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沈葆桢——宫巷26号走出的
中国近代化事业先行者
作者 杨济亮
宫巷26号
始建于明天启年间
坐北向南,周围封火墙
总面积2800平方米
2006年被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前两侧有高耸马头墙,门头房面阔五间,进深用三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门房正中有插屏门。二进厅堂,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
堂前为宽敞庭院,周以回廊。堂上正中黑底金字对联日:“诗礼传家,文章华国。”三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用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
中分前后厅,前厅堂上正中有对联为:“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后厅过覆龟亭为双层藏书楼。亭两侧有小天井、廊房。
进与进之间的过道上方联接均有覆龟亭,靠东侧各进均有小门通连林聪彝故居,各进均用封火墙阻隔防护。中轴线建筑左右侧,另有隔墙外花厅、书斋、厨房等附属建筑,且自成院落。正座前后廊两侧,均设小门与附属建筑相通。各进门窗、户扇以及构架上斗拱、雕刻均朴实、规整。其“一知来”书室后幸存两株古流苏树,相传是沈公所植。
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
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其父沈廷枫祖居井楼门外八角楼。沈葆桢自幼学习勤奋,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于道光二十年(1840)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先后考中举人、进士,任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五年(1856)底,任九江知府,后署广信知府,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咸丰十一年(1861),出任江西巡抚。同治五年(1866),继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
沈葆桢指出“轮船为海防利器, 船政关海防大局”“外海水师决不可不创”。他以开放姿态充分吸收西方科学技术,雇佣洋员教授“长技”;同时强调“权自我操”,自主发展近代军工企业。他还创办船政学堂,支持使用西方原版洋文课本教学,注重人格、修养的养成教育与注重实习和训炼的实践教育,推动向英、法派遣留学生,培养出大量制造和航海人才。
沈葆桢主政期间,福建船政制造成功“万年清”等16艘舰船,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形成和海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他敢于吸收外来文明精华的胸襟,不仅造就了马尾船政的辉煌,也推动了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同治十三年(1874)
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侵略台湾
沈葆桢临危受命
以钦差大臣的身份
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监理各国事务
在危机中,他以“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斗争方略,调兵遣将,积极备战,加强防务,切实部署,迫使日寇撤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尊严。
在随后的治台期间,他主持修建炮台、架设电线,巩固海防。他上书呼吁“台湾海外孤悬, 七省以为门户,其关系非轻。”于是清廷解除了内地渡台禁令,招募移民开荒,析疆置吏,设立台北府,在台湾组织开山修路,鼓励开采煤矿等资源。他还奏请勅建台南延平郡王专祠,“抚番'兴教,奠定了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台湾近代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光绪元年(1875)
沈葆桢擢升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整饬吏治、浚河、禁种罂粟
扩充南洋水师
与李鸿章同为筹建近代海军的主持者
沈葆桢总督两江期间,南洋无论在筹建近代水师,还是在协饷北洋淮军、整顿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局务上,均能与北洋和衷共济,支持北洋,即使偶有分歧,仍合作居多。光绪五年(1879),他在江宁(今南京)病逝于任上,享年59岁。著有《居官圭臬》《总理福建船政奏折》《沈文肃公政书》《沈文肃公牍》《沈文肃公家书》和《夜识斋剩稿》。
沈葆桢深谙理学经世致用之道,一生廉洁自律、严肃吏治、善于任事、踏实勤恳,与其翁林公则徐一样真正做到了公忠体国,身处两千年未见之大变局中,面对经验之外的世界,其思想兼收并蓄、兼采新旧、择善而从,最为注重的是外交、海防、内政、教育等方面的实效实绩。郭嵩焘曾评价他“能尽其实”。左宗棠也认为他“能久于其事”。
沈葆桢是福建船政主要创始人、也是台湾近代化建设奠基者,为保卫台湾、建设台湾作出历史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