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校园生活是人生最单纯美好的时光,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出版、涉及144个国家调研的《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报告显示:全世界每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曾遭受过同学的欺凌。
如今的校园霸凌,已经不是“叫大家都不和你玩”、“你推我我也推你”的水平,回顾一下这两年上过热搜的事件:
2019年5月湖南13岁的田某被两位同学叫到厕所,被殴打致颅内出血,5天后抢救无效死亡。
2019年11月,一名7岁的女童眼睛里被3个同学强行塞进几十张纸片,视力永久受损。
2020年5月,江苏少年阻止校园霸凌,反被殴致死。
2020年6月,陕西蓝田小学女生,校内遭4名男同学性侵……
据调查,校园暴力案件中:11%的受害人死亡,31%重伤,38%轻伤。受害的概率之高、情节之恶劣,足以让每位家长敲响警钟。
有家长立刻举手:“这题我会!我们家从小教孩子,有人欺负你就打回去!不担心孩子会被霸凌。”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并不是到了“动手动脚”的地步,才叫欺凌。心理学研究表明,校园霸凌已经成为危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一大凶手。
那些无声的排挤与孤立、恶意的谣言与外号……各种PUA(精神暴力)、来自集体的恶意,更摧残孩子的心灵。
承受这些“隐形的欺凌”的孩子成讨好型人格、导致自卑、患上社交障碍、儿童抑郁症……整个学生生涯,逃不开校园霸凌、暴力的阴影。
反霸凌能力,不是简单粗暴的“打回去”。如何教孩子面对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霸凌,免受伤害?
这套《对霸凌说“不”系列绘本》帮我们解决了这个藏在孩子身边的大隐患!
用10个故事,带3-10岁的孩子正确认识10种霸凌行为、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于未然:
如果孩子已经有厌学、交不到朋友、讨厌幼儿园的小伙伴等迹象,可能已经身陷囹圄!更要读一读这套绘本。
用贴近现实的故事,教孩子遇到各种欺负人的行为,具体应该怎么做;当矛盾升级时,又该怎么化解。
比如《我不喜欢被恐吓》中,阿虎用弹弓打我、抢走我的圆珠笔,还语言恐吓我不许告诉老师。我吓到晚上噩梦。
爸爸教我这样做:
小虎居然油嘴滑舌,说笔弄丢了。但是,爸爸还是有办法——爸爸教我大胆表现自己擅长的地方,赢得阿虎的尊重。
全书基本涵盖了幼小阶段,孩子之间容易出现的“欺负行为”,从初露苗头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作者都想到了!
以暖心的绘本故事,让孩子打开心扉、重建信心、积极解决问题;才能扫去孩子心中的阴影,学会爱自己,享受校园生活。
书里还有超多细节:比如“小提示”里的内容,就是为家长准备的。
为父母细分各类霸凌行为、和其表现形式。比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阶段,最容易出现的“财物霸凌”。谁小的时候没被抢过笔和橡皮呢!
提醒父母,被欺负过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什么状态、作为家长有什么可以为孩子做的。
每册书的最后,还有一篇完整的“应对方案总结”。内容包括孩子该怎么应对;家长应该怎么办,甚至如何和校方沟通等,为孩子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保护机制。
全文内容标注拼音,还能扫码免费听书,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亲子共读,孩子也能先自学起来!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早在15-17年校园暴力作案就开始呈年轻化、低龄化趋势。但是我国的教育环境下,竟然还没有相关的知识普及。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内向、孩子在幼儿园教不到朋友……你说时间长了就好了。殊不知,孩子已经在承受“隐性校园暴力”!校园霸凌是指,学生之间长期、反复的权力不平等的攻击性行。注意,核心在于“权力的不平等”。不仅有肉体伤害,还要让你觉得自己处于弱势、践踏着你的内心。《对霸凌说“不”系列绘本》除了指出肢体伤害后恐吓、乱摸这种明显的暴力侵害行为外;更把冤枉、戏弄、排挤、歧视、嘲笑、掠夺他人物品、恶意辱骂他人8种“隐性”校园霸凌行为,摊到明面上来说。把“闹着玩”这块遮羞布撕开,明确霸凌的界限。告诉孩子:抢东西、起外号、嘲笑、命令……所有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行为,就是欺负,需要如何去面对、解决。把孩子可能遭遇的身心伤害,扼杀于“摇篮”。有家长说,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这么点孩子懂什么霸凌?恰恰就是因为孩子小,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想证明自己强大、争夺权力、发泄不满、引起关注……而做出欺凌行为,是人类感受愉悦的本能,并不觉得自己在作恶。又有人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被霸凌的孩子也有问题。别忘了,俗话还说了:柿子挑软的捏、杀鸡给猴看。那么,柿子和鸡又做错了什么?就算你把孩子教得善良勇敢、一身正气,可别人怎么教育孩子你又无权干涉。未来,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同学、遭遇什么情况也无法预知。当校园霸凌高发的事实存在、当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教孩子正确看待校园霸凌行为、培养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及时止损、防范于未然。《对霸凌说“不”系列绘本》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仿佛带孩子亲历霸凌事件,再通过情节推进,告诉孩子遇到各种情况该如何应对。以《我不喜欢被戏弄》为例:我被同学大熊起了“胆小鬼”这个外号,我不喜欢这个外号。我给大熊送了甜甜的棒棒糖,以为这样大熊就不会再叫我“胆小鬼”了。没想到大熊越来越过分:在我的背后贴纸、在我的椅子上倒墨水、故意用足球砸我。起外号,是最常见的一种“语言霸凌”。回想自己小时候,总有几个只记得外号,不记得姓名的同学。但是,我们却没有想过,那个同学是否真心喜欢这个外号。而且,霸凌是会不断升级的。一开始,孩子接受了外号,霸凌者就会先入为主的以为,你也要接受他的其他侮辱行为。故事里“我”从被起外号,升级到被恶意捉弄,经历了羞愧、委屈、苦恼、愤怒。“我”尝试过面对,以为讨好就是最好的办法……这个故事不仅带孩子还原了事情本身,更大方地把孩子的心路历程表达出来。让孩子真正理解,可能遇到的恶意与危险,帮孩子“避开弯路”,坚定自信与勇气,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根据对校园霸凌受害者的采访,有88%的孩子没有寻求帮助。为什么明明那么痛苦,却选择自己承受?原因无非几个:他们不相信我、他们不理解、他们觉得没什么。反霸凌,需要孩子、家长、老师三方共同重视与努力。《对霸凌说“不”系列绘本》力求面面俱到。这是给孩子的反霸凌能力培养绘本,更是一套给家长的科普读物。在阅读故事时,会注意到穿插着很多“小提示”。比如《我不喜欢被歧视》里提示到:我们所说的排挤、孤立,其实是关系霸凌。这能辅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也是在告诉家长关于霸凌的一些客观事实。也会贴心的提示家长,面临不同霸凌情节的孩子,会有那些不同表现,敲响警钟。如果孩子正在被欺负,也许会因为绘本故事重燃勇气和信心。我们可以趁机和孩子深入的沟通、解决,让我们的爱和保护真正发挥作用。每册书的最后还有一则写给家长的总结。表达恳切、内容实用好理解。家长完全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对号入座,跟着书里的提示与总结,为孩子提供帮助。最棒是这套绘本的三观极正,不仅教孩子辨别、应对霸凌,更教导孩子适时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力量分出去,也许能收获更多的力量。还有互动版块“健康成长小驿站”,帮孩子复习正确的应对策略,更教导孩子“不要做那个第一个出拳的人”。《对霸凌说“不”系列绘本》打破了市面上无此类题材童书的僵局,非常有可能打开我国“反霸凌教育”的新格局。故事视角独特、内容优质,全书注音帮助孩子自主阅读,并支持免费扫码听书,希望还年龄还小的孩子能够早早培养起自我保护意识。绘本整套画风,走写实、精致路线,力求还原日常、刻画心理活动。
温馨提示:
1.产品由上市公司“有赞”担保,请放心购买!
2.支持在线支付、7天无理由退换货!
3.下单后有专业客服致电,有疑问咨询客服!
抢购方式:
戳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