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速之客”到“亲人”,人大这位老师在村里“搞艺术”

教育   教育   2024-03-31 23:21   北京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一把“人大椅”

开启葛家村艺术之路

一座座家庭美术馆

打通村民艺术与生活的壁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美化乡村不如美化人的心灵

艺术源自生活

他便构筑起村民走向艺术生活的桥梁

 

他陪伴村民

从乡村的普通生活中找寻艺术的光辉

他邀请村民

从山间小村走上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台

 

他来到葛家村后

无数被赋予新身份的农民也走了出去

作为“乡建艺术家”

去播撒艺术的种子

 

从一条路到一个村

再从多个村到艺术谷

他开展的艺术赋能乡村

被确定为浙江省“文化深耕”乡村振兴模式

还融入全国多地开花结果

 

今年他获评

“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

 

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丛志强




初次相会

打开院门,敞开村民心扉





绵绵春雨滋润着大地,嫩绿的枝叶向着阳光伸展,春竹在大山的角落里肆意生长,初春的葛家村是这样一片生机盎然的场景,村民们聚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讨论着今年毛竹的收成。


而此时村中,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2019年4月5日,丛志强带着3名研究生,来到了这座田野深处的村落,他们要在这里,书写一个艺术赋能乡村的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艺术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早在2018年便积极推动学校师生响应国家战略,发挥高校“产学研”的优势,深入宁海广阔天地,创造性开展的“艺术振兴乡村”建设项目,而丛志强与葛家村的故事,便是其中的优秀案例,它为建设乡村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人大·宁海模式”,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模式,对于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之路有着极大的借鉴与引导意义。


选择葛家村是巧合,也是必然。丛志强与时任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在聊到“设计激发村民内生产力”“探索新模式”的话题时,找到了赋能村民、文化深耕的共鸣点,于是两人先来到了葛家村,这个被当地人自称为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


丛志强在多年乡村设计工作的经验中,发现了乡村振兴的一个痛点——“外人干、村民看”,针对这个问题,他想:能不能用“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村民动起来,由看到干。


拉着村民搞艺术的过程困难重重,村民对于艺术的认知还停留在“高大上”的范围,根本不相信眼前的人,或者是不相信自己能够离艺术这么近。说不通,那就做。村前村后转悠两圈,丛志强发现村文化礼堂旁的空地是村民聚集地,总有人站着闲聊。“那就做把公共长椅,坐着聊天的时候总会记起我们。”丛志强脱下“西装裤”,穿上“小脚裤”,打造具有艺术气息的“人大椅”。如此新颖奇特的椅子的出现,为葛家村村民打开了一扇艺术之窗。

▲ 葛家村“人大椅”

▲ 葛家村村民在“人大椅”上休憩


丛志强曾说过,“美,是解决问题!”,他的学生吴麦迪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候,没有理解,而当这普通却又艺术的“人大椅”出现在眼前时,她才真正理解了这句“美的设计就是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就是美的设计”的真正含义,正是这种美所带来的最原始的感触,才有了后面以葛家村为源头推广到二十多个村的故事。


当即就有村民邀请丛志强到家里,请他帮忙“装修”院子。不久之后,一处诗意盎然的桂语茶园便建造而成,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材料在丛志强的手中仿佛有了魔力,简单搭配之后就充满了艺术的气息。13天内,丛志强完成了8处空间改造,收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村子漂亮了,村民的心也通了。艺术设计落实到村民的日常生活,村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再次归来

打通屏障,艺术源于生活




2019年暑假,丛志强带领学生再次到来,这一次,他不再是将艺术搬到人们眼前,而是教会村民如何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艺术:


他对村民进行恰当的指点与引导,让40多岁的葛品高从读小人书到打造乡间图书馆,让50多岁的袁小仙从简单缝补到制作布衣玩偶,让60多岁的葛国青从养花、做毛竹筐到制作毛竹花插、竹灯,让葛德土这位一开始不配合的“刺头儿”也打造出了“德土贝壳院”。

葛家村-仙绒美术馆


2019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葛家村融合设计艺术展开幕,葛家村乡建艺术团成立,86名村民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手中接过了“乡建艺术家”的证书。与此同时,葛家村的村民也走出去,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更多的村庄。

▲ 袁小仙到贵州定汪村传授布艺技能


村民们的艺术基因被彻底激发出来,丛志强说:“乡村不是艺术家的秀场,而是激发村民内生产力、点燃村民文化自信的地方。我们走了,村民仍会有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他想,这就是驻村的意义所在。


2019年12月12日,10位葛家村村民走上中国人民大学讲台,为师生上了一堂艺术课,讲述了葛家村半年以来的变化,台下座无虚席。此次授课也全程被网络直播,在网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 葛家村村民葛海峰

为师生讲述葛家村半年以来的变化


后来,丛志强继续在宁海县各地不停奔走,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人大·宁海模式”内涵不断丰富,村宝创业季、庭院文化经济、赋能中心、文化大院、五村联营、多村联动……不仅提升了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幸福感,也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南溪村-南溪楠文化大院

南阳村-南阳福园(肆季小食)


该模式走出宁海县,在宁波鄞州区、奉化区、余姚市、象山县,绍兴嵊州市,贵州晴隆县,四川凉山州,河北怀来县形成新的“本土样本”,激发了艺术赋能乡村的创新活力。



合作新篇

赋能乡村,高校力量助阵



“‘人大·宁海模式’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宁海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丰富了‘乡村文明新形态’的内涵和实践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强调。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与浙江省宁海县的合作愈加密切,2023年3月26日-27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一行赴浙江省宁海县调研,出席“百校联百县兴千村”座谈会,并率专家教授团队考察艺术振兴乡村工作。


2024年1月26日,丛志强被评为“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这位多次在北京与宁海县之间来回奔波的老师,只留下一句:“今天我有幸获得了这一荣誉,但我更想说的是,浙江的农民才是浙江的骄傲。”


丛志强一直认为,要推动乡村振兴,就要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这些年来他四处奔波,在乡村文明建设道路上不断摸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设计激发村民内生产力“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变成了承载无数人通往幸福的真理之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条道路,走向了自己更加璀璨的明天。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把深化教育帮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不断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校地合作新模式,丛志强就是众多为此努力的前行者之一,他与葛家村的故事感染着越来越多人大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从“不速之客”到“亲人”

从想象到实干

乡村振兴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要有人踏出第一步

带领着人们披荆斩棘

矢志不渝地冲向那更加美好的生活

而丛志强正是这样的人

他来前,这里正安居乐业 悠然自得

他来后,这里已欣欣向荣 春暖花开






出品:党委宣传部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新闻网

特别支持:艺术学院

编辑:张俊杰 汪浩然

设计:梅藐 泽嘉 寒青

责编:凯怡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人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