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榜样交流说:驰而不息,慢而有恒 ——记2023级直博生李付鹏

文摘   2024-10-26 21:53   云南  
 
 
 
 
 
 
 

驰而不息,慢而有恒

——记2023级直博生李付鹏


人物简介


姓名:李付鹏

班级:2023级学术博士班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专业:冶金物理化学

导师:梁风教授


科研成果及主要荣誉

科研成果

申请专利9件

发表SCI论文7篇

主持云南省博士服务产业专项项目、国家级大创项目等科研项目4项

奖励

国家级

国家奖学金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银奖

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学术论文推荐项目(全国仅200篇)

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

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

省部级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云南赛区亚军

第十一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第九届云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第三届云南省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

中国稀土学会年会优秀汇报奖

2023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国际会议优秀汇报奖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一等奖、总决赛三等奖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铜奖

“海创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西部赛区三等奖

校级:

昆明理工大学十佳大学生提名奖

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次)

昆明理工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次)

昆明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奖


经验分享

精雕细琢,逐步完善

作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银奖项目负责人,在整个大赛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科研是对细节的追求和对不断优化的坚持。从初期的项目设计到最终的全国赛展示,在梁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反复推敲,在6轮评审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提升了项目的呈现效果。每一轮的反馈都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项目,优化技术方案,完善内容逻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学会从全局视角去看待问题。

蓄势待发,破茧成蝶

在本次大赛中,我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这也让我个人能力得到了全方面锻炼。首先是演讲逻辑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每一轮的评审和答辩,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表达方式,调整演讲的节奏和内容组织,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将是与他人沟通合作的重要技能。

其次,此次大赛除了在创新技术上的打磨钻研外,我还收获了对市场和成果转化的深刻理解。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成果的转化,创造价值。为此,我们对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反复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建立了市场思维。创新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技术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创造价值的过程。

并肩同行,携手共进

团队合作也是我的重要收获之一。从项目初期的创意构思到最后的成果展示,在梁风老师的指导下,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问题或时间紧迫的任务时,团队的默契和共同努力是克服一切挑战的关键。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团队的协作精神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悟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冶能学院团委宣传媒体中心

供稿丨李付鹏

编辑丨方正宇

电话丨0871-65195800

邮箱丨813442522@qq.com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了解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