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入非常规冶金创新团队,我倍感荣幸。非常规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瞄准国际前沿领域,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冶金工业高能耗、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等重大迫切问题,围绕微波、超声波等非常规冶金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非常规冶金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为我国冶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了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们的广泛认可。“创新”和“突破”是非常规冶金创新团队的科研关键词,团队气氛融洽,每当我在科研和生活中遇到问题,老师们和同学们都会积极帮助我寻找解决方案。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坚持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精神,力求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提高学术造诣,矢志于逐梦绿色冶金。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不汲汲于得,不戚戚于失。无论得失,皆是过程。在过程中行走,在过程中反思,在过程中突破,才是人生的真谛。每一场经历都是生活的积累,每一次坎坷都是生命的历练。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也会收起。学会在繁华中自律,落魄中自励,打击中自强,伤痛中自愈。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会站在最亮的地方。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走远路必须要从近处走起,切实履行所学,不倦怠,做到“知行合一”。对于科学研究也是一样,我们应当秉持坚定不移、脚踏实地的态度。每个人在进入一个未知的全新领域后,都会感到陌生、焦虑,甚至是恐惧。我想告诉大家,这都是在所难免的。面对未知的挑战,我的应对策略是勇敢直面恐惧,不怕失败才能走向成功。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的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报名参赛。我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如此大规模且竞争激烈的国家级创新大赛,压力巨大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和准备程度也有着诸多焦虑。《超能科技—湿法冶金过程强化技术引航者》项目是我们团队的心血之作,作为新工科领域的探索者,我们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备赛历程。回首这段备赛历程,无数个夜晚的挑灯夜战、团队成员间的激烈讨论、根据各位专家和导师们所提意见的反复修改,我深知创新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也充满希望。在非常规冶金创新团队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得以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感谢在参赛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老师们、同学们和朋友们。未来,我将以星海逐浪的情怀,勇于探索未知,砥砺前行。
展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冶能学院团委宣传媒体中心
供稿丨冉剑峰
编辑丨吴鲜瑞
电话丨0871-65195800
邮箱丨8134425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