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是旗帜,鼓舞斗志
榜样是灯塔,指引方向
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就是一面面旗帜
凝聚着警心
引领前进方向
寻甸公安邀您一起
共同发现身边的“美”
走进先进典型的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
从三尺讲台到藏蓝警界,从育一方人到守一座城,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它们两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前缀 ——“人民”,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岗位、一句称呼,不变的却是“人民”二字赋予的满腔热血和忠诚使命,而所谓的他,正是现任寻甸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王世庭。
大学毕业后,王世庭曾在曲靖师范学院担任辅导员,为了圆自己的警察梦,2015年通过公务员招考光荣地加入了人民警察队伍,成为了寻甸县公安局仁德派出所一名民警,从讲台到派出所,从教书育人到惩恶扬善,他始终将工作重任扛在肩上,将守护一方平安放在心上,逐步成长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2021年,王世庭调岗至治安大队担任副大队长,他分饰多角,是安保一线的“指挥棒”、治安防控的“前哨兵”、护校安园的“织网人”……在“弃文从武”的新路上,他走出了自己的精彩,因工作表现出色,曾两次荣获市局嘉奖、一次县局嘉奖,连续三年在公务员考核中获评优秀。
安保一线“指挥棒”
“任何一项活动预案都不可能闭门造车,必须要到现场去勘察,根据现场的情况,科学制定安保方案,这是确保工作不出差错的前提。”在王世庭心里,这份责任重于泰山。大型活动的举办一般都在节假日,而安保工作对于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把关,对王世庭来说,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作为具体负责落实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的民警,王世庭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坚持提前踩点、布点,再组织起草好各类方案预案、专题报告、每日研判、工作汇报、工作总结的等材料的同时,主动做好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统计汇总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收集汇总各类信息,为决策服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每一场活动平安、有序、精彩。2024年来,他参与了14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保工作,其中包括8场万人以上,每一场活动的顺利举办,都凝聚着他的辛勤汗水与心血。
治安防控“前哨兵”
华灯初上,寻甸的街头热闹非凡,红蓝闪烁的警灯和夜市灯光交相辉映。“警情少,群众满意,这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王世庭认为治安防范工作是平安的基础,因为治安工作是将刑事案件遏制在源头最有效的方式,虽然工作繁杂,但只要做实做细,辖区发案数就会下降。
为深入开展治安打击整治清查行动,王世庭主动认领责任,针对辖区治安特点和发案规律,对全县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夜市、路段和行业场所进行分类汇总,和大队领导研究制定清查行动方案,有效提升清查行动的针对性,让各警种的警力都能用在刀尖上,形成重点部位“守点”,重点街道“巡线”、重点区域“控面”的立体化巡逻防控格局。2024年以来,在清查行动中,他参与整治重点行业场所9家,打击处理涉黄赌案件20余起。
同时,王世庭积极动员重点单位安保人员加入“红袖标”治安志愿服务等群防群治工作,鼓励在服务范围的周边道路开展巡逻与防控工作,及时发现治安隐患,掌握治安状况,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派出所。并定期组织安保人员进行紧急情况应对与处置的技能培训,确保安保人员能够熟练运用防卫器械,致力于提升保安队伍的专业性,成为辖区“红袖标”治安志愿者“中坚力量”和公安机关的“得力助手”,进一步强化辖区社会治安管控力度,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护校安园“织网人”
“平安二字值千金,一个学生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校园安全工作马虎不得。”作为牵头护校安园工作措施落实的责任人,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防范和风险隐患排查,用心用情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是王世庭对辖区百姓最郑重的承诺。
王世庭经过对全县多家中小学幼儿园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现阶段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发现部分学校还存在防护设施欠缺、群防群治发动不充分、部门责任压得不实等情况。他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提供决策依据,并与大队同事全面细化“护校安园”各项举措,结合校园周边交通特点,合理部署“护学岗”警力,研究制定“一校一策”,做到“定人、定时、定岗”,着力解决护校安园工作谁来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推动护校安园工作实现党政统领、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大护校格局。
如今,走在寻甸各中小学门口,都可以看到醒目的“警+”卫士标志;在上下学高峰期,随处可见的“警校家”(民警+教职工+专职保安员+学生家长)护校安园专业队,正不断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安全网,而王世庭在这其中发挥着“织网人”的重要作用。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十载从警路上,王世庭始终坚守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把自己的青春熔铸到了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私奉献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
编辑:陶熠颖
审核:陈绍俊、姚云、田小军
发布:寻甸县公安局新闻中心
了解更多寻甸政法动态
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