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米尔高原红其拉甫: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文里,我曾写道:“2024年10月23日,南疆秋游的第九日,那是如梦幻般绚烂无比的日子。”自海拔5100米的红其拉甫南行而下,我们朝着那蜿蜒在岁月里、有着六百多道弯的神奇天路“盘龙古道”缓缓驶去。
该怎样去诠释这条充满神奇色彩的道路呢?那巨大而醒目的标语牌,仿佛是一位智者,告诉着每一位前来朝圣般的旅人:“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有时候,人们对一个地方萌生向往之情,仅仅可能是源于一张动人心弦的图片。为了它,你不惜跨越千山万水,只为用自己的双眸去领略那份独特的美,去探寻隐匿在其后的故事。唯有亲临这片土地,才能真正对它有所感悟。哪怕只是匆匆过客,此后但凡再听到涉及这片土地的人和事,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亲切,萌生出想要深入探寻的渴望,而这一切的记忆也会深深刻印在脑海之中。
盘龙古道那 “弯弯绕绕” 的神奇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我曾以为,那样的画面唯有航拍才能捕捉,然而当我抵达,才惊喜地发现,在 “大盘龙” 的山间,有一处观景台,站在上面,极目远眺,连绵的雪山之下,“大盘龙” 段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仿佛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盘龙古道,亦名瓦恰公路,静卧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境内,它是连接塔县瓦恰乡与外界的生命纽带。
2019 年 7 月,盘龙古道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正式通车。它全长 36 公里,608 个弯如灵动的音符镶嵌其中,海拔超 4100 米,最大落差逾 1000 米。公路像是一位能工巧匠沿着山脊精心雕琢而成的艺术品,从空中俯瞰,恰似一条气势磅礴的黑龙萦绕在山间,故而得名“盘龙古道”。
盘龙古道的诞生,是为了改善帕米尔高原上农牧民的出行条件,为当地经济发展点燃希望之光。在建设过程中,山体地质条件复杂得如同迷宫,穿山打隧道或建设高架桥的方案都行不通,于是,它只能沿着山势蜿蜒,化作一条环绕的 “S” 形丝带。
盘龙古道分为大盘龙和小盘龙。大盘龙宛如一位豪迈的舞者,弯度极大,那 “S” 形的身姿尽显大气;小盘龙则似一群整齐的精灵,弯弯曲曲的弯道如灵动的舞步,整齐地蜿蜒而下,多呈 “V” 形;还有那如波浪起伏的 “水袖” 路段,为这条古道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韵律。
在抵达盘龙古道之前,领队有些担忧车多而无处停车,若不能停留,便无法欣赏盘龙古道的绝美风姿,仅仅感受那六百多道弯路,无疑是一种遗憾。幸运的是,这一日,车辆并不多,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飘逸似轻纱,远处连绵的雪山清晰可见,宛如仙境。此情此景,真是让人心花怒放。
从盘龙古道出来后,我们向着塔莎古道继续前行。塔莎古道,也被称作喀群古道,这是一条穿越西昆仑山的古老山道,恰似一条时间的纽带,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莎车县紧密相连。
塔莎古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那时候,大唐高僧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东归,行经过瓦罕走廊到达塔什库尔干,而后就是沿着塔莎古道抵达莎车,再去往喀什噶尔。这条古道犹如一个默默的见证者,目睹了丝绸之路的辉煌繁荣,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神圣通道。
夕阳的余晖洒在古道之间,山峰被染成了金色,树木也披上了金黄的纱衣。这一天,是值得铭记的美好时光。我登上了人生最高的海拔,走过了人生路上最多的弯路。人在经历之时,或许只觉得这只是平凡的一天,但当回首时,每一个景致和细节都让人心动。
“水袖”路段,非常飘逸:
从这里可以看到的是“大盘龙”:
下面看到的是“小盘龙”:
下面的走的是塔莎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