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算尽二维磁性 | Ising专栏

学术   2024-09-08 11:31   山西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一丛花 · 炎夏紫薇

闲愁时夏解忧忡
长日焱烘烘
荷花问我伊谁共;惹涯岸、不拂春风
霞蔚浪零、熙华郁绿,何处觅嫣红

南云凡木影朝东
杨柳自疏慵
偏舟短艇流连弄;正无语、玄武湖空
回首一眸,飞临异彩,须是紫薇彤


闲言碎语


科学研究,有不同层面研究“范式”之说,给科学人以研究方法论的指引。一般居于研究前沿的科学人对此可能不屑一顾,只有 Ising 这般已“压力自由”的人们百无聊赖之余可能去故纸堆里搜寻这些指引。学科范式,大意是说,一个学科在创始之初,构建了一个有待完善和稳固的框架;然后是框架夯实、优化、积累与内涵填充;再后面就是质疑和变革;最后是推翻当前框架而重构下一个新的框架。一个循环,从量变积累到质变,往复轮回而不断上升,使得这个学科最终走向包揽全局而达成普遍真理^_^


虽然未知如上理解是否正确,但提出这一范式的学术 credit point,当归于大学者库恩。Ising 素有反骨,对此有低层次、不同的理解。对物理学科而言,学科创立之初,有几位或一批大师,会从上一个轮回结束所积累的大量结果中,提炼出几条简洁、美观和“神奇”的新规律,并用优美、对称的数学表达出来。这样的规律,一般是理想化的,大多是线性化、基于诸多原理假设的表达。留给大批追随者的,是这些规律的具体化、复杂化 (非线性高阶化)、现实化并付诸应用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物理人面对的内涵越来越多、维度越来越高、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解。因此,Ising 说科学进步是打破时间反演对称的。这种对称性破缺,必然导致学科相变和重组,当前范式会被融合到重建的新范式中。


如上两个高低层次的视角景观,不仅对一个学科是如此,对学科之下的任何一个领域、领域之下的一个问题,亦是如此。范式的逻辑结构,是自相似的 (self - similarity)。它层层镶嵌、叠叠不休,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与窘迫。


不妨以凝聚态物理作为例子,来展开这一景观:


(1) 固体物理是基于大学物理和量子力学而生的产物,特别是电磁学和薛定谔方程,乃其中核心之二。众所周知,麦克斯韦方程在固体中应用至今依然是课题,单电子近似在周期晶格传播的理论是否普适万物也依然是课题。


(2) 事实上,固体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足够物理人苦不堪言。只论介电极化率和磁导率对电磁场的响应,就让方程组只能靠数值求解。假定存在线性电介质并引入简谐条件,才有一个勉强可严格求解的 Helmboltz 方程。对薛定谔方程,周期势函数的畸变也让物理人叫苦连天。即便是只考虑弱电子关联,就让经典能带理论无法骄傲。所以说,对固体介质而言,这些优美而对称的物理方程,很多时候给出的只是框架和品牌。具体到实际应用,还得物理人脚踏实地,按照库恩范式的道路去摸索、建设和整理。


(3) 正因为如此,这些简洁、优美、对称的物理规律之外,就有了更具体的学科分支:电磁学之外,有电磁场、电子电路、电介质、非线性光学、经典磁学、铁电物理,如此列举还有很多。能带理论之外,类似地也有非晶态固体、弱关联、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体等凝聚态新分支,如此列举也同样很多。固体理论还诞生了一些更为专门化的学科,名称也很高大上,如多体理论、拓扑序等等,不一而足。


(4) 处理这些复杂的凝聚态问题,少有严格解结果。如果有,才显得珍贵,例如那个著名的 Kitaev 模型严格解。更多的,是数值方法、或严格解与数值解混合的方法。有一些多体理论,比如被认为很精确的“密度矩阵重整化群 (Density 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 DMRG) 方法,对一些简单体系能给出漂亮结果。更广泛使用的数值方法,是迭代为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包括密度泛函理论、总能量赝势方法等。它们直接从原子和分子的物理性质出发,通过自洽求解薛定谔方程来计算电子结构。超越这些基于量子力学的方法之外,还包括一些介观尺度的唯象理论,诸如此类,无法一一列举。未来,人工智能 AI 计算,也被寄予厚望。无论如何,这些方法很强大、很有效,但物理人就更难将计算结果用简单、直观、优美的数学表达来呈现,却也是事实。


好吧,如上景观,展示了凝聚态物理层层迭进的复杂性,已让人有些眼花缭乱。范式的理念在我们脑海中回转,似乎在提醒我们。我们理解的物理,因为被计算技术发展裹挟着,变得不那么清晰。图 1 所示,乃是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凝聚态理论团队的一幅展示图,示意性表达出凝聚态物理的多重特征和研究模式复杂性的图景。但即便如此,凝聚态物理还是给我们一个不错的大模样:从单电子能带理论延申出来的图像,依然有效,依然是绝对核心。对凝聚态领域之外的材料人、化学人、材料工程师而言,基于凝聚态物理对传统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板斧式的分类,通过在其中插入若干修正、补充和拓展,最后得到的物理图像,看起来还是优美和可堪大用的。


只要优美和能用,就是好物理。阿门!


 1. 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复杂性之一角,提醒模式创新的未来意义。

From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Department of Physics, Tohoku Univ., https://www.phys.tohoku.ac.jp/en/research-fields/cmt/theoretical_condensed_matter/




量子材料有新模式?


然而,这一状况,到了量子材料,似乎就有点难以继续下去了,或者说因为问题变得太过复杂而难以继续优美及易于运用。为此,需要物理人更细心、更谨慎和多方求证。量子材料人呕心沥血,甚至数十年于一日关注于此。他们一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另一方面正在提出范式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需要指出,这里的范式,不再是学科大的范式,更多是具体到某一领域、某一类问题的研究模式。为了说明之,可以适当展开一二。


在凝聚态理论所用之法中,薛定谔方程之动能 (动量项依然占据主导,能带理论在定性上依然值得信任、依然可计算。但是,到了典型的量子材料体系,这种信任和可计算,就成为一个问题。


所谓量子材料,Ising 在以往的科普文中,从广义和狭义视角给出过一些描述,如什么是量子材料量子材料遍地生等。有兴趣的读者,可前往浏览一二。这里,如果再 upgrade 一下,量子材料就是这样的一些材料,其中薛定谔方程之晶格格点动能 动量被显著压制,占主导的能量变成了势能项、且是不具有严格平移周期性的势能项。物理人都知道,强关联系统 ( Mott 绝缘体)、非常规超导、拓扑半金属、及至平带 魔角 晶格滑移等体系,都是典型的量子材料,都具有这种非周期 畸变周期特征


正如 Ising 多次重复絮叨过的,这样的量子材料,因为动能被抑制、周期性被破坏,就给了众多小能量角色参与“群魔乱舞、群雄争霸”的机会。此情此景,用一个不恰当比喻:太阳就是动能,月亮就是量子波动态的周期势 (月光来自太阳,正好映衬了波动之意)。量子材料的世界,就如长夜遮闭、日月无光。那些“牛鬼蛇神”蠢蠢欲动,如幽灵一般游荡。这里,请别将“牛鬼蛇神”当成贬义词语,应当成量子材料的诸多物理元素。


熟悉多体理论的人,就能告知读者,对这样的实际材料,要包络所有相互作用势而去严格求解电子结构和激发行为,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借助第一性原理计算,要呈现其中的诸多效应和性质,亦是困难重重、甚至寸步难行。给一个实例说明:如果薛定谔方程中周期晶格势再叠加:(a) 自旋 轨道耦合 SOC(d) 自旋 - 晶格耦合 (spin - phonon coupling)(c) Kitaev 互作用、(d) 晶体场、(e) 外场,已足够让物理人偃旗息鼓、缴械投降。


OK,怎么办呢?依照如上论述,无非是两个环节:(1) 先不管最复杂的三维体系,退而求其次去探索较低维度的体系,如一维原子链,如二维 vdW 体系 (monolayer, mono-unit layer),如界面原子异质结,如高度对称的正方或立方自旋体系。(2) 针对这些相对简单体系,寻求能否超越已有的复杂多体作用范式,寻求构建新范式下更简洁、直观的模型描述。这两个环节,似乎正是库恩范式演化的精髓。



二维磁性的模式


当下的量子材料前沿领域中,还真有一个适合尝试这一任务或目标的领域,即二维 (量子磁性。声称这一“适合”,是有道理的。一则,体系维度比最复杂的三维低一维,问题的难度断崖式降低了。二则,二维磁性比一维磁性更有探索的前景和应用价值。一维问题,更多为模型研究而服务。三则,二维磁性中存在足够多的相互作用,可以将多体物理的复杂性展现出来,为物理人寻求新范式提供参考点、支撑点。


Ising 不久前写的一篇陋文之对象,就是二维磁性 CrI3,可见二维磁性绵里藏针之针有多长。不过,如果读者真的耐心读完此文,感觉一定是崩溃的,因为一个二维磁性体系竟然也那么复杂。如此,凝聚态研究还有什么物理意义?还有什么优美儒雅可言?而这一崩溃的感觉,正好展现了量子材料呼唤新模式的迫切性,是模式相变的前奏。梳理几许,列举如下:


(1) 二维磁性之初,的确具有优美、对称的范式,表现为:一端是各向同性海森堡磁性,以严格可解的 MW (Mermin - Wagner) 定理奠基;另一端是无穷大各向异性的 Ising 磁性,以严格可解的 Ising 模型奠基,如图 2(A) 所示。这两个模型及其物理,是如此优美,成为凝聚态物理和磁学的核心内涵之一。读者都能看到,早期的二维磁性研究,出发点就是这两个模型,几乎所有物理都是从这两端开始向中间延申的。


(2) 实际二维磁性,的确与两端都有距离。从两个极端出发延申,让物理人得以将“二维磁性”这一“范式”夯实、补充和拓展。首先取得进展的,可能就是位于两者之间的 2D XY 模型,如图 2(A) 所示。随后就是有限磁各向异性海森堡模型的各种变种。再随后,就是这些自旋模型的各种低能激发物理,包括后来与拓扑量子态联系起来的自旋涡旋 反涡旋模型及 KT 相变。发展到此,二维磁性的范式依然是优美、儒雅的。


(3) 二维磁性发展最快的一支,就是有限各向异性的海森堡模型。这一分支在过去几十年诞生了海量的研究成果,为二维磁性变得丰厚、殷实打下了基础,也为更为复杂的三维磁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石。遗憾的是,再怎么丰厚殷实,因为需要考虑的相互作用项越来越多,而具有严格解且可资用的模型不多,二维磁性仍然是脆弱和坚硬的。脆弱是指,普适而一般性的明确规律不多,大多体系的相图区存在众多磁性相。坚硬是指,各个体系得到的结果可塑性不高、互通应用度不高。一个简单例子,显示于图 2(B) 中:具有二阶各向异性的双线性、双二次海森堡模型之相图,包括顺磁态、Ising 磁性区和 Ising 向列区、有能隙 Neel 态、无能隙 Neel  ( XY 向列区),还有三相共存区。这一海森堡模型,尚且较为简单,但最后的相图却已经非常复杂。


(4) 二维磁性同样发展很快的另一支,就是二维阻挫磁性,包括相互作用阻挫和几何阻挫两类。二维阻挫物理,目前最有名的、具有应用价值的严格可解模型,就是 Kitaev 模型了。它与未来超导拓扑量子计算和新型超导电性紧密联系。Kitaev 模型太过神奇,理想的 Kitaev 体系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大概也不大可能存在。一个实际的二维磁体,很可能是包含海森堡互作用 (J)Kitaev互作用 (K)、各种单离子各向异性 (Γ)、二阶及至高阶耦合引入的更多各向异性等。因此,基本可以笃定,这样的系统太过复杂而不大可能有严格可解的结果,或者说不可能有优美、对称甚至简洁的图像:既厚实、又优雅知性的物理,乃是此中稀有。


 2. 二维磁性的理想化模型:IsingXY  Heisenberg 点阵 (A) 与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二阶各向异性的双线性双二次海森堡模型 (bilinear - biquadratic Heisenberg model with quadratic Zeeman anisotropy) (B)

(A) https://ar.inspiredpencil.com/pictures-2023/heisenberg-model(B)

M. Weyrauch et al, PRB 96, 134404 (2017),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B.96.134404




vdW 磁体 FePS3


作为如上梳理的展现,还是考量一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二维磁体。这里选择 FePS3 (或者 FePSe3)。声称其有代表性的理由如下:(a) 首先,这是一个典型的层状 vdW 绝缘体。其能隙不大,但巡游动能项已经不是主导了。(b) 从三维块体到二维单层 (注意,是 mono - unit 而不是 monolayer),都易于通过可控剥离或其它生长技术获得。(c) 很多二维磁体,都展现厚度依赖的磁结构,会带来额外复杂性。但 FePS3 系列,从三维一直到单层二维,其磁基态都是交错反铁磁序 (zigzag antiferromagnetic order, AFM),原因在于体系具有较强的面外 Ising 各向异性。(d) 具有丰富的、可资未来应用的效应,为其备受物理人关注打下基础。


正因为 FePS3 是二维磁性之佼佼者,才会对其有细致探索、有对当前二维磁性研究模式的质疑与新模式的探索。读者不妨与 Ising 一起学习一番,看看 FePS到底有哪些引人之处:


(i) 磁性离子 Fe2+ 有很大自旋磁矩,乃 3d 磁性离子之佼佼者。强自旋磁矩是激发较强电、磁、光响应及其它效应的前提之一。


(ii)  Fe 的磁体一般有很强的自旋 晶格 (spin - phonon) 耦合,就如若干多铁性化合物那样,自旋 晶格耦合导致很大铁电极化。这里的 FePS3,有强自旋 - 声子耦合不奇怪。已有实验报道,观测到拓扑非平庸的磁振子 - 声子 (phonon - magnon) 激发态之印记。


(iii) 大量实验表征配合理论计算,揭示其 Fe2+-d高自旋态的四个未配对电子,携带 S = 2 磁矩。因此,FePS应是有效自旋交换 Jeff = 2 的半经典二维磁体。


(iv) 展示出不弱的 SOC 及磁各向异性。一般情况下,3d 体系的 SOC 很弱,但在 FePS这里似乎并非如此。S (Jeff) = 2 体系中,不大可能展示如此强的面外磁各向异性 ( Ising 磁性)


带着这些实验事实,现在物理人面对的问题是:一个 S (Jeff) = 2SOC 不弱 (当然也不强)、面外磁各向异性很强、伴随各种低能激发新效应、很有应用潜力的 FePS体系,其丰富二维磁性应如何被刻画?


来自米国北卡的维克森林大学 (Wake Forest University) 物理系年轻的帅哥教授 Stephen M. Winter (冬季果然很 cool),领导其课题组一直从事量子磁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学研究。他们似乎关注二维磁性很久了,对 FePS二维磁性的描述心有戚戚。看起来,他们的目标是,发展一套计算方法,能精确描述这一二维磁性的诸多特征,虽然这一目标太遥远了。


无论如何,他们年少生猛,将部分成果刊登在最近的npj QM上,引起关注,至少引起 Ising 学习一二的兴趣。这一工作,似乎就在折腾二维磁性计算和物理分析方法问题,是模式变革的那个做派。Winter 帅哥他们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发现更多问题,到尝试提出问题的新模式。一路走来,飞鸿踏雪的印记如下:


(1) Fe2+ 展示出很强磁各向异性 (面外),背后机制之一可能源于未淬灭的强轨道磁矩。轨道磁矩,在许多 Fe 氧化物或强共价键化合物中,多被认为是淬灭的 (quenched)。事实上,对于过渡磁性金属,轨道磁矩比自旋磁矩要小很多,例外者不多见。


(2) 有趣的是,FePS是一个例外,其中存在大的轨道磁矩,得到一些 X 射线吸收谱的实验证据支持。在论文中,Winter 帅哥他们似乎在暗示自旋磁矩 ~ 4.0 μB、轨道磁矩 ~ 1.0 μB。因此,FePS是否仍然合适被看成 S = 2 二维磁体,值得斟酌。


(3) Winter 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由此提出的低能激发模型,揭示出轨道磁矩的确有重要贡献,导致这一体系出现自旋 轨道磁性叠加在一起的 Jeff = 1 / 2 / 3 的混合磁性态,令人吃惊和印象深刻。对二维磁性,这一效应似乎不多见。


(4) 特别值得指出,这一混合态是背后多重互作用势共存、竞争与博弈的结果。要全域描写其低能激发模型,其哈密顿中需要考虑的互作用太多,精确求解或数值计算都困难重重、甚至无法下手。也就是说,需要提出新的计算分析模式,突破传统哈密顿计算框架,从而找到具有现实意义的预测模型。此乃所谓针对二维磁性模式创新的涵义。


(5) 这样的一个创新模型,揭示出 FePS这一二维磁体存在一种新的激发态,即自旋 轨道激子 (spin - orbit excitons, SOE) 与磁振子 (magnon) 混杂的低能激发态 (hybrid spin-orbit exciton magnon modes)。由此得出的结果与基于中子散射、THz 激发谱学和几项光谱学实验的结果很好吻合。这样一种新的激发模式,对正确理解这一体系的磁性、声子和光学性质,变得尤为重要。


 3. vdW 二维磁体 FePS3 的晶体结构 (A) 和单格点能级分裂示意图 (B)

注意到,这一体系的 SOC 不大,其分立出的三个能级 Jeff = 1, 2, 3 差别不大,再被晶体场分立为能量差别更小的 9 个能级。这些能级在格点之间高度交叠混合,形成了这里独有的混合 Jeff 特征。



新模式?


OK,现在可以来展示,Winter 他们是如何基于当前二维磁性的哈密顿构建和对结果复杂性的考量,来探讨是否存在新模式的。


(A) 首先,FePS的晶体结构如图 3(A) 所示:很明显,零温基态下,Fe2+ 离子占位六角蜂窝点阵 (honeycomb),自旋呈现面外 Ising 排列。从单格点模型出发,Fe-d的高自旋态能级填充 (t2g)4(eg)给出的等效自旋 S = 2、轨道角动量 Leff = 1。前人都忽略掉 Leff,导致 FePS被认定是一 S = 2 二维磁体。


(B) Fe2+ 归于 3d 过渡金属离子,其 SOC 应该很小。但因为 Fe2+ 特定的能级结构,其 SOC 依然足够将单离子能级分裂成 Jeff = 1 / 2 / 3 三个能级,如图3(B) 所示。但是,毕竟 SOC 也不是那么强,故这三个 Jeff 能级实际差别不大。进一步,蜂窝结构 (honeycomb) 施加的三重晶体场 (trigonal crystal field) 将三个 Jeff 能级又分裂成 个亚分能级,如图 3(B) 所致。因为 Jeff = 1 / 2 / 3 本身差别不大,晶格格点间的强耦合 (inter - site strong coupling) 轻易地就能将这 个细分能级混杂起来,形成了高度混合的交换耦合特征 (highly mixed Jeff  character)。好吧,这样的高度混杂的能级架构,给构建 FePS二维磁性模型带来挑战。


(C) 体系哈密顿,包括单粒子项 H1p 和两粒子项 H2p,不在考虑更高阶的作用项。按照标准步骤,体系量子哈密顿 Hel = H1p+ H2p,其中 H1p  H2p 分别考量不同的交互作用项。H1p 包括格点间跃迁 Hhop、格点内晶体场 HCF 和自旋轨道耦合项 HSO 三项,如图 4(所示 (H1p = Hhop + HCF + HSO)H2p 则包括在位相互作用项 HU 和格点间 Hund 作用项 HJnn,亦如图 4(所示 (H2p = H+ HJnn)。很显然,要用当前第一性元计算或各种数值方法去求解这一哈密顿的本征态,估计比


(D) 他们的所谓新模式,就是采用 des Cloizeaux 有效哈密顿 (effective Hamiltonian, dCEH) 计算方法,来处理这一能级高度混合的多体问题。基于这一des Cloizeaux 有效哈密顿,通过严格对角化处理,展开到第三阶近邻,可以很快地获得一系列低能本征态基,由此给出等效量子模型,如图 4(所示。


 4. (按照相互作用分析给出的 FePS3 二维磁性哈密顿 Hel = H1p + H2p(基于 des Cloizeaux effective Hamiltonian (dCEH) 方法构建的低能等效模型。等效模型包括海森堡交换 JKitaev 互作用 K、非对角自旋各向异性 Γ  Γ'。其中的第三项表达 Bijnm 是针对点阵所有局域坐标 (local basis) 的作用算符 (operators) 因子。详细内容可见原文。




抱歉的是,对 des Cloizeaux 有效哈密顿计算方法,Ising 是全外行一枚。看热闹去了解,这是一类并行的计算方法,可以将所有 single - sitetwo - site 所包含的互作用都考虑进去,因此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计算集大成者。Winter 他们展示出,这一集大成的低能等效模型需要拟合提取的交换耦合系数,多大数万甚至数十万个。但是,这一哈密顿类似于并行模式的计算迭代,耗时并不很长、效率很高。如此,就形成了一种“理论很骨干、实现很丰满”的状态,也就是标题中“机关算尽”的意涵。


 5(A) 所示乃是这一体系两格点互作用形成的能带结构 (two - site energy level),乃是“机关算尽”后得到的结果。而图 5(B),则展示了数万个最近邻相互作用的能量大小分布。其中,图 5(B-a) 中那如地毯一般的图案化数据,令人赏心悦目。更有意思的是图 5(B-b) 显示的数十万个相互作用系数 Jijnm的大小分布柱状图,乃是提出一个新的等效范式的出发点:通过对这一柱状图的分布拟合,物理人原则上可以用几个等效互作用 Jijnm 去代替这数十万个系数的综合结果。


的确,Winter 他们似乎就是这样作的。他们创新性地运用所谓的“线性味波理论”方法 (未知中文翻译是否正确,英文是 linear flavor wave theory, LFWT) 来处理这些数据,并从中得出高度简化的有效哈密顿。注意到,LFWT,乃源于线性系统理论、控制论和系统工程学科的交叉,是一种高度归纳的计算数学方法。他们正是用这一 LFWT 方法,从那么多不同自旋 - 轨道单离子混合态中提取出占主导地位的低能激发态,从而得出这一工作的最主要结果:


FePS二维磁性的低能激发态,是一种自旋 - 轨道激子 (spin - orbit exciton) 与磁振子 (magnon) 的混合模式 (hybrid mode)


更进一步,他们借助于局域多体理论方法,计算了这一混合激发模式的激发谱,与中子散射实验、THz / 光谱实验观测到的自旋激发谱很好吻合,确认了这一 hybrid spin - orbit exciton magnon 混合模式才是 FePS3 低能激发的主要物理。除此之外,这一激发,也间接展示了 3d 过渡金属离子的 SOC 效应及未淬灭的轨道磁矩,不是可有可无的,很多时候也是决定二维磁性的重要因素,虽然它在过往 3d 磁性研究中被忽视了。


行文至此,读者,也包括笔者,能感受到这样的结果似乎与常规计算方法在模式上有所不同,亦是从“无”中生“有”,或者说“没有”亦是“有”。虽然这里只是一个具体工作,但其对超越当前模式 (范式)、发展一种新模式来分析二维磁性,是有启示意义的


 5. (A) 两格点互作用能带结构与双线性磁耦合的计算结果 (Two - site energy levels and bilinear magnetic couplings),其中 Ut2g  Fe2+  t2g 能级处在位库伦关联大小。(B) 集大成哈密顿包含的最近邻互作用能量的分布 (Summary of nearest neighbor interactions for full model),其中图 (B-b) 展示了全部近邻互作用系数 Jijnm 的数目分布。

特别提及,图 5(B-a) 所示的图案,显得美轮美奂!



这是一项很理论化的研究工作,主题重要,但奈何 Ising 不懂!作为不是总结的外行总结,我们看到,Winter 他们创新性地将 FePS3 二维磁性所包含的、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放置于 des Cloizeaux 有效哈密顿和 LFWT 框架中进行处理,所得效果不错,与实验也很好吻合。从此意义上看,这是一种“机关算尽”的高效、高端方法,是二维磁性计算的一种模式创新。这一工作,相信对引导二维磁性量子材料研究走向更深邃、宽广的空间会有所帮助。


雷打不动的结尾:Ising 乃属外行,描述不到之处,敬请谅解。各位有兴趣,还请前往御览原文。原文链接信息如下:

Hybrid spin-orbit exciton-magnon excitations in FePS3


Ramesh Dhakal, Samuel Griffith & Stephen M. Winter


npj Quantum Materials 9, Article number: 64 (202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5-024-00675-x


备注:

(1) 笔者 Ising,任职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兼职《npj Quantum Materials》编辑。

(2) 小文标题机关算尽二维磁性乃感性言辞,不是物理上严谨的说法。这里只是表达量子磁性的准确理解和预测实在是太难了,机关算尽依然不能很好解决问题。本文展示了一个例子,看看如何能够有计算模式的创新,从而更简洁明了地描述二维磁性。

(3) 图片来自 Ising 随拍的图片 (20240726)。这是雨后湖岸紫薇,令人眼睛一样,是夏日稀少之境。小词 (20240729) 原本盛夏时节之江南山水。除却湖川生生不息的荷塘更迭外,确是万物青葱、嫣红稀罕。这里表达量子磁性研究虽郁郁葱葱,却难以看清繁枝茂叶。而今总算撞上东岸几株紫薇开放,乃是一丛新的风景模式。

(4) 封面图片来自 Winter 教授他们的计算结果之图 5。图片显示,从 linear flavor wave theory 中提取出的等效激发谱与实验很好吻合,令人印象深刻。


扩展阅读

 

二维磁性绵里藏针之针有多长 | Ising专栏

滑移铁性:一种低能激发习惯 | Ising专栏

极性声子敢与自旋输运共舞 | Ising专栏

Kitaev 物理的电极化调控 | Ising专栏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分享学术信息,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