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在地气趋于寒冷之时,蚯蚓的身体是向下的。进入冬至时节,阳气微生,蚯蚓的头开始转而向上,此时蚯蚓的形状像是打了结的绳子。
麋鹿属于阴生动物,其角朝后生长,因此被视为阴性。冬至时,阳气开始生长,麋鹿感受到阴气的减退,因此其角开始脱落。
“水泉动”指的是在冬至节气之后,由于阳气的初生,地表虽然仍然寒冷,但深井中的水开始有气冒出来。这意味着阳气开始回升,大地即将复苏,山中的泉水因阳气回升而开始流动。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所以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仪式来庆祝。
民间冬至日开始数九,每一时段为9天,共81天,俗称“冬九九”。人们通过画九九消寒图来记录“数九”的进程,消寒图通常是一幅梅花图或文字图,每天填充一笔,等九九八十一天过去,一幅完整的图就画好了,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
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
祭祖
冬至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目,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饺子”与“交子”谐音,意味着新旧交替、辞旧迎新。冬至作为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象征着阴气的极致和阳气的开始回升,吃饺子也寓意着迎接新的开始和希望。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一岁一冬至,岁岁皆欢喜。冬至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虽然此时大地一片寒冷,但春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让我们放慢忙碌的脚步,共同感受冬日的温暖,期待春天的到来。愿冬日所盼,终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