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池风光》摄影:刘斌
家住太平池
作者:张晓丽
这里是吉林省农安县太平池水库,一个非水源保护地水库,也是农安县的第一座水库。自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名录以来,这里芳草萋萋,波光粼粼,渔船成行,鸥鹭翔集,资源丰富,生态优美,风景如画。
近年来,农安县以“水”为题,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加大对太平池水库沿岸建设力度,以水造景,做优“水景观”。2023年5月,吉林太平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激活了“水”经济,打造出一幅锦绣灵动、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拉开了以“水”兴“农”、以“水”兴“县”的蓝图大幕,着实让太平池水库变成了乡村旅游的目的地。
2024年11月份,我随农安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作协组织的文学创作活动组来到太平池旅游度假区,并在游客接待中心住了一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乡村旅游带给农民的收益。
史明岐、刘树军、张宝华……这些家住太平池畔的普通人,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一天,因为太平池水库成为旅游景点让他们从爱马人到喂马者、从渔把头到开船人、从农民到商人,脱下农裳换新裳,白天黑夜两头忙,他们兴奋又幸福,感觉这一切又来得正是时候。
爱马“仕”
踏入太平池旅游度假区大可汗行营野骑基地,已是初冬,树叶凋零,花草枯萎,没有了夏日的生机,但野骑带给游人的欢声笑语依旧爽朗,似乎让冬日里的凄凉变得没有那么厚重。
在马厩前,一个身穿皮夹袄、头带毛线编织帽的老人吸引我的注意力。尽管年迈,他手脚依然麻利,给马上鞍、带嚼子一气呵成,引领游人上马体验野骑。看着老人忙而不乱的照顾着游客,我心生好奇,这位老人穿着朴素,显然不是驯马教练,为何出手如此不凡呢?见老人正忙于招呼游客,我便走近野骑基地的负责人王总,想探个究竟。王总告诉我,这位老人是喂马倌,年轻时在生产队里喂过马,对马颇有了解。今天驯马教练有事了,他临时替补。
听到这里,我对这位老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跟老人家约定晚饭后到度假区的小会议室里听他讲述与马的故事。
老人名叫史明岐,烧锅镇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对马有着深厚的情感。说起与马的故事,老人点上烟,嗓音提高八度,打开了话匣子。
“早些年,因为父亲在生产队喂马,我从七八岁开始就在生产队玩耍,父亲喂马我在跟前跟后帮忙。要是赶上父亲出去放马,就缠着父亲骑马。开始因为身材小,父亲就抱着我上马,骑到马背上撒欢跑。上了十四五岁,就不用父亲帮忙了,到父亲喂马、放马的时候,我就主动把活抢过来,把马喂饱了,尤其是冬闲的时候,随便牵出来一匹,踩着上马石骑上就跑。我喜欢在马背上的感觉,很飒。转眼成年了,因为喜欢马,接替了父亲在生产队喂马的差事,成了一名喂马倌儿。自我接手后,更加细心,稻草扎得适中,草料拌得匀,根据马的劳动强度,调理草料。每天喂马时我都要观察每匹马的动态,马鬃长了就给剪剪,没事的时候就跟马唠嗑,训练马的一些吃草习惯。在生产队喂马的那几年,十多匹马很少生病,个个膘肥体壮,干活也很透漏。
“那些年,我家人多,父母加兄弟姐妹共有五个劳动力。分产到户后,按劳动力分给我一头老牛。原本想着能分给一匹马,但事与愿违。我怎么看老牛怎么别扭,尤其是老牛嘎油嘎油的两步走,就生气。这头牛养了不到三个月,就卖了,添了点钱,换了三匹马用于种地。
“有一年秋天从地里往回拉苞米秆,因为用力过大,从车上射下来,正好掉在马嘴下,马车也顺势往前倾,当时的道正赶上是下破路,马车往下走就会从我身上碾压过去。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紧要关头,马叼住我的后背把我给叼起来走了大约200多米远,到了平缓的路段后才放下来。说要不是马救了我,后果不堪设想。遗憾的是,这三匹马没养几年,我因抓鱼把脚割坏了,不能走路,没人喂养就卖掉了。买家来牵马那天,那三匹马撕心裂肺的叫,我不忍心出去看,也因此上火三天没吃饭。后来因为科技走进了田间,农民也告别了利用牲畜耕作的方式,转为机械化作业。我也跟马的缘分出现了断档。
“前不久,太平池旅游度假区大可汗行营野骑基地的负责人托人想找个喂马倌儿,找到了我,如今已经62岁的我,住上了楼房,儿女很孝顺,生活无忧。老伴不让我去,但我不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跟着人家就来野骑基地喂马。
“重操旧业,虽然喂马环境和性质不一样了,但我爱马的初心不变。每天除了早中晚喂马,同样和马聊天,关注马的变化。莫一天游客多了,大家喜欢骑同一匹马,马累到了,我就会跟基地的负责人提出要让马休息,不再接客。基地的负责人也懂我,也会采纳我的意见。时间久了,我根据马的购买属地、颜色和性格特征,分别给他们起了好听的名字,如大黑、红云、007、败道.....有了这些名字,游客对基地的马也多了交流,加深了印象,有了记忆,有时间就会回来骑马。”
正因为有了史明岐这样爱马、护马、懂马的“爱马仕”让大可汗行营野骑基地成为度假区的打卡点。史明岐也因工作出色每月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
打鱼“情”
在太平池旅游度假区采访的第二天里,迟立才总经理原本答应亲自给我们做讲解员,介绍度假区的相关情况。然而,正值第二届太平池冰雪美食禧乐汇的筹备阶段,方案的设计、冬捕等活动的安排事务繁多,他一个接一个的处理电话和接待工作,自顾不暇。出于理解,我们决定自行采访。
在游船码头,一位身材偏瘦的老人家正在收锚。我走上前跟他搭话,“这是要准备猫冬了?”他笑着回答,“现在哪还有猫冬这一说,黄龙府号、太平池号两艘游轮刚刚完成他们的夏秋使命,接下来将迎接冬天的景观使命。而我呢,将按照公司的邀请,帮忙筹划冬捕事宜 。”
经过再三沟通交流,我了解到这位老人名叫刘树军,成长在一个打鱼世家,对打鱼有着深厚的情结。年轻时,在太平池管理处捕捞队工作,退休后则在太平池度假区开游船。
“我之所以有着丰富的打鱼经验和捕鱼技能,完全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我父亲过去是太平池管理处捕捞队的渔把头,我们兄弟七个人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织网、打鱼。那时候,父亲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几寸的网用几号线,如何织都有严格的规定;下网的位置和方法大有讲究,如果谁不好好学,那就是一个字——揍。小时候因为不好好学,没少挨父亲的掌嘴。
“尽管父亲的教育方式严厉,但我和兄弟们都深知这是父亲对我们寄予厚望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掌握了捕鱼的技巧和知识,也体会到了这份工作背后的艰辛与乐趣。在捕捞队时,队员们都知道我一遇见鱼群就红眼,不吃不喝也要把鱼打上来,并给我起个绰号——鱼红眼。父亲去世后,我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也承担起渔把头的重任。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传承。
“早些年,打鱼的条件艰苦,过程也极为辛劳。要是夏天打鱼,早上三四点钟,我们就出发了,两人一条船,一人划船,一人下网。单位配发的煤油炉子成了我们中午在船上的炊具。风雨交加时,我们不仅要应对自然的考验,还常常被淋个落汤鸡。打不到鱼还好,但要是遇到鱼群,一网下去便是几千斤,那摘鱼的辛苦更是难以言表。
“你看我的中指手指,就是摘鱼累的现在落下残疾,向一侧歪。
“要是冬天捕鱼更遭罪,凌晨三四点钟运送渔网,那时寒风凛冽,如同刀割。即便穿着厚棉袄、棉裤、乌拉鞋也难以抵挡严寒的侵袭,脚也常常会被冻伤。为了安全,我们外面穿的棉大衣的扣子被割掉,用麻绳系紧,以防在走线时不慎把人带进水中。即便如此小心,我二哥仍有一年冬天掉进冰窟窿里,幸好他记住我父亲教给他的技能,掉进去后冷静不慌,把两个胳膊肘架在冰面上,没往下沉,我们给他拽上来,上来后整个人跟个小木偶似的,进水的棉衣立即结冰冻硬。
“多年来,无论是夏季捕鱼还是冬捕,都没有出现过失误。我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捕鱼技艺,还将捕鱼文化发扬光大。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我们都会举行敬河神仪式,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航行平安,这也是我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在捕捞队,我不仅捕鱼还承担着稽查的工作。那时候河边没有围挡设施,偷鱼的百姓也多,就连临县的长岭县的农民也过来偷鱼。
“记得有一年夏天,太阳刚落山,我和同事去河边巡查,正好赶上一伙农民在摘鱼,看样子刚打出来,见我们来了,他们也不管什么网啊、鱼的,拔腿就跑。我们随后就追,追到跟农安邻近的长岭县一个村子里,就进屋了。我们到院里,屋里就出来一个大爷,一个大妈,一人手里拿个二齿子,另一人手里拿根扎枪。当时我们有四五个人,看他们这架势,也不敢硬要,这两位老人年龄很大,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会下手,后来,我们只是吓唬吓唬就完事了。
“现在好了,太平池周边焕然一新,偷鱼的现象不复存在了。
“或许是因为在这里生活得太久,我已习惯了这样的捕鱼生活。直到今天,我依然热爱这片水域和它的氛围。我常来这静坐,欣赏那曲径通幽的芦苇荡、嬉戏的水鸟、蔚蓝的天空和辽阔的水面。夜幕降临时,整个太平池变得异常宁静,偶尔的鱼跃声划破寂静,坐在岸边聆听缓缓的流水声,宛如聆听一曲美妙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退休后,我并没有完全离开自己热爱的水域。相反,选择在太平池旅游度假区开游船,用另一种方式继续着我与水、与鱼的故事。通过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渔业文化以及分享自己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片美丽水域背后的故事。同时,也乐于教授感兴趣的年轻人一些基本的捕鱼技巧,希望能够将这份珍贵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如今,虽然时代变迁给传统捕鱼业带来了挑战,但在刘树军心中,那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捕鱼事业的热情从未改变。他表示:“只要还能动,我就会继续我的水上生活,为这片神奇的水域作出贡献。”
生意“经”
张宝华在太平池旅游度假区的游船码头电商平台摆了个摊位,卖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令人惊讶的是,她卖的土特产没有一样是自己家产的。
当被问及她在太平池的“生意经”时,张宝华笑着表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想利用好太平池旅游度假区这个好平台来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我是太平池村一位地道的农民,以土地为生,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
“太平池村地处龙王乡境内,由于盐碱地多且靠近水库,过去这里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然而自打县里开发建设太平池旅游度假区以来,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洗脚离田住上了楼房,还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我是一个待不住的人,一有空就来到度假区游玩。
“在这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村绿色食品的热爱,激发我的灵感,于是我决定开始销售本地特产。但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平房拆迁后没有了院子,没有足够的空间养鸡鸭鹅或是种菜了,这让我陷入了困境。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邻村走亲戚时看到邻村的王大娘正在卖鹅蛋给小贩,每个5元钱。了解到大娘的儿子前些年得了脑血栓,不能下地干活,媳妇跟他离婚了,大娘上了年纪地里的活也干不动,只能养点鸡鸭鹅,卖点蛋,补贴孙子买些学习用品的情况。我深受触动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收购周围村民手中的优质农产品再转手卖出。就购买了一辆电动车用于日常采购,并且承诺无论春夏秋冬都坚持按照固定价格收购鸡蛋等农产品,这两年,每年仅通过销售这些产品就能获得2万元左右的纯利润。
“这几年,太平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周边树林中的蘑菇产量也逐渐增加。闲暇之余,我还会与老伴一起去采集野生蘑菇,并将其带到景区内售卖。今年光是卖蘑菇就增加了我超过5000元的收入。今年,看着度假区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我又新增了大米作为新的商品种类。”
尽管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张宝华看起来依然非常年轻有活力。她为人真诚热情、善于交流沟通,在经营方面也颇有心得。采访结束时,她还不忘向我们推荐她家的笨鸡蛋,并邀请我们明年再来采集、品尝新鲜的蘑菇。“哎呀,今天周六啦!”她突然想起还有一位顾客等着要200个鸡蛋呢,于是笑着匆匆告别离开。
采访采风活动结束了,这些家住太平池普通人的音容笑貌,仍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象史明岐、刘树军、张宝华这样的人一定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热爱家乡太平池,他们纯朴善良积极向上,他们是太平池发展变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从他们充满自豪、幸福和感恩的神情里,我们看到了过去和现在,更隐约看到太平池无限美好的未来……
来源:农安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