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新时代公安忠诚文化,进一步凝聚昂扬全警意志斗志,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充分展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警察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公安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于2024年9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4“最美基层民警”宣传发布活动。
经过各地公安机关会同党委宣传部门自下而上、民主评议、逐级推荐、严格审核、择优申报,36名忠诚担当、爱岗敬业、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候选人脱颖而出。
其中,来自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的民警刘建新,入围2024“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中南海、新华门,见证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荣岁月,承载着人们阔步新时代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墙之外、玉兰花下,在一片盛世繁华和岁月静好之中,一群藏蓝身影始终守护在这里,无论日月盈仄、寒来暑往,他们是距离红墙最近的公安民警,也因此,他们被称为“红墙卫士”,而刘建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刘建新,男,中共党员,42岁,大学学历,2005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三中队中队长。参加工作以来,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曾获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当选2022“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刘建新所在的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成立于1996年1月15日,前身为南长街派出所,建所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3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中国先进集体”“人民满意的派出所”“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等荣誉。
1982年秋天,刘建新出生在北京平谷区刘家店镇孔城峪村,四十年前,这个偏远又封闭的小山村,是北京十大贫困地区之一。让刘建新记忆深刻的是,童年时,村里的党员干部们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夜以继日地开展乡村建设。
他们先是在村里盖起一所小学,尽管条件艰苦、资源匮乏,但却解决了孩子们每天步行几十里山路去上学的困难;他们辟出了一条路,不仅解决了乡亲们的出行难,还打通了山村“经脉”,实现了村民致富、乡村振兴。
儿时村里大人们念叨的最多的话就是“党中央想着咱,村支部带着咱,让苦日子变成了甜日子。”而在少年刘建新的心里,对党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也随着日子一天天变好,越来越浓烈。
一次,学校组织孩子们去天安门广场参观,路过新华门,他激动地要求老师给他拍照留念。
从那以后,长大了要保卫党和国家,就成了刘建新最大的梦想。高考前,他在所有志愿上都填报了公安院校,如愿考入北京警察学院。
2005年的那个夏末,刘建新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报到。“分局说我被分配到府右街派出所工作,我那时候不知道府右街在哪里,可是当车开向红墙,我才知道,原来府右街派出所就是距离红墙最近的派出所,我的心猛地跳了起来,这不就是我十多年来梦想的岗位吗!”
更让刘建新倍感幸运的是,当他穿行在府右街派出所的楼道里,看到墙上的老照片时,才意识到这支队伍是多么的光荣。“我看到了府右街派出所前身南长街派出所的老照片,他们那一代公安干警从党中央1949年6月进驻中南海办公起,就一直值守在这里,从南长街到府右街,从开国大典到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历次国事大事,一代代派出所民警在红墙外执着坚守着。”
按照府右街派出所的传统,所里很快给刘建新安排了师傅。师傅名叫聂建春,从1996年1月府右街派出所建所之初就在这里工作了。“师傅对府右街派出所的历史如数家珍,我记得第一次和师傅去执勤,师傅说我们的使命就是为党中央站岗放哨。”那一天,对于刘建新来说,极其的震撼,庄严肃穆的新华门,“为人民服务”的金字大字,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和儿时的记忆一点点重合。
正当刘建新沉浸在兴奋、幸福、激动的心情时,师傅严肃地“纠正”他:“别分心,在这里执勤巡逻,我们的形象就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们要像钉子一样稳稳地扎在这里!”
19年来,刘建新累计站岗执勤4万余小时,巡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
红墙外的每一分每一秒,刘建新都非常享受,在他的脑海里只有新华门的壮美,但红墙外的阳光风雨,更为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夏天的新华门,阳光直射完全没有遮挡,最热的7、8月份地表温度平均50到60度,常常出了汗很快就被蒸干,裸露在外的皮肤有时候还会被晒到脱皮、起疹子,时间长了就显得特别粗糙。
冬天又是另一番场景,“夏天和冬天的鞋大小不一样,冬天的鞋要大两个号,为的是能穿进四双袜子,确保不被冻伤。”在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雨淋中,府右街派出所民警们的帽子和肩章留下淡淡的灰白色,面容也比同龄人老上十岁。刘建新还因此闹了不少笑话,在弟弟的婚礼上他被当成了长辈,带孩子去拍满月照被人叫爷爷……“虽然当时那一瞬心里有些不好受,但是值得,我觉得这就是我常年值守新华门的勋章!”更让刘建新骄傲的“印记”还有很多,比如比常人抗冻抗晒,比如骨密度超过正常值1.5倍,刘建新总是说:“这是新华门前的阳光和风雨带给我的礼物,让我有了一副铮铮铁骨!”
守护在红墙外,注定要亲历许许多多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庆祝活动,建党百年庆典,每一次重要时刻,刘建新都必须背对活动现场,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疏导现场群众、维护现场秩序上。
“我唯一的印象是阅兵方阵和花车经过时地面的震动和人们的欢呼声,有时候真的内心激动到忍不住想回头看一眼,但是师傅的教诲言犹在耳,我们的一举一动展现的是国家风采,为了活动的安全、群众的安全和人民警察的执勤形象,不能回头!”而每当这个时候,刘建新的心里总是充盈着身为“红墙卫士”的自豪和满足,因为他真切的感受到眼前的盛世繁华,背后的国家强盛,一如如今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好的家乡,都是他要终生守护的向往。
当好“红墙卫士”,守好百姓日子,一直是府右街派出所的传统。刘建新至今还记得,刚如入警时,跟随师傅夜间车巡,来到僻静的街巷时,如果发现有人在胡同里行走,师傅总会放慢车速,为街巷里的行人照亮,直到行人走出胡同或是开门进院才离开。师傅说:“夜晚天黑,行人容易害怕,咱们要给他们提个醒:别害怕,人民警察就在身边。”
“遇到群众中暑或者有游客站在路口搞不清方向,师傅们总会主动上前帮助询问,完全是不假思索的行动。”刘建新也养成了主动服务群众的“习惯”,“每天到天安门广场游玩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问路指路是常态,几乎隔几分钟就会遇到。”发现搞不清方向的游客,主动上前询问,帮助群众弄清方位,赶上勤务结束回所的路上,还会多说几句,为第一次来北京的游客推荐“最佳路线”。
一次巡逻过程中,刘建新看到一对老夫妻,突然停下了脚步,老先生双手捂着胸口,刘建新一眼就看出老先生很可能心脏不舒服,他赶忙上前,在迅速征得家属同意后,从常年随身携带的急救腰包中掏出急救药,给老先生服下,并紧急护送老先生到附近医院就医,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类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总会在执勤装备里常备速效救心丸、清凉油、藿香正气水和糖等急救药物和医用品,随时为过往群众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热心肠”还会延伸到生活中,路遇交通拥堵,刘建新都会把自己的车停靠在路边,帮助疏导交通;在公交车上遇到他人需要帮助,他也会出手相助。刘建新坦言:“执勤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新华门内‘为人民服务’的五个金色大字,每天都在感召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觉践行宗旨。”
忠诚的血脉,需要榜样引领、赓续传承。2010年,刘建新迎来他的第一位徒弟,崔大庆烈士之子崔申迪,那一天,他带着第一天上岗的崔申迪在新华门前值守,他像他的师傅聂建春一样,给崔申迪讲“红墙卫士”的由来,讲府右街派出所的历史,讲值守在红墙外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现在回忆起来,已经成长为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长的崔申迪十分感谢刘建新。
“是师傅帮助我迅速适应岗位,在实践中感悟忠诚,更帮助我得以实现父亲生前的愿望,成长为父亲那样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民警察。”
2021年,派出所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所史展厅和忠诚教育党建文化廊,三年来刘建新作为主讲人,主动带领一波又一波新警在这里感悟红色血脉的赓续,为青年民警讲传统、话忠诚。在站岗巡逻期间,刘建新也会在岗位上陪伴新警站好岗、上勤、服务群众,在每一天的言传身教之间,筑牢新警和青年民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如今,府右街派出所已成了北京市公安局的忠诚教育基地,很多新警都要来到这里接受从警“第一课”的教育,刘建新便承担起传承的责任,为大家讲述府右街派出所的历史和故事,在这些年轻人的心中播下“忠诚”的种子。
新时代召唤新担当,以刘建新为代表的新时代“红墙卫士”忠实践行“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的神圣职责,以实际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在新的航程上续写“红墙卫士”的荣光!
责任编辑:清风
【2024-11-1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