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如刀剑水青蓝,建南明德书院地

文化   2024-11-11 18:00   湖北  

明德书院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庸》

山如刀剑水青蓝,肇建于南。

建南始为剑南。元明时期属剑南长官司辖地。明初,忠路覃土司战胜剑南牟土司,疆域于忠路之南,故偃武力而建新土,弃剑肇建,更名建南。

在齐岳山脉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结合部,距建南集镇约8公里有一座地势南高北低,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形如顶子的山寨,名唤“睦家寨”。睦家寨原名“木家寨”,位于建南镇黎明村三组,面积约12300平方米。寨子古木参天,三面绝壁,寨北门外东侧崖壁上,“明德书院地” 五个大字从右至左均匀排列,赫然醒目。

何为“明德”?《 中庸》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是人所具备的能够认知明了天地万物的心识。使心识处于寞寂的状态,这种心识就能够明了,就能够明察是非,能够分辨善恶,能够担当师长,能够胜任国君,治理国邦,能够使人民顺从,能够使人民亲附,鼓励人们去发现和彰显自己内在的这份光明的德性,达到内外皆明的境界。

何为“书院”?研究学术、传播知识的机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为中国最为有名的四大书院。书院的主要功能是传道受业解惑,即学校教育。《利川县志》光绪版记,利川有“钟灵书院”和“义学十四处”。建南有两处义学,一在建南二保,并乾隆五年奉文建,与忠路双江书院岁领藩库银三十二两;一在建南七保箭竹溪,武生贺兴邦、诸生张继仲建。“明德书院”未录入其中,于其时还是私塾。然,家塾名曰“书院地”,其意欲与之并肩。明德书院每年延师1人,生员数十人,四川忠县、云阳等地均有学生来此求学。包括夏氏族人在此求学取得功名,贡献于社会者不胜枚举。

始迁祖是正义堂夏定万,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自武昌迁至建南三保紧水口,继迁范家沟,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其后由奉直大夫夏永富(字长春),于乾隆壬寅年(1782),择居庙梁,既而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谱记竹泉公“修睦家寨以防患难,建家塾以储人材,立寝庙以聚宗族。”竹泉公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始建明德书院地。而后又主持修建家庙,于同治甲子(1864)庀材鸠工,迨丙寅(1866)秋,祖庙告成。建家庙,创家塾,置学田,夏氏一族在这大山之隅日渐葳蕤,族望枝繁,元服加荣,云蒸霞蔚。

定万公长子长春生养三子,皆为人中龙凤。

长子夏曰瑚(1797-1880),字轩臣,夏曰瑚于道光五年(1825)考取拔贡,以直隶州州判分配到甘肃省任职,任西宁府巴燕戎格理事通判。在任二年间,他倡立义学,缉捕勤能,社境安定,百姓乐业,卸任时民众涕泣相送。数月后,复任巴燕戎格理事通判,民众甚是欢喜,在数十里外相迎接。道光十ー年(1831),夏曰瑚任西宁府循化抚番同知,任内兴水利严保甲,盗弥民安。道光十三年(1833),夏曰瑚任县知县。道光十四年(1834),夏曰瑚任秦州直隶州三盆州判。当年正遇饥荒,他号召捐廉银拯济灾民。由于他的正确处理,多数灾民才得以度过灾年。他捐升知州后,以回乡探望双亲,告老还乡,五代同堂,享受天伦之乐。逝时85岁。其女嫁大水井家族李绍远(字文郎),斯人为荆门州知州捐生候补道。夏氏与名满江南的大水井李氏家族联姻,实乃门当户对。

次子夏世雄,册名寅,号同甫。自幼接受家父的教育,及长又进私塾求学。道光三年八月入府学,尤其精于书法,几次考试不中有人劝他也入仕途,他说:“吾兄轩臣,由选拔升皋兰县府弟竹泉为江右南康参军。父随兄任,膺龙章,食鹤俸,声名洋溢,门第增辉。吾惟理家政,诲子弟,与乡党宗族通有无,相守望,待父与兄弟旋里,叙天伦之乐事,相与营宗祠,序语,建家,修祖墓,承先起后而已,夫何更邀显荣耶? ”过了几年,长春公与轩臣公兄弟先后回籍,一堂之上,共处一室,和睦和谐,数年之内,百度维新。及至长春公七十八岁去世,同甫公馆身附棺,尽哀尽理,庐墓三年,为弟兄楷模,为族邻模范。

三子夏世清册名鼎,号竹泉,个性温和恬静,好学能文。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每次县府试,屡列前茅,后任江右补南康参军,过两年,竹泉公看淡世事辞官不做,领导力挽留之,竹泉公只好留书信辞去归隐。回乡以后,竹泉公为家族繁盛殚精竭虑,修睦家寨以防患难,建家塾以储人材,立寝庙以聚宗族。

同治光绪年间,明德书院人才辈出,三公之后,夏昌期癸酉选拔第一名及庠生二十余人。家族中多人走上仕途,昌言任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昌颐议叙县丞;昌申清五品衔、四川按刑厅署龙安府经历,代理平武县知县,历署中江、黔江、彭山、健为等县右堂;昌厚邑庠生,同治癸酉科拔贡,湖南候补巡检;昌猷候选卫千总;昌平光绪朝乙亥科举孝廉方正,四川候补县丞,署按察使司刑厅;绍元邑武庠生,署同治朝湖南候补分司;绍德候选都间府;绍耘府廪生,四川候补经历,署广元督捕厅。

民国时期,从明德书院蒙学走出的夏树人当为楷模,《利川县志》记载:夏树人(1884-1944),名师锡,号德甫,字东成,建南人,清末邑庠生,留学日本,191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农科大学农学部,获业士学位。后在日本农场实习二年,与该场女工新井员子(东京府人)结婚,1916年实习期满偕妻回国。是年夏,在武汉与其妹夫马元恺(支罗旧寨坝人,著有《林产制造学》出版至今为教材,《森林利用学》《森林测量学》《土地测量学》《气象学》《农业土壤及森林学》《森林保护学》《造林及行道树》等手稿)相聚,提出:“我国地处温带,地大物博,以农立国,曾为世界先进,料将来必有人满之患,食不足,必相侵,势非重农不可。”于是矢志农业教育。先在北京担任农林部技士,后在北京国立农业专科学校任教。1920年在开封任河南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主教,成绩卓著,获六等嘉禾章。三年后,应聘赴南昌,在江西省立农业专门学校任教。1926年任湖北省农事试验场场长,后去福建厦门,任集美农林学校教师。1929年应聘到东北沈阳农业专科学校任教。九·一八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到南京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系主任。1935年夏,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夏去陕西武功任西北农学院教授,直至1944年病逝。毕生从事农业教育,享年60岁。

民国至今,夏氏一族人才辈出,在一千多人口中,多有工程师、会计师、医生、教师、书画家、企业家,各行各业人才济济。竹泉公第7代裔孙夏锡璠,延续了祖辈从仕的荣光。夏锡璠1970年10月生,大学学历,农学学士学位,1993年10月参加工作,199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宜昌市小溪塔街道党工委书记,宜昌市夷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远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仙桃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洪湖市委副书记、市长,石首市委副书记、市长,江陵县委书记。2016年7月至今任恩施州副州长、州委党组书记、州长、州委秘书长。

建南民间素有“向家的谷子,覃家的院子,夏家的顶子”之说,意思是建南最富裕的田土最多的是向氏家族,而覃氏家族修建的院子最大最好,夏氏家族呢,勤于做学问,在府衙做官的多。清乾隆至今,夏氏一族励精图治,尚文崇学,文武兼备,入仕途为官者众,故赞其“夏家顶子”。

睦家寨东距范家沟民房院落约1000米,距对面山腰镇南至黎明村级公路约300米。位于北纬30°28'54.8",东经108°31'49.5",海拔高程886米。寨子由文庙与书院为主建筑构成。明德书院呈四合院格局,分布在高低两级台阶上。下面台阶建筑物保存相对完好,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上面台阶仅存几进石雕门框、门柱、长长的石梯,东侧尚存一处偏房。书院虽废,楹联题记随处可见。寨堡虽毁,仍存高1-5米、厚2-3米、长约600米的寨墙五段,城门炮台遗迹尚存,寨堡格局依稀可辨。寨上两处摩崖题刻和一处摩崖造像,规模宏大,气势辉煌,强烈的反映出寨上浓浓的文化氛围。

迎薰门的崖壁上,“睦家寨” 三个大字,每字大约80厘米见方,楷书阴刻,笔力遒劲,保存完好。另一处为“福”和“明德书院地”摩崖石刻,位于寨北门外的崖壁上,呈横排布局,面积约50平方米。“福”字位于西侧,约1.5米见方,楷书阴刻,笔法圆润,结构严谨,该题刻是咸丰八年夏昌猷书。“明德书院地”位于东侧,字约0.8米见方,楷书阴刻,笔力坚挺,落款为“夏昌颐”书。整个题刻分布在长约10米、高约5米的崖壁上,分外夺目,十分壮观,是鄂西南保存最好的摩崖题刻。

摩崖造像位于寨东门外的崖壁上,共三窟。由南向北第一窟为夏世清(竹泉山人)像,窟高1.25米、宽0.9米。竹泉公头戴官帽(残损),身罩披风,手捻佛珠,双腿盘曲,端坐于石台之上。造像右侧雕一仙鹤、左侧雕一丹炉,窟周刻祥云,右侧内壁楷书阴刻“此心无所见,石上且留身。待若百年后,尚知是古人。竹泉山人自题”。字迹清晰,保存完好。第二窟为“掉头是佛”像,紧靠当年吊桥。窟高0.87米,宽0.61米,佛像头部损毁,双腿盘曲,端座莲台之上,两手掌心向上叠于胸前,身后刻佛光,保存较好。第三窟为“一夫当关”像,正对第一道卡门。窟高0.75米、宽0.55米,造像身着甲胄,手持长枪,足登粉底靴,背插护心旗,威风凛凛,惜头部残损。

睦家寨巧妙结合独特的自然环境而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部分建筑保存完整,书院精美雅致,题刻气势磅礴,造像朴实生动。整个山寨是土家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寨内将祖先、佛像和戏剧人物一同刻在摩崖上进行崇祀的现象较为罕见,是研究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独特信仰崇祀的特殊例证。2009年9月,恩施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来此,将其列为新发现文物点利川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夏氏族谱《木佳寨明德书屋图》可以看到,当年睦家寨的是一个完整封闭的寨子,有文庙、字库塔、承恩门、日升门、迎薰门、寨墙。现在书院历经沧桑,很多木刻木雕被虫蛀、被烧毁、被变卖……虽石木结构逐渐风化,但不少石刻仍清晰可见。“引胜”、“自得”匾悬挂于文庙;书院讲习堂大门石柱正面“立爱惟亲立敬惟长,以义治事以礼治心”;龙门长联刊刻在文庙大门石柱内侧面上:“建家塾,凡历星霜,愿汝曹兄兄弟弟立德立功勿忝祖考;置学田,以助膏火,望尔等子子孙孙有典有则启迪后人。”此联为“竹泉鼎垂训于戊申秋八月朔六日”;书院东面石门柱上刻“四围山有色,一曲水无声”,横批:凤鸣朝阳;书院西面石门柱上刻“听松风去早,放户月来迟”横批:西山爽气;讲习堂北大门石柱上刻“时雨亭前棫樸秀,春风座上桃李新”;书院第二道门柱上刻“入其门亦趋亦步,精乃业斯咏斯陶” 横批:君子所履;书院第一道石门柱上刻“有猷有为有守,希贤希圣希天”横批:入德之门

缓步在已然坍塌的遗址上,看到一座座石门孤独的耸立,品读那些具有无限意境和深刻含义的词联,恍惚中,竹泉公坐于“西望楼”正遥望西方,缅怀恩师;夏徽之正伏案疾书,字若金戈文似锦……

寨西崖下,有天生大青石,酷似鲤鱼,卧于飞水岩下,寨北面有小溪流过,经飞水崖飞流直下,冲洗鱼尾,溅起层层水花,仿佛鱼尾不停摆动,令人叫绝。有联赞曰:

睦家寨上明德书院地,

飞水崖下鲤鱼跳龙门!

柏杨渡村因境内有柏杨义渡,应事而名。据说明宣德年间,忠路覃土司攻打剑南土司,因建南河天险阻隔,屡攻不下,后弄来数百只羊子,头挂灯笼,阵阵呐喊,羊子满山跑,剑南牟土司以为大兵压境,吓得离开土司遁去。从此将此渡口称为百羊渡。夏大善人造船置义渡后,在河边岩石刻“義渡”二字,又称柏杨义渡。石刻所在幅面为人工开凿,有一框,框长1.15米,宽2.3米。其内从右至左为“义渡”二字,为楷书,阴刻,双线勾勒字形,凿刻深度0.03至0.04米。两字大小均等,长0.57至0.59米,宽0.39至0.43米。

夏大善人是谁?义渡是何人所设?何时开始义渡?“义渡”二字是何人手书?

义渡到1949年为止,之后就由所在村组接收管理义渡了。已知义渡最后一位船工叫夏家富,而今老人年逾八十。当年义渡船工的待遇是每年2石4斗稻谷,是由夏氏祖德宗功集社会公益负责支付给船工的。“义渡”是由柏杨渡的“八大姓”人联合筹集,到柏杨坪(注:夏氏的产业所在地)置10石稻谷的田产,作为义渡的基业。所收的租谷用作买渡船、请船工及渡口设施等开支。这八大姓第一家当就是姓夏,在当时夏家是旺族嘛,还有姓赵的,姓王的,姓姚的(有名厨师)。八大姓人轮流管理义渡及其业产。凡大旱大涝年成,义渡的管事就要在农历六月初六日公祭龙王爷,祈求降雨,祈求义渡平安,烧香化纸。叩头作揖,燃放鞭炮,十分热闹。

《利川县志》清光绪版记载,“又西三里,经乌龟石、鲤鱼洲,为柏杨渡,有义渡,有石屹立水中,作钟馨声,旁有西望亭,为邑人夏鼎新建。”

夏鼎者,竹泉公也。夏氏一族在此,有多处义举。七孔子地形特殊,南北山脉在此相遇,形成一个峡口,每逢大雨,上游河水汹涌而至,在此遇堵,河水回流淹没上游农田。土家先民们认为这是河妖作怪。清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人们决定在七孔子南岸崖壁刊“福”字镇邪,正义堂裔孙卫千总徽之公(夏昌猷,鼎公之子)受命书写“福”字,此福字在悬崖之上,幅面2.2米,宽2.6米,呈长方形,双线勾勒。字长2.13米,宽2.08米,凿刻深度0.03米。字体硕大,笔画苍劲,横跨河流,气吞山河。相传,徽之公在朝房湾的石坝上用谷子堆出其字形,再由江海之子江笛拓刻在岩石上的。至今落款清晰可见“光绪甲辰年(1904),建南十卫千总夏徽之书,地主覃廷银,江笛刊”,传闻与事实吻合。

范家沟水经鸭子塘瀑布,一泻千尺,流经上下小坝。在雨季来临,山洪爆发之时,清秀的小溪便成了泛滥的洪水,往往会淹没田土,冲毁庄稼。夏氏族人便在河堤两岸修砌保坎,作护田河堤,保粮食丰收。河堤长达3000多米,坝均高2米,用石2万多立方,工程之浩大,费时之长久。同时,在下游修建拦河大坝,引水入渠,既是排洪,又作灌溉。时至今日,这些经历200多年的农耕措施依然是这方乡民的口粮倚靠。

修路搭桥是自古以来人们心目中积功德的事情。庙梁及睦家寨周边都是陡坡陡坎,行走极不方便,于是夏氏家族积极修路搭桥。他们在小河上修建了木梁石板桥,桥高4米,取名高桥。又在省三公庄北大门修建一座风雨桥,取名“状元桥”,后来这里架起了公路石桥,更名“群英桥”。夏氏族人以宗祠和书院为中心,修建了四条石板路,一条由庙梁到新房子,一条由庙梁到范家沟高桥到睦家寨,一条由庙梁经陡、四合头到朝房湾,一条由庙梁经大湾、歇气包、藔叶溪、凉桥坝、亭子楼到柏杨渡到建南。四条石板路与茶马古道相接,总长约10公里,既方便了行人,也普济了苍生。

庙梁睦家寨是木城蜿蜒而来,至蓝家山突兀而起,形胜十分险要,风景秀丽。此处有一峰峦名叫轿顶山,山上有庙,石刻捐款第一名为夏氏二代夏长春,助钱乙千文。夏氏后裔效仿父辈,曰瑚公亦捐功德。石柱临溪银杏堂,原名蟠龙寺。该寺始建于唐,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与梁平双桂堂齐名,并称“川东姊妹堂”。该寺随时代变化,也多次遭到兵祸兵劫。寺院也在各个时期修补。在大雄宝殿的左侧石柱上,刻有“诰授奉政大夫乙酉科选牧前任甘肃循化抚番府李邑夏公曰瑚捐银二十两”之记载。大殿重修是光绪十九年,曰瑚公当是解甲归田之后的善举。

夏氏家族,祖辈皆以求学入仕为荣,故作为社会贤达之多。因此这些贤能达人经常会被邀请为他族家谱、墓碑题词,以提升家族地位,如百丈沟陶氏族谱邀请竹泉公题“性本爱邱山,非为卜其宅。生而相依附,量力守故辙。高坟正嶕峣,孤云独无依。讬体同山阿,但使愿无违。怀此颇有年,荏苒经十载。山川无改时,猛志固常在。梅柳夹门植,卓然见高枝。蔼蔼堂前树,此荫独不衰。”曰瑚公在陶氏族谱亦有题词四首:“门前五柳正堪攀,世上虚名好是闲。四面云山谁作主,陶公炼液棲其间”。“梦魂相见苦参差,在地愿为连理枝。昔日戏言身后意,缓公高步或因诗。”“碧梧棲,老梧凤凰枝。陈实人传有好儿,蜀魂叫,回芳草,色寒林空,见日斜时。”“七十老翁何所求,人间亦自有丹邱。看君解作一生事,眼底云山苦见留”。

谋道、建南与利川一直有山那边山这边的说法。也就是说,横亘在谋道建南与利中盆地之间的齐岳山将利川的风土人情、文化传承、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了一定分隔,甚至说话语音都有明显差异。从历史上看行政隶属,谋道和建南在湖北四川之间有多次更迭。但从地理大环境来说,齐岳山北还是“川东”味儿更浓,齐岳山南更多些“鄂西”特色。也就是说,齐岳山北受川东文化、长江文化的影响、熏陶更多。《利川土家族简史》记,谋道、建南的大部分地区,离县城较远,紧与蜀境相连,开化较次,但受汉俗文化较毛坝、文斗等地要深。谋道建南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语言特点更接近川渝,包括现在遗存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带有更为明显的“川东”色彩。

在三普建档中的利川文物,谋道、建南两镇文物点占全市公布的47.3%。两镇同在齐岳山之西北,其文化相近,习俗相同。观古人之遗存,多有树碑立传者。谋道建南的墓碑石刻最为精彩。国保单位鱼木寨碑刻是湖北省石刻文化的代表,但建南佛堂张氏墓群、中驰谭氏墓群毫不逊色。目前发现的艺术字石刻利川仅存两件,都在中驰墓群之中。

当各氏族人等都在大肆修建宅院与陵园之时,夏氏家族看重的不是显赫的物质存在,他们追求的是文化传承。只有文化才是世代久远的根本。“橡樟之木始于勾萌,冲霜雪,冒寒暑,历千岁而不调者,其根柢固也;星宿之水始于濫觞,出积石,经绝塞,行万里而无阻者,其源泉盛也。”诚如其言,木欲壮其繁茂,必有根基,塔欲高其云端,须得筑台。

明德书院地,以学识望重与乡党,以修行垂型于后世。

时之愈久,光泽愈深。福泽之于身,精神植于心。

指间建南
建南人自己的网络, 欢迎大家报料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