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辅料: 用不好就是解除药物武装!

文摘   2025-02-01 09:00   山东  

在兽药采购者、经销商及使用者的广泛认知中,兽药产品中的辅料往往被视为仅起到增加包装体积、充当“填充角色”的非核心成分,其重要性常被轻视,仿佛只是为了让兽药看起来“体面”一些。因此,辅料的作用普遍被忽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更为遗憾的是,一些致力于兽药制剂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同样持有偏见,认为辅料在兽药功效中微不足道,关键全在于主药。这种观念近年来在我国兽药行业内愈演愈烈,导致采购、经销及使用方一味追求更低价格的兽药产品,并以此作为选择与否的主要考量。

在此背景下,兽药生产厂家为迎合市场需求,纷纷投身于“研发”更低成本的产品。但此处的“研发”需打上引号,以区别于真正专业、深入的研发活动。当前,不少兽药企业的研发部门形同虚设,有的甚至完全不存在这一部门,老板亲自“上阵”负责所谓的研发工作。

在中国,尽管大部分兽药企业设立了研发部门或研发中心,但其中不少仅作为申报项目、争取政府支持和市场营销的工具,被戏称为“招牌研发”或“招魂幡”,实则未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兽药辅料为例,这一常被忽视的成分实际上种类繁多,远超所谓“主药”。在国外,辅料种类高达数十万种,而在我国同样丰富多样。辅料的多样性也导致了其价格的差异,这为生产低成本产品提供了可能。

然而,每种兽药辅料的选用都蕴含着专业的考量。高水平的兽药制剂研发并非单纯追求低成本,而是旨在实现高效能。例如,为了提升氟苯尼考的水溶性,若盲目使用氯化钠、硫酸钠等盐类作为辅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高水溶性效果。

类似地,在研发盐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等产品时,若贪图便宜而选用硫酸镁、硫酸钠等既廉价又易溶于水的盐类作为辅料,可能会削弱甚至消除药物的抗菌作用,无异于解除了药物的“武装”。

一些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使药物外观稳定,倾向于使用盐类或含盐成分作为辅料和填充剂。这些惰性强的盐类虽然能使药品看起来稳定且价格低廉,但实则隐患重重。这些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铵等)在用量不当时,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少量时可能刺激胃肠道蠕动,加速药物排泄;过量时则可能导致粪便湿度增加,减少药物溶解的消化液量,降低药物在消化道的溶出度,从而影响药效;更严重者,甚至直接导致腹泻,将药物直接排出体外。

往 期 热 点 回 顾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兽药原料,公益分享,不以赚取任何商业利益为目的,版权归属原作者,在此向转载平台与作者致谢,如涉及侵权,本平台立即删除并致歉。

亚太易和
兽药原料行情发布 兽药原料数据分析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