力机务段的重载司机程志伟,在大秦铁路,平均每12分钟就会发出一列两万吨重载列车,作为中国铁路重载的一面旗帜,从开通初期技术上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站在世界重载科技研发应用的最前沿,先后攻克了1万吨、1.5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开行难关,还成功试验开行了3万吨重载列车,从最初设计年运量1亿吨到如今的4.51亿吨,持续保持着重载列车开行密度第一、运输效率第一、增运幅度第一、干线年运量第一等多项世界纪录,辉煌成绩的背后,其核心是重载技术的创新实践和勇争一流的创新精神。

实践“勇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一流业绩源于创新重载操纵技术的“专家团队”。在大秦线连续长大下坡道近百公里的山区地势条件下,两万吨列车头部尾部的纵向海拔落差相当于10层楼高,每一次制动、调速都使命重大,在提升运量的同时,如何将重载列车开的快、开的稳成为重载司机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国工匠”“中国重载第一人”景生启等重载司机针对关键区段列车冲动大等十余项技术难题开展立项攻关,将“冲动大、难控速”的关键区段细分为十一个模块,将操纵手柄仅10厘米的滑槽细分为100个级位,为了提升动、静态试验精准度,他们把“家”搬到机车上,一米一米调整制动地点,一秒一秒修正制动时间,首创的“分步循环制动法”,攻克了长大下坡道的周期循环制动等技术难题,把大秦线平均712分钟的运行时间缩短到560分钟以内,先后总结出《生启治坡法》《3万吨重载列车操纵预案》等12项操纵办法,其中《2万吨精准操纵法》成为行业典范,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的技术空白。

三十多年来,在大秦铁路这块试验田上,一代代大秦人和新时代太铁人啃硬骨头,攻最难关,先后经历了6代机车换型和6次牵引模式升级,以勇争一流的进取姿态和精神风貌创下单日136.8万吨运量最高记录,累计完成运量超80亿吨,不断刷新大秦速度,彰显大秦力量,将中国的重载技术推向世界前沿。

“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大秦铁路从追赶到引领的华丽转身,还源于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无线同步操控技术是重载组合列车开行的关键技术,为推动大秦线重载技术升级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集团公司重载研究中心于2019年开展新一代无线同步操控系统的优化升级。针对复杂路况条件下主从控机车指令不同步等问题,先后开展了一百多次试验,最终改点对点为系统网络通信运输,让两万吨列车实现“齐步走”,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实现了重载组合列车控制技术的自主创新。

在陆续完成66趟不同线路、不同牵引重量试验的基础上,先后成功开行了单元1万吨、2.1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自动驾驶运行试验。三十多年来,大秦铁路实现了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模块化操纵等十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在操纵技术、设备升级等方面形成了以各类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创新工作室,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攻克了一系列重载运输的崭新课题,创造的“大秦技术”“大秦速度”“大秦模式”在中国重载铁路中“开枝散叶”。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我们是重载创新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新时代太铁青年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在立项攻关、创新创效等阵地不断提出“金点子”,做出“新成效”。近年来,围绕安全保障、重载运输、货运增量等方面的工作,以“青创杯”创新创效大赛为载体,充分发挥青仝创新室阵地效应,形成了600余项有实用价值,有实际收益的攻关成果,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青创动能。

作为重载创新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要紧密围绕现代化铁路科技创新体系,接续传承勇争一流的创新精神,立足本岗苦练内功,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当好重载创新“探路者”,勇攀发展“新高峰”,以“新”速度跑好重载创新的接力赛,在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中谱写太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 | 太原铁道公众号



太南工务
弘扬太南精神,把握传播规律,讲好太南故事,展示企业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