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刀锋》:做自己,是人生最顶级的自律。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决定,或繁或简,或精彩或平庸,只要是你喜欢的方式,都是人间值得。

2024-10-30 16:43   宁夏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一起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刀锋》

【英国】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著


“刀锋”一词出自印度教圣典《迦托·奥义书》。


智者说,悟道之途艰辛困难,如同跨越锋利的刀锋。


这是毛姆《刀锋》取名的来由。


毛姆创作《刀锋》的时候,已年逾70,小说初稿完成时,他说:


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毛姆看来,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用在意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刀锋》中毛姆用诙谐幽默又尖锐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世纪前的人间百态。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书中的人物,看到自己的影子。


当你读懂了《刀锋》,就会明白:


做自己,才是人生最顶级的自律,因为人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自己的人生应由自己定义。


01.
做自己,别弄丢了灵魂的纯净
拉里是一个经历了一战硝烟洗礼的美国青年。

战场上的腥风血雨,战友为保护他而付出的生命代价,重重敲打着他的心灵,让他对人生陷入了迷惘。

退伍后,拉里面临诸多诱人的选择,世俗眼中的大好前程也近在咫尺。

未婚妻伊莎贝尔期待他能有一份工作,过上安稳生活。

伊莎贝尔的舅舅艾略特更是热情地为他引荐社交名流,试图将他引入上流社会。

然而,拉里却毅然放弃一切橄榄枝,选择游手好闲。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这是拉里发自内心的拷问。

为了找到答案,他独自前往巴黎,埋头苦读。

岁月流转,两年过去,拉里却并未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汲取。

于是,他毅然转道前往煤矿、农场,投身于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

在汗水与辛劳交织的日子里,他的体魄变得强壮,思绪也在体力的消耗与恢复中愈发清晰。

他像苦行僧一般,周游世界,风餐露宿。

终于,在印度那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上,拉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五年后,他回到巴黎,捐掉了所有财产。

他随意地从事着水手、修理工、司机等工作,像一阵自由的风,随心飘荡。

拉里用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拷问进行了回应。

生命的意义并非由外界赋予,而是在内心深处的追寻中得以彰显。

作家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说: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别让世俗淹没了生活的热情,别让忙碌弄丢了灵魂的纯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其中的快乐,只有自己懂。

人生之旅,做自己是一场修行,保持灵魂的纯净是这场修行的根基,根基稳了,才能抵御风雨。
02.
做自己,别在别人的眼光中彷徨

伊莎贝尔自幼生活奢华。

她对婚姻的期待,被世俗的价值观深深影响。

在她眼中,男人应当在事业上拼搏奋进,获取成功。

拉里的追求在伊莎贝尔看来,是不切实际的。

她曾试图给予拉里时间和空间,期待他能回心转意,回归到她所认为的正常生活轨道。

然而,两年的时光悄然流逝,拉里依然执着于自己的内心探索,没有丝毫妥协的迹象。

她果断地与拉里解除婚约,转身投入了富商之子格雷的怀抱。

婚后的伊莎贝尔,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她身着华丽服饰,穿梭于各种派对之间,尽情享受物质带来的满足与快乐。

然而,金融危机的到来,如风暴般无情地席卷了他们的世界。

格雷的家族企业轰然倒塌,也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豪宅、豪车、奢侈品,都如过眼云烟消逝不见。

但伊莎贝尔骨子里的那份坚韧与清醒,却在此时熠熠生辉。

面对生活的巨变,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沉浸在往昔的荣华富贵中无法自拔。

仅仅两个星期,她便坦然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学会了在有限的收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她对朋友感慨:

曾经每年 3000 法郎的收入都难以满足她的欲望,而如今,每年 2000 法郎的生活,她也能过得从容淡定。

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伊莎贝尔始终坚守着对婚姻的忠诚。

尽管格雷因破产而一蹶不振,饱受头疼病的折磨,但伊莎贝尔从未有过离弃他的念头。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清醒与独立。

张韶涵的《遗失的美好》中有一句歌词:

“我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一路上寻找我遗失的美好。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独特的美好与价值,这种价值不应被外界的眼光所左右。

一生不长,别总在别人的眼光中彷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那才是岁月里的光,哪怕平凡,却足够滚烫。
03.
做自己,将灵魂安放在热爱里

艾略特是巴黎上流社会风光无限的人物。


他身材高挑,相貌堂堂,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


他的博学多闻、品味高雅,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出众的情商更让他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在艾略特的世界,社交就是一场盛大而华丽的舞会,而他则是舞会中当之无愧的主角。


他热衷于穿梭于各种达官贵人之间,他会精心策划每一次社交活动。


在他眼中,社会地位和名声如同生命的氧气,不可或缺。


然而,岁月无情,晚年的艾略特,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


彼时,曾经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亲朋好友,纷纷离去,曾经热闹非凡的府邸,变得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一场盛大的宴会即将举行,那是一场汇聚了所有有头有脸人物的社交盛宴。


艾略特满心期待着能收到邀请。


然而,他并没有收到那份梦寐以求的请柬。


一位曾经受他提携的美国青年,也却对他冷眼相待,甚至故意借礼服去参加宴会,以此来羞辱他。


那一刻,艾略特的心仿佛被撕裂一般,痛苦不堪。


他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放声大哭。


幸运的是,毛姆使用了些小伎俩为他“偷”来了一封请柬。


艾略特紧紧握住那封请柬,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那一刻,他仿佛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在常人看来,艾略特的一生终是为虚荣所累,但细品之下,他不过是在追求他自己所热爱的生活方式。


对于艾略特而言,社交就是他的灵魂栖息地。


正如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不要用你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你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


你所不喜的生活方式,或许对别人来说正乐享其中。


任何能够让内心燃烧的事物,都值得全力以赴。


无论是做一朵自由的云,随风而舞;


亦或是做一只不羁的鸟,向光而飞。


只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将灵魂安放在热爱里,便可无惧亦无悔。

写在最后:

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了什么意义。

《刀锋》中,拉里的执着、伊莎贝尔的清醒、艾略特的热爱,都在告诉我们:

做自己,是人生最顶级的自律。

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和梦想,不应被外界的标准和期望所束缚。

与其在别人的剧本里跑龙套,不如在自己的人生里做主角。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注脚。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谁的光。

无论人生,或繁或简,或精彩或平庸,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方式,都是人间值得。

点个在看愿所有人都能:

随心而行,随性而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往期精彩:
1.《活着》:最通透的人生态度是,懂得接纳。活着,就是要学会在无常中保持从容,在离别中学会释怀,在孤独中寻找力量。
2.《简爱》: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不依靠谁,不记恨谁,不贬低谁。只是盯着自己的目标,默默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3.内耗就是个大“毒瘤”,越早割掉越好!12句剖析内耗本质的至理名言,看完心就不累了!

不归读书
在读书和写作中,完成每一次心灵成长的疗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