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五幼•卫生保健】科学预防 健康“童”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文摘   2024-10-23 17:47   陕西  

 科学预防 

健康“童”行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无常,各种传染病高发。幼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弱,在集体生活中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为呵护幼儿健康,科学防控传染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小知识吧!




传染病知识之窗

1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见急性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故又称为冬季呕吐病”。
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短2小时,最长61时。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即可恢复,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呕吐和腹泻为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呕吐物、粪便(粪便多为黄色稀水)均有感染性;成人主要表现为腹泻,其次为呕吐、儿童主要表现为呕吐,其次为腹泻。易感人群: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
传播途径:污染的食物、水,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污染的手、物品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预防措施:病例管理、注意手卫生、环境消毒、食品和水安全管理。

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临床表现: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5岁以下儿童普遍多发。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太阳,接种疫苗。

3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潜伏期:通常为1~3天。
临床表现: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4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潜伏期: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
临床表现: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伤为主要表现。发病早期现“三红三痛”-“三红”:脸红、脖红、前胸红,貌似醉酒:"痛”:头痛、腰痛、眼眶疼。


易感人群:务农人群,老人、婴幼儿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传播途径: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垂直等多种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防鼠灭鼠,疫苗接种,加强个体防护,做好食品卫生,做到三早就”,即早发现、早体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5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潜伏期:一般为14~28天,平均18天。
临床表现: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易感人群:15岁以下儿童,5~9岁儿童发病率较高。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传播途径:人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少数通过接触感染者的污染物品和用具间接传染。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6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潜伏期:一般为10~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疱疹、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预防措施:隔离患者。接种水痘疫苗。水痘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

7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潜伏期:通常为1~3周。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易感人群:婴幼儿、青少年、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者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合理膳食,保障睡眠、保持运动,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并提高体质。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措施

01

园所预防措施

清洁消毒:加强对园所环境卫生及班级幼儿用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勤通风:每日保证开窗通风时长。

晨检和病例隔离: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和病例紧急隔离制度。

食品安全:严把食品安全与卫生关。

户外活动:加强幼儿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健康教育:做好幼儿及家长健康教育及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宣传。

02

家长配合工作

配合晨检:家长需配合幼儿园保健医生对幼儿每日进行晨检工作。如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及时上报:如孩子因病不能来园,需向班级老师请假并说明原因。如孩子确诊为传染病,切不可隐瞒,需及时告知班级老师需按相关规定隔离。

做好幼儿居家护理:

1.培养幼儿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先洗手的卫生习惯。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3.对家中的物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与特别是孩子的玩具、餐具和床铺。

4.合理安排好休息,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6.传染病多发期,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污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不随地吐痰。

2.注意咳嗽礼仪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3.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以提自身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4.保持开窗通风、消毒

每天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幼儿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衣被经常放在阳光下暴晒。

5.传染病流行期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6.及时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幼儿健康生活。让我们家园携手,从细节做起,共同预防传染病,为幼儿的健康筑牢防线。



长按识别|更多精彩

星启智慧|点亮未来

            图文编辑:李 群

            初      审:尚 媛

            终      审:郭 娜



西安市长安区第五幼儿园
园所活动宣传 、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