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通过大量历史档案,揭示殖民时期东南亚地下经济的隐秘真相,看走私者如何与殖民者斗智斗勇。
从边境变迁的独特视角,探索现代国家的形成历程,解读东南亚的现状与未来。
◎内容简介
从1865年至1915年,英国与荷兰在东南亚划分了各自的殖民范围,开辟出新的边界线。然而,这一过程却助长了由鸦片贩子、假币走私者、人贩子和军火商组成的庞大地下经济网络,边境地带的走私活动尤为活跃。
通过深入研究报刊杂志、旅行日记、司法档案、历史影像、航海日志、国际条约以及口述历史等史料,塔利亚科佐展示了英荷殖民国家形成期间,统治力量与走私者在边境地带进行的激烈较量。为了巩固统治,殖民政府探索、划定并执行其领土边界,借助测绘、通信、水文学、交通运输、医学、法律和军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图加强对走私活动的监控和打击。然而,走私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反抗手段;走私者也非来自单一的社会阶层或民族群体,而是涵盖了殖民地内外不同背景的人群。他们利用地方知识、分散居住的人口、腐败的官员,甚至模仿国家的某些技术手段,持续挑战殖民帝国的权威。在此过程中,普通民众、合法商人、走私者与海盗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合法与非法活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面貌。
时至今日,走私仍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边境生活的一部分,走私者与国家之间的博弈未有止息。尽管边境常常被严格管控,但总有人试图突破限制。因为,对权力、道德和利益的追求从未停息。
◎作品看点
★揭开英荷殖民地非法经济的神秘面纱,一份深入揭示走私活动的详实记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与荷兰在东南亚地区建立殖民地。殖民地边界的划定很快就催生了规模庞大却难以捉摸的秘密经济体系,非法贸易迅速遍及荷属东印度,英属新加坡、槟城和马来亚等处。本书记录了各式各样的走私者、违禁物品以及走私策略,并探寻这条边界如何成为违禁品流动的温床。通过从毒品、武器、人口和货币,到更为常见的生活用品,乃至胡椒、瓷器和大米等商品的走私,我们得以窥见近代东南亚复杂的政治势力、经济利益和社会网络。
★细致梳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复杂的博弈策略,再现充满智谋较量的“猫鼠游戏”
一方面,殖民者通过地图测绘、法律制度的建立、官方贸易系统的强化及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改进等多种手段,对殖民地进行控制与改造。而另一方面,被殖民者则采取了各种巧妙的反抗方式。东南亚岛屿上的本地人、日本人、华人、阿拉伯移民,甚至部分欧洲人都参与其中,他们利用复杂的小路、河流的变化以及底层官员构成的腐败网络等作为掩护,展开了无声却激烈的抵抗。帝国的扩张未曾彻底实现,出于对自由、传统习惯乃至权力和利益的追求,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斗争始终不曾停息。
★倾听走私者的真实声音,接触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欲望的鲜活人物
通过利用法庭案件、证人证词、缴获的信件、航运专栏文章以及口述记录等多样化的资料,以及梳理大量非法贩运鸦片、荷兰银元、人口和枪支弹药等的真实案例,本书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地方领袖、巧妙利用殖民体系漏洞的走私商人、坚持维护法律的检察官、被欺骗和侮辱的劳工、遭到拐卖的女子,还有为殖民事业殚精竭虑的殖民大臣……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将政治经济的大线条与具体人物和地区的小细节巧妙融合,令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故事。
★以边境演变为独特视角,探索现代国家从初建到成型的演进历程
边境的变化对现代国家的形成至关重要,但很少有其他研究关注到这一点。英荷殖民地国家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划定边界、重建秩序以及与各地方势力持续博弈的漫长历程。以这条从新加坡南部一直延伸到婆罗洲北部的长达3000千米的新边界为视角,本书剖析了欧洲列强严格管控领土边界、重组社会秩序的各种手段,包括测绘学、法律、军事、通信等,逐渐巩固国家边界,并促使现代国家得以发展成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地方、官方与私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政治权力也充满变数和协商的空间。本书所探讨的边境演变及其对现代国家形成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国家构建和社会变迁的新视角。
★多维度展现欧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全球化视野洞察近代东南亚的变迁与发展
英国与荷兰在东南亚地区建立殖民地的行径引发了近代东南亚历史的急剧变化。本书以东南亚英荷殖民地为核心,进一步将视野扩大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勾连起东亚的中国、日本以及西边的阿拉伯世界。同时,本书还分析了欧洲列强间的博弈如何塑造了近代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在全球史的框架中观察东南亚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特位置,解读其在人员和物品的全球流动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获亚洲研究学会哈利·J.本达奖
作者简介
埃里克·塔利亚科佐(Eric Tagliacozzo),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比较穆斯林社会项目主任、现代印度尼西亚项目主任,在近代东南亚史、亚洲海洋史等领域耕耘多年。除了《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外,另著有《最漫长的旅程:东南亚人及其麦加朝圣》(The Longest Journey:Southeast Asians and the Pilgrimage to Mecca)、《亚洲海洋大历史:从叶门到横滨的跨海域世界》(In Asian Waters:Oceanic Worlds from Yemen to Yokohama)等,并主持编写多部研究东南亚和亚洲历史的著作和期刊。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编 开辟边疆:
第一部分 建设边疆:在物理空间中划出界线
第二章 测绘边疆
第三章 执行边疆
第四章 巩固边疆
第二部分 想象边疆:国家视野中的边境沿线威胁
第五章 暴力的幽灵
第六章 边疆的“外籍亚裔”
第七章 来自当地人的威胁
第二编 穿越边疆:
第三部分 秘密贸易,漏洞百出的边境
第八章 毒品走私
第九章 跨国伪币制造者
第十章 非法人口贩运
第四部分 跨越英荷边疆的非法武器交易
第十一章 弹药和边境:军火的背景
第十二章 实践与逃避:武器走私的动态
第五部分 边疆故事:格拉姆·梅里肯的悲伤
第十三章 违禁品和“金万安”号帆船
第十四章 非法世界,1873—1899
第十五章 结语
注 释
地名人名拼写和用法说明
致 谢
常用名称缩写
参考书目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