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公安: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

文摘   2025-01-07 12:09   浙江  

青山巍巍,秀水潺潺。丽水,是浙江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多年来,丽水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生产总值(GDP)和生态产品总值(GEP)实现双增长。


而这背后,丽水公安民警的藏蓝身影熠熠生辉。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丽水市公安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化“生态共护”警务建设,为绿色发展擦亮底色、提升平安成色。





一片荒野茶变身“金叶子”


△百山祖派出所民警辅警巡山 吴剑雄 摄


在庆元县高山丛林中,古老的茶园、茶树群自然生长,这些荒野茶因没有农药和肥药的人工干预,逐渐成为千金难求的原生态茶。


为守好生态,庆元县公安局在百山祖派出所打造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构建生态警情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对林区、茶山及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巡查力度,我们努力让‘绿叶子’变成‘金叶子’。”百山祖派出所所长吴思华说。


丽水市公安局立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护航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持续推动“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跃变。2024年上半年,丽水全市荒野茶产量63.13吨,产值1.75亿元。


近年来,丽水聚焦品质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林业产业、水经济等五大富民强市生态支柱产业,探索打造“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生态有机农产品跃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首位。


在护航生态农业价值转化方面,丽水公安加大对优质水源、优质种植土壤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庆元甜橘柚、处州白莲、云和雪梨、松阳茶叶等农产品品质及“丽水山泉”“丽水山耕”等知名品牌的保护,优化知识产权保护、防范商标侵权、减少环境污染等增值化服务供给。


“我们还建立属地低污染、低耗能绿水青山型企业名录,通过市、县行刑共治中心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形成刑事保护产业矩阵。”丽水市公安局食药环知侦查支队支队长江金华说。




一条有机鱼“游”出好产业


△湖山派出所民警联合多部门工作人员在辖区走访 王黎 摄


“这里禁止违规捕鱼,请立即离开。”2024年11月17日上午,清澈的仙侠湖蜿蜒群山间,一艘警用巡逻艇沿湖而下,遂昌县公安局湖山派出所所长叶茂和同事正在巡湖。

“通过建立生态渔业守护机制,我们对特色渔业进行安防指导,同时及时查处涉水违法犯罪,2024年破获涉渔案件27起,拆除违法网箱、浮排18万平方米。”叶茂说。

2024年前三季度,遂昌县渔业产值3307万元,同比增长4.7%,“湖山源”有机鱼品牌全面打响。

2024年以来,遂昌县公安局深耕河湖生态警务,有力守护钱塘江、瓯江发源地生态安全。通过构建“一体化”河湖共护体系,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道警长”59名,吸纳网格员、村社干部等组成67支335人的河湖义警队伍,协同开展河道巡检、水质监测、宣传教育等工作。

遂昌公安还推动建立县级河湖生态行刑共治中心,联合综合执法、渔政等部门及时查处违法犯罪,2024年累计处置河湖事件1700余件,满意率97.8%。与此同时,遂昌生态警情下降37.69%,全域出境水质常年Ⅱ类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当前,丽水市公安局正全面构建“生态警长+生态义警+网格员+公益组织+救助基地”的生态立体守护体系,在河道、湿地、林区、水库等领域设置专业生态警长1000余名;整合发动护林员、护渔队、环保公益组织等力量,发展壮大基层“共护义警”队伍。

丽水市公安局还积极推动构建生态共治联动体系,突出“生态共护+”,推进生态共护警务联勤工作站建设;突出“+生态共护”,更新派出所基础工作标准化清单;优化行刑共治,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行刑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在执法联动、数据共享、案件移送、双向通报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协作。





通讯员 || 王豪

编辑 || 郭蓉



—推荐阅读—


2024,我们的年度热词!


2024,总有些瞬间给我们温暖




平安时报
《平安时报》为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省级公安类报纸。新闻推动平安,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