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桥禁止拍照,武警24小时看守,司机经过时,会鸣笛3声

体娱   2024-11-11 10:10   云南  

在我国川藏线上,有一座特殊的桥,那就是怒江大桥。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国内唯一禁止拍照的大桥,并且有武警战士24小时轮岗看守。有不少司机经过这里时,会自发的鸣笛三声。

怒江大桥为什么这么受重视?鸣笛三声又是什么原因呢?怒江大桥位于云南省六库镇,是中国西南的最重要交通干道之一,全长678米。其单空跨度位居世界第一,亚洲第二。大桥背后的故事让人感怀。

为什么怒江大桥要配备武警守卫呢?那是因为怒江大桥附近就是军事管制区。而且它是川藏公路极其重要的的交通要道。属于连接两边的咽喉部位。可以说大桥的建成劳师动众,十分不易。

一旦爆发战争,怒江大桥在战时甚至会成为部队机动的必经之路。如果有不法分子偷偷炸毁大桥,后果将不堪设想。怒江大桥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

事实上,在中国,任何的军事基地都是有武装警卫,禁止随意拍照逗留的,何况是地理位置如此特殊的桥梁附近呢?怒江大桥上有武警镇守。在防止异状、保护军事机密的同时,也在保护过往行车的安全。

在和平年代,可能会觉得特意配备武警是小题大做。但国际局势每天都面临新变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居安思危是明智之举。配备警卫力量消除潜在隐患其实是值得的。

自从附近建成军事管制区后,怒江大桥的管理变得十分严格。有战士24小时监视、巡逻。经过怒江大桥附近的车辆,都要经过严格的排查。通行时的速度不能超过5公里/小时。

怒江大桥周围管控严格,是中国唯一一座禁止拍照的大桥。一旦有人偷偷拍照被发现,武警先是会好言相劝,一般人会自觉停止了。但若是有人拒绝听从劝告,执意拍照,那么他的设备就要被收缴检查了。

从保密角度看,禁止拍照是可以理解的。一来,为了防止有人借拍游客照窃取军事机密,或有不法分子混在中国游客之间,借由照片传递消息。出于爱国的考虑,游人应自觉遵守规则。

二来,怒江大桥的利用率高,过往车辆很多,人站在桥上容易出现刮蹭事故。桥下就是湍急的怒江水,人若不慎掉下桥转瞬就会被江水吞没。在桥上逗留拍照其实很危险。

行人或车辆路过怒江大桥都要接受检查,具体检查什么信息呢?首当其冲是疫情影响下的例行检查,检查较为严格,如果没有证明是一定不会放行。

检查站会询问过往车辆的人数、目的地、检查车内是否有违规违禁物品、身份登记等等。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藏区的安全稳定负责,以免有不法分子夹带私货,贩毒或蓄意挑起民族之间的矛盾。

怒江大桥周围地势险峻,悬崖峭壁随处可见。桥下湍急的怒江水滚滚奔流,让人心生恐惧。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连生命力顽强的苔藓类植物都忍受不了,更何况是人呢?

因此,修桥成了当时西藏最紧迫的事情之一。怒江就是横亘在战士面前最大的拦路虎。怒江之威,不在于长,而在于险。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地势落差极大。在这里修桥,不仅对我们战士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要求,更多的是在考验全体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勇气。

修桥的第一步是过江。修桥部队当时只有一只橡皮舟可以用。怒江凶险,几次差点翻船,好不容易才平安抵达对岸。接下来开凿山壁石,士兵缺少专业的攀爬设备,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

选择一批善于攀岩的战士,让他们先登到山顶,再把几十米长的绳子放下来,做成一个简易的软梯。其余的战士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踩着软梯向上攀爬。设定好的位置,打好炮眼,再用炸药引爆。

听描述就知道这一系列的程序有多惊险。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悬崖,或者被炸药误伤。修桥战士们每天都身处危险之中,这样的日子足足持续了八个月。

怒江大桥终于竣工时,一个工兵排整整30多人,几乎全部牺牲。剩下排长一人幸存。据说,也许是看到大桥竣工后心愿已了,不愿独活的排长纵身一跃,跳入了滚滚怒江中,与他的战友们永远安眠在一起。

关于怒江大桥的悲壮事迹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在修建大桥时,一个小战士因为连续几天作业,精神和身体都已经非常疲惫。小心掉入了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之中。

桥墩高达十米,而且混凝土凝固速度很快。事发突然,周遭有没有可登陆的地方,战友们想尽办法,也没救到人。大家只能流着泪看着这名战士,逐渐消失在桥墩里。

为了纪念这名战士和其他牺牲在此地的无名英雄,在怒江大桥建成后,这根多余的桥墩依然被保留了下来。像一个没有署名的纪念碑,多年来一直屹立在怒江岸边。

故事是真是假已不可考,但怒江岸边确实保留这样一根桥墩。而且修桥过程中,我们的战士做出的巨大牺牲也是事实。为了向这些前辈英雄们致敬,过往的司机都会自发地鸣笛三声,以示敬意。

我国作为基建强国,在许多偏远地区都有建设交通要道。可谓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这句俗语出自关汉卿,除了表面的意思之外,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有困难时挺身而出,勇于承担的精神。

像这样无私奉献的战士还有很多。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拥有这样强有力的军人,才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修成了怒江大桥。正是因为中国有这么多敢为人先的建设者,才有了今天的“平凡可贵”。

最潮物微刊
每天与你分享新奇的创意、设计、幽默、家居、发明、酷玩的平台。有我们的陪伴,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