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而行之 和合共生——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中意文化遗产合作再谱新篇

文摘   2024-11-13 21:27   甘肃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汉代、唐代陶俑,元代陶兽……11月8日,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当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女儿劳拉共同赏鉴意大利查获并返还中方的中国流失文物。
本次返还是2019年3月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后,中意双方在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又一次成功合作。友好交往、互尊互信,中意两国以文物为桥梁和纽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百年、千年为计,在历史的积淀中携手前行。

同心协力 为文物追索返还躬先表率


这批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的归程历时2年多。2022年10月、2024年4月,意大利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部队(以下简称“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意方作出返还上述56件文物艺术品的决定。
据专家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资料,汉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兽提供了当时社会安定富足与开放包容的实物见证。
据了解,这批文物艺术回国时部分表面已附着沉积物等有害物质,威胁文物结构安全。根据专家意见,在确认无需进行残留物提取后,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保护修复专家对文物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选定部分文物进行基础性保护。工作人员对上述文物开展基础性保护工作的同时,展开文物工艺研究及价值阐释。
11月8日晚,两国元首共同赏鉴其中8件具有代表性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它们器型多样、内涵丰富,彩绘线条流畅、纹饰繁缛精细、风格绚丽典雅,展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艺术表现力和构图感染力,文物承载的灿烂文明,近在眼前。后续,国家文物局将与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门就返还文物艺术品的保护修复、研究展示持续开展合作。


本次意大利查获并返还中方的流失文物艺术品(部分) 新华社记者 李京/摄


中国和意大利是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秩序的坚定支持者和有力践行者,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和“1995年公约”缔约国,体现着两国的国际责任感与大国担当。2006年1月,中意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意大利共和国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协定》;2019年3月,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在罗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遗产和活动部关于防止文物盗窃、盗掘、非法进出境、过境和走私以及促进文物返还的谅解备忘录》。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通报机制,为合作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截至2024年11月,已实现48批次2113件/组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同时,中国文物保护立法不断完善,2024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十五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国家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依法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开展追索;对非法流入中国境内的外国文物,根据有关条约、协定、协议或者对等原则与相关国家开展返还合作。”
多年来,意大利积极参与跨国执法行动,打击文物非法贩运、促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1969年成立世界首个打击文物犯罪的专职警察部队意大利文物宪兵,2007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数据库意大利“奥纳多·达·芬奇数据库”投入使用……2022年,意大利政府在罗马著名世界遗产地戴克里先浴室的八角堂建立“获救文物博物馆”,用于展示从非法贩运、盗窃盗掘和自然灾害中追索、拯救的文物,对其加强保护、研究,提高全社会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了解认识和责任意识。

结好合作 为遗产保护作出创新示范


中意两大文明古国拥有的悠久历史、璀璨文明,是共通之处、共鸣之声。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加深,近年来,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推动两国互办文化和旅游年,首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结好模式,着力将文化遗产地合作打造为中意人文交流新亮点。
2023年10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部共同作为指导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在杭州市召开。论坛探讨已结对和正在进行结对磋商的中意文化遗产地合作情况,进一步推动新的世界遗产地结好。202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市与意大利共和国维罗纳市合作议定书》完成签署,两市将通过九方面加强合作,其中包括在世界遗产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范围内建设“杭州·维罗纳交流馆”等。
2024年7月,北京颐和园与意大利蒂沃利哈德良别墅和埃斯特别墅、苏州古典园林和威尼斯及其潟湖结好工作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今年11月,北京颐和园与意大利蒂沃利埃斯特别墅缔结友好关系。“千泉宫”埃斯特别墅以其独特魅力闻名于世,与北京颐和园缔结友好关系,是中意两国美好友谊的象征和文化交流的延续,成为展示双方历史文化遗产的又一重要桥梁。
同时,中意两国文物工作者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合作也持续深入开展。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及壁画研究保护培训中心、重庆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实验室等重要文物保护机构的设立与发展;从故宫太和殿前期勘查及修复研究到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从洛阳龙门大奉先寺联合考古调查到四川乐山大佛保护修复……都凝结了中意两国文化遗产工作者的共同心血。此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签署了关于开展双方科学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已开展2期合作,完成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价值阐释体系基础研究、中意饱水考古木质文物分析检测及脱水加固方法比较研究等9项研究项目,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互助互通 为推动文明互鉴不遗余力


丝路牵纽带,绵延数千年。中意传承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滋养了两国生生不息的人文交流。
1983年,“中国古代文明展”在威尼斯举办,中国文物展首次亮相意大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令意大利人民着迷、仰慕。2009年,“龙与鹰”聚首,由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活动部共同主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在北京展出。展览中,中意两国70余家博物馆的489件/组珍贵文物,再现了雄踞世界东西的秦汉、罗马帝国的辉煌文明,增进了两国观众对彼此历史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22年7月至10月,作为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的旗舰项目,“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503件珍贵文物令人大饱眼福,部分展品此前从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过。观众接踵而至,一边赞叹“古罗马,搬来北京了!”一边详细了解“条条道路如何通罗马”……古罗马文明、意大利艺术,又一次生动鲜活地走近中国观众。
古老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方交流先河,马可·波罗打开了西方世界认知中国的窗口,是两国友好源远流长、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的缩影,是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的写照。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博物馆4月赴威尼斯总督府参加“马可·波罗的世界:一位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的旅行”展。该展在9月底结束后,作为双方友好展览交流项目,11月23日,意方将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与世界”展。在北京,由意大利驻华使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等主办的“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正在展出,来自中意两国的130余件精美文物,以“物”述史,诠释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
以文化人,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发展合力。未来,中意双方将携手搭建更多人文交流的桥梁,让文明的灯塔照耀前行正道。
(作者:
(来源:国家文物局)

甘肃省文物局
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向全社会介绍甘肃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为公众提供最新文物保护利用资讯。感谢您对甘肃文物事业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