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榜样交流说
姓名:王正省
班级:冶能学院2024级博士班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专业:冶金物理化学
导师:马文会、任永生
国家级
1. 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冠军
2.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二等奖
省部级
1. 第二届云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省级三等奖(2项)
校级
1.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3次)
2. 2023年研究生学术科技成果创新大赛三等奖
3.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科技竞赛二等奖(2项)
4.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三等奖
5.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论文:共计发表SCI论文6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中科院一区Top期刊),Materials Review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Vacuum,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等期刊上合著发表学术论文4篇
专利: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件,授权3件
突破自我,勇于尝试
在比赛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敢想敢干、突破自我。对于我来说,决赛答辩并不是我的强项,一直是我内心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正是这样,我本次参赛一直默默念着只有勇于尝试、不断突破,才能升华自我。在准备答辩的过程中,我不断进行模拟演讲,虚心向老师和同门请教,把自己能做的打磨到极致,谨记老师教诲“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答辩现场,在老师的鼓励下和同门的陪伴下,我克服紧张情绪,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我的表现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肯定。这让我明白,勇敢面对弱项,主动跳出舒适圈,学习和尝试那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才能在困难中成长,才能不断地突破、提升和完善自我。
潜心磨练,力争上游
科研的道路荆棘密布,唯有通过潜心磨练,才能力争上游。在任何事开始前,我们不会知道结果如何,但是我们要怀着“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的信念去求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静下心、沉住气、耐得住寂寞,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益求精,不断进行反复打磨,积累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信心来源于充分的准备,这种对磨练的执着精神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作品质量,也增强了我们对成功的信心。
同频共振,团队保障
团队是科研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到与团队重点研发方向同频共振,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本人有幸加入到硅冶金与硅材料团队,作为省级创新团队,在推动云南省绿色硅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现代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硅不仅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和电子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还在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团队主要针对高品质工业硅的冶炼、光伏用单晶硅的生产、硅材料及合金关键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积极推动硅产业绿色融合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硅产业创新型人才,提升了我国硅能源行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冶能学院团委宣传媒体中心
供稿丨王正省
编辑丨赵世宇
电话丨0871-65195800
邮箱丨8134425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