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生艰苦朴素。革命年代自不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保持了这一本色。
周恩来在中南海的办公地点是西花厅,因年久失修,房屋与家具等都很陈旧。身边的工作人员利用周恩来外出视察、开会的机会,组织工人对西花厅进行了一些较大的维修和改建,结果遭到周恩来的严厉批评,最后不得不将新买的沙发、灯具等家具统统归还公家。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逐步好转,工作人员又建议翻修西花厅,并说西花厅也属于古建筑,从保护的角度来讲,也该修理一下。周恩来一听说保护古建筑,认为有道理,说可以搞一下,但一定要自费,后来一算要两万元,就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一直到他去世,西花厅也没有维修过。周恩来逝世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同志多次建议修建西花厅的前厅、水池和走廊,邓颖超不同意,他们就反复劝说,从保护古建筑的想法入手,邓颖超才点头同意。
人饰衣服马饰鞍。周恩来这一生,无论走到哪里都风度翩翩,人们从来没看到过周恩来衣冠不整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在穿着上依然很简朴。有人算过,他总共做过五次衣服。一次是刚进城的时候,由于要到苏联谈判,做了些衣服。其中法兰绒中山装一直穿到70年代。蓝方格的法兰绒睡衣,也是周恩来唯一的一套睡衣,后来褪了色,打了补丁,也是穿到去世。出国访问时这套睡衣也带着,为了避免外国服务员看到而影响国家形象,周恩来出国都带着一个带锁的箱子将睡衣锁在里面,不让外国人看见。第二次做衣服是在1954年6月访问印度后,因为印度气温很高,周恩来穿的衣服又都是布做的,太厚太热,影响了活动。有了这次教训,回来后周恩来马上置办了两件衬衣。第三次是1960年访问柬埔寨前夕,因为柬埔寨国王去世,周恩来下令代表团全体人员每人做一件白色西服。这次做衣服的目的性很强,并非一般的添置衣装。第四次是1963年在访问欧、亚、非14国前夕。这是周恩来第一次访问非洲,意义重大,他做了几件白衬衣。第五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有外宾看出周恩来的中山装有织补过的痕迹,这事就传出去了。在基辛格来中国与周恩来会谈前,周恩来才同意按原来的样式做一件新的中山装。周恩来的着装人们都很熟悉,最后定格在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的镜头中——周恩来穿着灰色的中山装,侧身背倚沙发,左臂扶在沙发上,右臂微微靠在胸前,面容消瘦,双目深邃而坚毅地注视着前方。
艰苦朴素只是周恩来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一方面。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但周恩来自12岁离开淮安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不是他不想念家乡,每次周恩来乘坐的飞机飞临淮安上空时,他都会俯视故乡,流露出眷恋之情。为什么周恩来不回家乡?华裔英籍学者韩素音在其所著的《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一书中认为:“周恩来没有回淮安,因为他明白,他如果回去,他的各门亲戚马上会得到地方官员青睐和特殊照顾……这是难以避免的。”“尽管他在那里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但是他并不怨恨那里的房屋,也不讨厌淮安。他只是不想让他家获得任何特权。”周恩来不但自己坚持不回老家,而且他的同胞兄弟周恩寿也被迫做出牺牲。1965年春节前夕,周恩寿得悉周恩来要平掉淮安祖坟时,提出回故乡料理此事,既为哥哥分忧,带头移风易俗,又可实现自己探望故乡的愿望。但他提出这个请求时,被周恩来拒绝,周恩来说:“你的身份不同,是我周恩来的弟弟。你回去后,省里、县里都要接待你,既影响人家工作,又造成浪费”。所以,周恩寿在有生之年没能回淮安老家看看。临终前他对夫人说:“我死以后,要把我的骨灰送回淮安去,让我回到家乡去看一看。”
周恩来不回家乡却深爱着家乡,每次接见淮安县委的同志,他总要关切地询问家乡的建设、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但对于修缮自己的故居,周恩来是坚决反对,多次写信给县委明令禁止。
周恩来严于律己还表现在对待亲属的要求上。周恩来经常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他特别强调要过好亲属关。他说:“过亲属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的总有这么几口子。特别是干部子弟,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这个问题十分重要。”“不要造出一批少爷。老爷固然要反对,少爷也要反对,不然我们对后代不好交代。”周恩来没有子女,但对自己的亲属、晚辈提出比一般人更严格的要求。周恩来生前对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看看;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生活上个人能做的事,不要让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这十条家规,周家后人一直是遵守的。
周恩来的二弟周恩寿在新中国成立前为党做了一些事情,新中国成立后,他仅是个普通工作人员。后来因病不能坚持正常上班,有关部门就安排他到内务部当参事。周恩来得知后对内务部长曾山讲:“周某人弟弟能够工作时,我不干涉,现在当参事等于拿干薪,就要考虑了。”后来,周恩寿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因孩子多,生活上有困难,周恩来、邓颖超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拿钱贴补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建设边疆,周恩来教育和鼓励侄女周秉建下乡到内蒙古。周秉建在内蒙古应征入伍,回到北京。周恩来问:“你怎么回来了?”周秉建说:“我确实没走后门,是按正常手续应征入伍的。”周恩来说:“女兵这么难当,多少个人才挑一个,怎么就偏偏选上你?”他劝侄女脱下军装,经组织批准又回到内蒙古当了牧民。周秉建在当地表现很好,自治区党委任命她担任自治区团委宣传部长。周秉建向周恩来汇报了这件事,周恩来说:“你怎么能当宣传部长?你又没经过逐级锻炼。我不反对你们知识青年为人民多做工作,但做工作也只能从基层干起。”为此自治区党委撤销了这项任命。后来,当地干部群众又推荐周秉建上大学,周恩来知道后说:“我不反对你上大学。但上大学不是为了跳出大草原,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牧民们服务,如果你上大学,我建议你学蒙语。”周秉建果然学了蒙语,毕业后又回到内蒙古草原,并与蒙古族青年结了婚,在内蒙古安家落户。
周恩来还教育侄儿周荣庆从北京到河南农村当农民。周荣庆是周恩来大弟周恩溥唯一的儿子。2011年7月,《科技日报》以《周恩来后人54年平民生活:11人中只一个科级干部》为题,报道了周荣庆一家。10月份,河南《大河报》以《周恩来亲人隐居54年多,靠小生意和打工维持生活》进行了后续报道。报道出来后,人们才恍然大悟,没想到周总理的后人竟然默默无闻这么多年。这说明他们的确严格遵守着周恩来定下的“家规”。
一起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