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团圆
满满年味
有这样一群人
默默奉献
坚守岗位
不能跟自己的家人团圆
而守护了万家灯火
👆向上滑动查看
中缅8号界碑抵边执勤点由一面国旗、两间板房组成。哨位虽小,职责重大,它承担着中缅8号界碑左右两翼共四公里的巡逻管控任务,由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苏典分站派出所民警值守于此。
匆匆吃过早餐,陈雪和其他民警一道顶着寒风,踏上了巡逻路。巡逻踏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开挖地洞、搭建便桥、破坏拦阻设施、非法走私偷渡等违法行为。
苏典乡最高海拔2932米、最低624米,在长达43.3公里的边境线上,有2300米的海拔落差,也造就了断崖、热带雨林等特殊地貌……该分站执勤队教导员胥江波边走边介绍辖区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情况。听得出,边境线上的山水沟壑,早已印在他们脑海里。
攀爬瞭望塔、穿进密林深处、走过摇晃吊桥……4公里的巡逻路,历时却超过3小时,陈雪始终跟随着巡逻队的脚步,一步不曾掉队。
15时,站部年货刚送到执勤点,陈雪就拉着大家一起挂灯笼、贴春联、拉彩带……年味浓了,让这个平日里孤寂的执勤点逐渐热闹了起来。
夜幕降临,边关冷月,界碑如虹。陈雪说:“坚守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雅砻江上万名建设者奏响新春“奋进曲”
👆向上滑动查看
春节期间,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流域7座大型水电站、多个风光新能源项目“火力全开”,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电力可靠供应;11个清洁能源在建项目春节不停工,上万名生产建设者坚守一线,奏响蛇年新春“奋进曲”。
“导流洞施工是大江截流的重要前置性‘战役’,目前已完成导流洞开挖,全线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在孟底沟水电站,50多辆大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各类施工机械全力运转,4500余名建设者持续投入导流洞工程、沿江道路等施工作业,雅砻江公司孟底沟建设管理局局长曾新华介绍。在雅砻江中游又一国家重大水电项目——卡拉水电站建设现场,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全面铺开,春节期间,5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安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沿雅砻江溯流而上,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牙根一级水电站共有12个作业面开展施工,超过500名建设者坚守一线。项目现场负责人张东明介绍,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建成后,能带动项目自身装机三倍的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
四川在建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项目——扎拉山光伏项目现场,最低气温零下20℃,100多名建设者迎难而上,用足各类防冻物料,克服气温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高质量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与此同时,2024年新开工的道孚抽水蓄能电站、茶布朗光伏、柯拉二期光伏、索绒光伏、牦牛山风电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向上滑动查看
正月初二,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春节前后,这家企业的道岔订单量持续攀升,工人们坚守岗位,全力以赴赶制订单。
走进道岔垫板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劳动乐章。车间的一角是码放区,一排排等待加工的道岔垫板半成品整齐排列,激光打码机在每一块垫板上都标记出独一无二的身份编码。现场工人介绍,这些编码如同产品的“身份证”,记录着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交付的全流程信息,方便质量追溯与管理。
在加工区,工人们熟练地在操作面板上输入程序指令,数控加工设备根据这些指令精准地对垫板进行着铣削、钻孔、镗孔等一系列动作。焊接机器人则挥舞着机械臂,让电弧在焊枪与工件之间闪烁跳跃,均匀地将焊缝填满,待外观自动检测完成后整齐地码放到托盘上。这条道岔垫板智能生产线集成了激光切割、激光标识、数控集成加工、AGV小车自动转运、机器人自动焊接和静电喷涂防腐等最新技术,这些技术和装备的创新应用,为生产高品质道岔和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谈及这些新技术,焊接机器人操作工李福感慨道:“以前是手工焊接,全凭经验,质量参差不齐,效率也不高。现在有了智能焊接机器人,不仅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我们还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和质量把控上。”
近年来,中铁山桥在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建成了国内首家道岔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条纯净钢辙叉生产线、百米钢轨数控锯切生产线、闪光焊接生产线、道岔垫板智能生产线等一大批原创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其中,纯净钢辙叉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冶炼和铸造工艺,整体生产效率提高15%,能耗降低7%,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0组。
👆向上滑动查看
“1组接9道25724次,编组55辆,转线作业时注意邻线来车。”1月28日,正值除夕,21时35分,一阵阵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列检值班员的预报声,在作业场上空回荡。
这里是兰州西车辆段兰州西运用一车间上行始发作业场。再过两个半小时就将迎来蛇年的钟声,喜庆的氛围愈发浓烈,不远处的城市夜空也被逐渐密集点燃的烟花频频点亮。此时的兰州北编组场却依旧忙碌如常,与外面的热闹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作业场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一列列满载电煤的货车整齐排列,等待着出发的指令。春节前的寒潮和降雪,使得许多地方气温骤降,全国各地用电需求和供暖用煤持续攀升,煤炭运输任务加重。
此时,寒风呼啸,气温降到了零下10℃,而列检作业人员身着厚重的工作服,手持检车锤、照明手电等工具,有条不紊地穿梭在车辆之间,开始了他们除夕夜的特殊“巡检”。
上发四班工长赵东,已经连续多年在除夕夜值守岗位,他带领着班组职工逐一对车辆进行细致检查。从转向架到制动装置,从车体底架到车钩连接装置,任何一个细微的隐患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今晚是除夕夜,电煤运输的任务比较繁重,这些车辆就是保障民生的生命线,一点差错都不能出。”他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用检车锤敲击着枕簧、侧架等部位,仔细分辨是否存在故障,尽管寒风刺骨,他的动作却没有丝毫懈怠。
此时,远处绚丽的烟花腾空而起,照亮了他专注的面庞,他只是微微抬眼瞥了一下,便又迅速投入工作,仿佛那漫天的烟火与他无关,他心中唯有车辆的安全。
“这敲击声就像除夕夜的‘特殊乐章’,每一下都关乎着车辆的运行安全。”班组青年职工杨博笑着说,呼出的热气瞬间在空气中凝结成霜。今年是他第一次除夕夜当班。他认真学着检查车辆的走行部,按照作业标准,仔细敲击每一个关键部件。
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电煤快速安全地送达,列检作业人员争分夺秒,丝毫不敢马虎。只见他们穿梭在检修列车间,通过听音辨识,查找隐患故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值班员和工长进行处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远处的鞭炮声愈发密集。而在作业场里,列检作业仍在紧张进行。经过数小时的奋战,一列列经过严格“体检”的电煤货车缓缓驶出作业场,向着目的地疾驰而去,它们承载着光明与温暖的希望,仿佛是奔赴新年的“使者”。
“马上就要到零点了,爸爸妈妈这会应该正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倒计时。”说到这里,杨博眼眶微微泛红。但随着列车远去的轰鸣声,他们又转身投入到新的任务准备中,等待下一趟电煤列车的到来,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坚守故事,也为蛇年的奋进之路铺就坚实基石。
👆向上滑动查看
357路是从昌平东关至高崖口的一条郊区线路,采用定点发车模式,也是沿途村民出行的刚需线。除夕当天,李迪一早就来到车队,准备一天的工作。他负责的是单班车辆,早晨和晚上各行驶两圈,上午村民坐车进城置办年货,晚上在外工作的人乘车回家吃顿团圆饭。
上午,李迪驾车行驶到昌平西关时,上来一位拎着行李的中年乘客,他把行李放到脚边,随身的背包则放到了身旁的座椅上。车内乘客少,李迪通过后视镜看到,乘客靠着椅背睡着了。于是,他特意在每一个车辆转弯和减速带的地方都降低了车速,让车辆平稳通过。
车辆到达高崖口站,男乘客拎着行李下了车,李迪将车辆停好后发现,乘客随身的书包落在了椅子上,他将书包收好,打算到总站了再想办法联系乘客。男乘客发现书包落在公交车上后,立刻返回高崖口站向后续车辆的驾驶员询问。
当357路和后续车辆都到达总站,李迪通过同事联系上了那位男乘客,“您别着急,等我下午把书包给您带回去”。
357路是定点班车,每一站到达的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发车前李迪给调度员妻子发了信息,让她在车辆到站前5分钟给乘客打电话,通知他到站台等候车辆。车辆与男乘客几乎同时到达高崖口站,男乘客接过书包,不断表示感谢。
“乘客们能早点儿回家吃上热乎的团圆饭,我和爱人就没白忙活。”保障乘客平安回家,是李迪和妻子送给乘客的“新春礼物”,但夫妻俩却无法准时与家人团聚。除夕夜,李迪下班到家已是22时,而妻子要在天通苑调度指挥中心值班,第二天上午才能回家。李迪和妻子已经18年没有在除夕夜和家人一起吃过团圆饭了。
为了对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驾驶员给予关怀和支持,357车队提前安排了车辆检修和保养,确保每一辆公交车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营;同时,公司工会还为驾驶员们准备了节日慰问品,并在职工休息室贴上了春联和福字,让他们在忙碌之余,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娘家人”的关怀。
春运期间,这里开启了临时幼儿园
👆向上滑动查看
“小朋友们大家好!大家看我长得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像什么呢?是不是像一个苹果?以后大家可以就叫我‘苹果老师’。”“哈哈哈哈”,小小的课室里顿时充满了小朋友们银铃般欢乐的笑声。
“苹果老师”名叫廖海萍,是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春运期间,她来到广铁集团,支援广州南站春运临时幼儿园里面小朋友们的看护和教育工作。
广州南站是全国最繁忙的车站之一,今年春运预计到发旅客2016.8万人次,日均到发50.4万人次。客流高峰期,车站加开夜间高铁,通宵营业,全力保障旅客顺利回家过年。“春运期间,平均58秒钟发出一趟高铁列车。车站的职工,上厕所也掐住秒算,孩子顾不上了。这些‘春运娃’们成为了家长们的‘心头痛’。”广铁集团党委宣传部方杰说。为解决春运期间广州南站高铁职工的后顾之忧,南站工会在车站和上级工会支持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用最快速度建起了全国第一个高铁火车站春运临时幼儿园。
记者来到广州南站一楼的一处巨大的独立空间看到,这里原来是一个职工文体中心,700多平方米的地方,现在大多数被“征用”为春运临时幼儿园的“地盘”。工会为孩子们搭建了3间课室、3间休息室,白色墙壁的课室里面有米黄色的小桌子、小椅子,还有红色、蓝色、黄色等各种色彩的玩具。休息室是一排排整齐干净的低低的榻榻米,供孩子们中午午休用。在第一间课室里面,三位年轻的女老师正在为10多位小朋友分享我国的非遗衍纸的故事和艺术欣赏以及制作方法,孩子们非常喜欢,当“苹果老师”想借一下一位小朋友的道具向记者讲解情况的时候,这位小朋友跟“苹果老师”急起来,立即站起来抢回玩具……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老师们悄然会心一笑。
1月13日,2025年广州南站初心临托园寒假托管——春运临时幼儿园正式开启。“我们也担心我们的课程能否得到孩子们的认同”,但想不到第二天,早上8点未到,六位老师已全员准时就位,为迎接小朋友们做好了充分准备。8点刚过,迎来了首组小朋友——黄煜豪和黄佳滢兄妹。
“广州南站站区共有14个单位,5000多名职工。根据初步调研,我们为3到12岁的孩子准备了117个床位,满足职工的需求,不过,为孩子报名上临时幼儿园的职工有130多位,我们都尽量满足,课程设置方面准备了工会研学活动、传统文化皮影戏等。虽然是临时幼儿园,但用的是防火、防烫、防撞等材料装修,一位工会干部作为志愿者每天跟进,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广铁集团广州南站工会主席罗建农告诉记者。
事实上,春运临时幼儿园有一个特点,因为职工看孩子的时间不确定,经常的就是突然有一位或者多位新的小朋友过来,这些孩子面对新环境会比较紧张。“苹果老师”和同事就带小朋友到“情绪魔法屋”,让孩子们知道这个神奇的地方不仅能帮助他们平复心情,还能分享自己的小愿望。很快,小朋友就纾解了压力,平静下来了。“苹果老师”向记者展示了这个神奇的“情绪魔法屋”:用一个洁白的活动屏风将一张小桌子和两张小凳子后背后的一个魔法书架围拢起来,成为一个小小的秘密空间——前些天,一位高铁职工急着上班,将小朋友交给老师就上班去了,小朋友大哭。突然,一个胖胖的可爱的米黄色“解压鸭”来到了小朋友的面前,小朋友用手一掐,竟然会变形,一放手,又恢复了原形状,一会儿就把小朋友逗乐了。
“这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客运值班员谢恩慧告诉记者,“我家孩子才4岁4个月,之前是‘东拼西凑’解决这个问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带,但大家都要上班,后来又动员了我妹妹,但依然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今年可好了,不再为谁来带孩子发愁了。”谈起这个春运临时幼儿园,她竖起拇指激动地点赞。
致敬春节期间
每一位在岗位上默默付出的劳动者
谢谢你的坚守
愿巳巳如意
来源: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综合工人日报客户端报道(记者 赵黎浩 李娜 朱润胜 康劲 王维砚 叶小钟 通讯员 董海岩 宋佳龙 图片 方杰 龙鲲鹏)
编校:董佳兴、江光荣
编审:郑莉、安彦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