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第 1226 次见面
2024年国考申论范文
题 目
五、请结合给定资料5,围绕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力”、“理”、“利”进行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材料梳理
执法工作中的“力”、“理”、“利”:这是原则性要求与具体工作的结合,需要全面准确完整理解贯彻“力”、“理”、“利”。
1.力:执法有力,即执法要把握好力度,对应材料中执法不严或执法过当问题,要体现法律的权威性与刚性。
2.理:执法有理,即执法要有合理性,要符合事理、法理、情理,体现执法的柔性,强调文明执法、规范执法、阳光执法。
3.力与理是执法过程中硬性与软性要求的体现,二者缺一不可。
4.利:执法有利,即执法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执法工作要能实现保障群众利益、维护良好营商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维护法治精神的效果。这是执法的目的,也是执法的结果与效果
5.“力+理”这两项与“利”是执法过程与执法目的的统一。
写作分享
行政执法工作要全面贯彻“力”“理”“利”
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行政执法工作中就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并贯彻“力”“理”“利”三个基本原则。
贯彻的前提在于准确理解。对于行政执法工作来说,“力”就是要严格执法,要确保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刚性、强制性;“理”就是执法要讲事理、法理、情理,要将“释法明理、法理相融”的执法理念贯彻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利”,就是执法最终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呵护法治精神。
贯彻的必然要求在于完整把握。“力”“理”“利”三者互为因果,辩证统一。“利”是行政执法的最终目的,也是行政执法效果的体现。“力”“理”贯穿于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理”体现出执法的柔性与温度,落实的是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力”体现出执法的力度,落实的是严格执法。执法“无力”则难以保障“有利”,执法“无理”则必然难保障“有力”与“有利”。
原则只有贯彻落实才有生命力,如同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力”“理”“利”这个行政执法原则,只有全面、准确、完整贯彻到行政执法的具体工作中,才能发挥指导作用,才能让原则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可感性,如同春雨熏风,摇人心魄的在冰皮解冻、满城风絮、山花烂漫、一川烟草。为此,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我们要追求“三度”。
行政执法工作务求“准度”才能全面贯彻。深入调研,要把事实情况“摸准”;吃透法条,要把法规“理解准”;换位思考,要把人情“把握准”。比如耕地保护中的“卫片执法”问题,因为没有与群众、基层进行核实,就造成了简单执法的质疑;比如,食品安全中的“拍黄瓜”高额罚款事件,因为摸准了行业的特点、民生的艰难、安全的诉求,所以才做出顺乎“人情”的调整。“不准”,行政执法要有力、有理、有利,就是缘木求鱼。
行政执法工作务求“新度”才能创新贯彻。要推进规范文明阳光执法,执法工作就要讲究创新。要有效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释法”要新;要提高法律遵从度,就要从“一刀切”的粗放式执法转向“认定讲证据、裁量讲道理、决定讲法律”式精确执法,“执法方式”要新;要纠正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执法问题,“执法监督检查”的方式与力度要新。唯“新”才能开创新局面。
行政执法工作务求“温度”才能务实贯彻。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过程全程可溯,让执法有“阳光”的温度;既讲处罚,也给企业做政策辅导,在现场答疑释惑,让执法有“关怀”的温度;不为人情、关系干扰,不简单粗暴、以权压人,让执法有“柔性”的温度。唯有“温度”才能催生市场、浇灌法治、温暖人心。
准而新,新而温,“力”“理”“利”的基本原则就必然能在执法工作中得到全面、创新、务实地落实,行政执法就必然能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潮平岸阔、风正帆悬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申论答题思路思维导图+答题技巧
2025年国考热点话题要点、金句、时文
以及往年国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5年国考模拟卷也已经更新~
已经更新大家可以私信课程顾问领取,也可以咨询各校区客服老师领取。
栏目好文
1 | |
2 | |
3 |
// END //
扫码添加下方
【课程顾问】
可咨询课程
考德上研究院
专注公考内容输出
点亮“在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