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由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打造的姚剧现代戏《鹦歌姚》在余姚大剧院试演。
该剧创造性地将镜头对准滩簧剧种自身发展史,通过讲述一个戏班在前后三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将“以传奇传文脉,以艺人说艺魂”的故事内核,立于舞台之上。
一个戏班的心灵历程
姚剧《鹦歌姚》以一个艺人、一个戏班的传奇经历,讲述了一段从滩簧小调到非遗剧种,从小曲艺人到人民艺术家的坎坷历程。
这一段百年历史的背后,掩藏无数的爱恨情仇,让人看到一个剧种的起落枯荣,听见一个民族的悲壮长歌,感受到一群艺人的呐喊低吟。
伴随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一系列的情感和矛盾冲突,引人入胜的故事让观众们屏气凝神。
每每音乐响起,那激昂的旋律仿佛能穿透灵魂,观众们看到的是滩簧艺人的传奇人生,感受到的是滩簧古调的生生不息。
“高配”班底再创姚剧大戏
作为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年内重点打造的文艺作品,《鹦歌姚》集结了一群高水平的幕后班底,包括编剧王宏、总导演王文龙,艺术指导寿建立、导演蒋新光、唱腔设计张钱苗、作曲刘建宽、舞美设计裘冰、灯光设计周正平,服装设计冯丽丽、化妆造型董燕等人。
演员则由景洁丰、周涛、陆谢丹、章旺、段华君、楼利辉、杨颜伊等第七、第八、第九代姚剧演员共同担纲。
导演蒋新光表示,近几年,姚剧舞台塑造了一批红色主题英雄人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而《鹦歌姚》的最大特点是将目光回到姚剧人自己身上,表现他们艺术的一生,“其中有悲苦、隐忍,更多是展现他们心里的梦想,看到他们心里的光,相信这种感情是能够打动人的。”
滩簧艺术重新被聚焦
《鹦歌姚》中对滩簧发展历史的解读,不乏艺术的创新,也坚守对传统的尊重。
在创作过程中,除在故事和人物上尽可能用戏曲本体来走进那个时代,在音乐上也努力继承传统兼顾创新。
主创团队挖掘整理了早期的余姚滩簧音乐元素和小调,在表现过程中,加入该时期滩簧音乐声腔特征,来塑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制作人黄利明说,“希望观众们看到滩簧艺人的传奇人生,也感受到滩簧古调的生生不息。”
发现“分享”、“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