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
等不及俄倒下,32国先问责中国,特朗普接到警告,中美将再斗10年
TIMELINE#
俄乌冲突未平,北约已经等不及俄罗斯倒下。32个国家在舆论场上率先向中国“问责”,妄图通过炒作“中国威胁”“中国援俄”来转移焦点。
01
12月3日的北约外长会议上,北约秘书长吕特再次发声,将矛头直接对准中国。这次,他大谈所谓“混合威胁”,将中国和俄罗斯描绘成北约国家的最大威胁。
他声称,中国通过“破坏行动”“网络攻击”和“散布虚假信息”等手段威胁北约国家稳定,甚至帮助俄罗斯对抗西方。这一指控看似严肃,却缺乏实质证据,更多是一种策略性抹黑。
02
吕特的言论并非首次出现。在他刚上任之初,便曾声称中国是俄乌冲突的“决定性推手”,并警告中国不要与俄罗斯“走得太近”。然而,中方早已明确表态:中国不是冲突的制造者,更不是当事方。
北约的“甩锅”显然别有用心。他们试图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来掩盖自身战略的失败。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劣势逐渐显现,北约的支持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危机。
面对这样的困局,北约只能通过舆论战向中国发难,以转移内部矛盾,并进一步牵制中国的发展。
03
就在炒作“中国威胁”同时,吕特还向特朗普发出了直接“警告”。他声称,如果乌克兰被迫以有利于俄罗斯的条件签署和平协议,美国将面临来自中国、伊朗和朝鲜的“可怕威胁”。
为什么吕特要向特朗普发出这样的警告?根源在于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潜在政策转向。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对美国援乌规模表达不满。他强调,若当选,将迅速结束俄乌冲突。这种主张无疑让北约感到不安,因为它可能削弱北约的主导地位,同时让欧洲国家的战略更加被动。
吕特的警告实际上是试图说服特朗普,不要动摇对乌克兰的支持,并确保北约与美国的紧密合作。
04
特朗普的竞选言辞不仅让北约担忧,也让中美关系的未来充满更多不确定性。即使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并不会因此缓和。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曾表示,中美是“系统性竞争对手”,这种竞争至少会持续十年甚至更久。这一观点已经成为美国两党共识。
从贸易战到科技战,从军事对抗到外交博弈,中美竞争无处不在。而在中国的崛起面前,美国试图通过拉拢盟友、炒作“中国威胁”来维持其全球领导地位。
05
北约选择在此时炒作中国问题,其背后有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一方面,北约需要一个新的“敌人”来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俄乌冲突暴露了北约内部资源和行动能力的不足,中国被刻意塑造成新的对手,以维持北约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北约还试图通过炒作“中国威胁”来强化跨大西洋合作,迫使欧洲国家进一步增加国防投入,并在地缘政治上跟随美国的步伐。
06
面对北约的无端指责,中国的立场十分明确:不背“援俄”黑锅,也不会参与到俄乌冲突的任何一方。中国强调以和平对话解决冲突,并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全球安全倡议”等方式,进一步推进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这样的态度不仅表明了中国的外交自信,也让北约的“甩锅”论调显得更加荒谬。
07
如果特朗普成功重返白宫,他是否会如竞选时所说,迅速结束俄乌冲突?这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结束冲突的可能性并非完全取决于美国总统的意志。北约与欧洲的态度、乌克兰的立场,甚至是俄罗斯的反应,都会成为关键变量。
然而,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将继续坚持“美国优先”,要求欧洲承担更多防务责任,甚至可能减少对北约的支持。这无疑会让北约内部的团结面临新的考验。
08
从当前的国际格局看,中美的对抗不会因任何一位领导人的更替而改变。这种竞争不仅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更是两种发展模式和治理理念的较量。
科技、贸易、军事、外交,这些领域都将是中美博弈的主战场。而北约借“中国威胁”来强化自身影响力,也会让中美竞争进一步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