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
打开闽都 “ 扉页 ”
双杭拾遗——上下杭“非遗一条街”宣传片
今天,带你探访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一起打开古老闽都的“扉页”。
上下杭这处地标的前世今生
“城南十里沙为岸,鳞次千家拥钓台。”方邦望《越王台》中的这句诗为古代福州台江区的商贸繁荣景象拍了张快照,这幅图景在台江一带上演了几百上千年。而在这其中的上下杭,现在更被誉为福州传统商贸博物馆。
在上下杭繁华盛景中的下杭路181号,曾是罗氏绸缎庄——“棉纱大王”罗祖荫的店面与住宅。民国初期,其创始人罗翼庭在上下杭经营布匹生意,次子罗祖荫继承家业后,罗氏的布匹生意迎来鼎盛时期,单单棉纱存货量的价值就达五千两黄金。
百年变迁,如今这座庭深约百米的四进大宅依旧保持着它原来的风貌,但内核及功用却发生了变化,成为了闽都文化今昔相连的一个枢纽点。
在五福的“设计梗”中寻宝
福州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但一个展馆如何做到让人“一日看尽长安花”呢?
在展示馆序厅显要处,设有一块大型互动魔屏墙。这面墙就是福州非遗的总览,游客可以直接上手,通过触碰屏幕上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进一步了解详细图文。另外还可以在这里为喜欢的非遗点赞,助它登上人气榜。
根据四进院落布局特点,以中华传统民俗中的“五福”为场馆区域作划分,依次分为“福乐”“福匠”“福韵”“福传”四个区域。
让非遗成为“活态网红”
非遗作为“古的idea”,如何让现代的人们理解其内在魅力?老手艺如何活态呈现,吸引年轻的游览群体?古老的民俗要借助什么呈现方式才能翻身成“网红”?
非遗展示馆里几处设计巧妙的打卡点回答了上述问题。
就像《哈利波特》中的对角巷,下杭路181号也打造出一个神奇的“美食巷子”。巧妙的视觉设计让人在这个巷口可以“穿越时空”张望琳琅满目的木金肉丸老铺、鼎鼎肉松店等福州老字号,在此拍照合影更具有妥妥的时光隧道打卡感。巷口还有一张“特殊”的非遗美食手绘地图,供人按图索骥,骑“码”觅食。
该馆还运用数字魔墙、AR体感、幻影成像、全息投影、动画沙画滑轨、720°VR全景语音导览等现代化展陈技术,帮助游客直观“看”非遗,解读非遗背后的文化底蕴。如脱胎漆器的“夹纻”技艺,它曾经一度失传。相传,清代福州人沈绍安在修复一座寺庙的时候,发现大门匾额的木头虽已腐朽,但是麻布上的漆块依然坚硬。自幼对油漆工艺十分感兴趣的沈绍安通过不断请教行家、琢磨试验,终于恢复了已经失传的“夹纻”技艺,制作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
为向参观者立体化介绍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这一非遗,该区域特设视频投影,音画结合讲述了上文的故事。作品与影像相互参照,帮助片刻驻足的人们不仅看得到非遗,更能看得懂非遗。
“玩”的元素也在这里得到重视。“福韵”区域为让参观者感受福州的民风民俗,设置了互动屏让参观者参与线上抽签,抽中了就会得到一段“原汁原味、量身定制”的喜娘喝彩。外地人不仅能在这里感受一下充满“虾油味”的福州话,还可通过互动屏,学一些福州童谣、俗语等。“闯福关”的福州方言知识答题更是能激起参观者的胜负欲。
链接传统,更链接“将来”
展示馆的设计远不止步于“展示”,每一幅图景背后其实都可以找到数字链接,将人流引向后端的福州非遗项目产品及产业。
近年来,福州政府提倡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相融合,鼓励相关传承人、保护单位推出非遗创新产品,在乡村产业升级方面不断探索。因此,在展示馆三进后院的左侧,特地开设一处百家工坊区,为福州非遗产品以及相关文创提供展示平台,进馆的参观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这些产品的详细信息。
展示馆更是着眼链接“将来”。馆内常年开展非遗研学、手作课堂、艺术展演、文化沙龙、中医义诊等公益活动,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市民、游客都可以成为参与者,在某个契机下担当非遗传承与传播的一环。
图片来源:福州市文化馆
文中涉及相关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注
想第一个获得好吃、好玩、好看的新鲜资讯
快为我们加星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