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利波特》系列中,莱姆斯·卢平(Remus Lupin)屡次拒绝接受尼法朵拉·唐克斯(Nymphadora Tonks)的爱,导致唐克斯憔悴、凋谢,性格大变。
仔细想来,可能是源于卢平对自己狼人身份的强烈自卑与对他人安全的担忧吧?
狼人身份的自我否定
狼人在魔法世界里属于边缘人,整个社会对他们都存在歧视。这种歧视是自古以来的,也是根深蒂固的。
狼人被视为“怪物”和变态的象征。卢平小的时候因为被狼人撕咬过从而变成了狼人,成为了社会边缘人。他从小因自己的狼人身份饱受歧视和偏见,到了求学年龄,幸好霍格沃茨学校接收了他,让他在正常环境里求学,还交到了几个好朋友。
但是毕业后,他到社会上闯荡。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身份,这也导致他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
一直没有像样的工作,直到接受邓布利多校长的邀请回自己的母校霍格沃茨任职黑魔法防御术老师,这个工作是他人生中少有的体面工作了,最终还是因他每月一次的“显形”失去了。
对此,卢平从未出口抱怨,但无疑会加剧他对自己的怀疑和厌恶,这种长期的社会排斥使他形成了强烈的自我厌恶。
这样的卢平在面对纯真少女唐克斯的示爱无疑是犹豫的。唐克斯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孩子,她因为自己的莽撞性格,特别向往稳重和平的男人,所以喜欢上了卢平。
面对纯真可爱的唐克斯,卢平无疑也是喜欢的。但出于对女孩的保护欲,他不想连累她。
卢平认为自己可能因月圆之夜的变身失控伤害到唐克斯,更担心自己的狼人身份会让她卷入危险,如被狼人芬里尔·格雷伯克追杀。所以他反复强调自己“又老、又穷、又危险”,拒绝唐克斯的爱,因为她值得更好的伴侣。
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长期以来,卢平一直因为自己的狼人身份,处于失业状态中,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养不活自己,穿得破破烂烂,经济与生活的双重困境让卢平自卑,拮据。
面对贵族家庭出身的唐克斯,他更加担心自己无法给她提供好的生活,甚至可能拖累她。
还有一点,一旦结婚,就免不了会生孩子,卢平很担心自己的后代会继承自己的狼人特性。
其实,狼人并非遗传病,而是被狼人撕咬后感染。但是这种恐惧一直存在,也是卢平拒绝唐克斯的原因,也是在《死亡圣器》中成为他一度逃离家庭的原因。
心理创伤与幸存者愧疚
年轻时的卢平在霍格瓦茨交到了终生的几个好朋友,后来,毕业后,好友詹姆很快死于伏地魔手下,而小天狼星也被关进阿兹卡班,小矮星被小天狼星所杀……一桩桩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实,把他埋在了失去朋友的阴影中。掠夺者四人组,只有他一个人还活着。
大家都那么好,却都遭受苦难,而自己何德何能,苟活于世?
因此,经历了挚友詹姆·波特、小天狼星死亡的卢平,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幸福”。
加之,他已经长期习惯于压抑情感,所以他采用了用疏离来保护自己免受更多失去的痛苦。
在伏地魔复活后,巫师世界整个陷入危机,卢平作为凤凰社成员认为自己应专注于战斗而非个人幸福,面对纯真女孩唐克斯的示爱,他选择拒绝和逃避。在各种理由不奏效的前提下,他甚至试图以参战作为理由拒绝。
写在最后:自卑与责任
尽管卢平多次拒绝,但唐克斯始终勇敢表达爱意,甚至用魔法改变发色(如变为卢平喜欢的粉色)表明心意,甚至变化了自己的保护神……她的坚定最终打动了卢平,动摇了他的自我封闭。
哈利在《死亡圣器》中指责卢平逃避责任,促使他正视内心,正视和唐克斯的爱和婚姻,最终决定守护在妻儿身边,给她幸福。最终两人在霍格沃茨大战中牺牲,结局悲壮。
总之,在自卑与责任中,卢平最终选择了爱、守护和责任。
卢平的退缩是长期社会压迫与自我否定的结果,而唐克斯的爱代表了一种打破偏见的力量。
罗琳通过这一角色探讨了边缘群体对自我接纳的艰难,以及爱如何成为救赎。尽管结局充满悲剧色彩,但卢平最终选择接受爱,也完成了他从逃避到勇敢面对的角色成长。
19年后,泰迪的在火车站台亲吻心爱女孩的举动,充分说明了卢平的儿子活得张扬而自信,也说明卢平之子最终走出了和父亲不一样的道路。
卢平若地下有知,也该很欣慰吧?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