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夏风鸣蝉暑渐逝,薄暮秋杉话眼底。【2024年眼底病诊疗系列学术交流会-规范化诊疗交流会】第八期于8月20日圆满召开。
本系列交流会由北京眼科学会主办,汇聚国内领域顶尖医院、一线专家,围绕眼底病诊疗的关键议题举办18场专题讲座和讨论,共同探讨眼底病诊疗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推动规范化诊疗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和应用。
北京同仁医院汪朝阳教授、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谷威教授担任本期大会主席。
地图样萎缩(Geographic Atrophy, GA)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性的干性AMD,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萎缩与丢失,导致患者中心视力的进行性丧失。北京同仁医院李毅斌教授在《地图样萎缩的现在时和将来时》中分享GA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研究新进展。李教授指出,GA的发病机制包括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遗传因素、年龄、环境因素、RPE功能障碍、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及代谢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目前缺乏可以有效控制GA发生、长久抑制GA进展以及促进中心视力恢复的创新性治疗技术。现阶段影像学和创新生物标记物来确定GA发病和进展因素,期待通过进一步研究GA的发病机制,改善GA的治疗方案,为GA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视网膜血管疾病是一组影响视网膜血管的病变,包括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新生血管性眼病等。北京同仁医院贾力蕴教授在《视网膜血管疾病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中分享视网膜血管疾病的现状、挑战及诊疗经验。贾教授指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在抗VEGF治疗过程中仍面临应答不佳、黄斑萎缩、纤维化、患者依从性欠佳、疾病复发及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各种特殊亚型或合并症等诸多挑战。期待通过探索新靶点和新机制,优化管理、采用MDT个体化一站式服务等策略,来延长治疗间隔,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治疗有效性,助力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视力获益。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和血管生成素 (Ang)家族及通路参与了血管新生和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联合拮抗VEGF-A和Ang-2是治疗新生血管疾病的新进展,Faricimab是首个用于眼内的双特异性抗体。北京同仁医院张熙芳教授在《法瑞西单抗nAMD临床研究解读》中分享Faricimab治疗nAMD的最新数据进展。张教授指出,法瑞西单抗在治疗nAMD患者时,观察到显著的视力提高和解剖学改善,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较少的注射次数可以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金恩忠教授在《潮起潮落终有时,轻舟已过万重山》中阐述了Faricimab治疗初治及经治nAMD合并PED患者在真实世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既往单通路抗VEGF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nAMD合并PED的患者,可转换为双通路药物治疗。金教授指出,Faricimab双重抑制Ang-2/VEGF-A的双通路机制,可以提高血管稳定性,为眼底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视角,使得医生在治疗nAMD合并PED时增加了新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期待更多的临床使用积累验证。
专题讨论时段,与会专家们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围绕Faricimab在眼底病治疗领域的进展等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与学术讨论。
大会主席谷威教授做会议总结,感谢与会专家们围绕GA及视网膜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研究新进展、Faricimab治疗nAMD合并PED患者的最新临床数据等方面进行的精彩分享与讨论。相信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不断研发,多因素优化管理,有望为眼底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会议回放
⬇️⬇️⬇️
THE END
欢迎个人转载,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北京眼科学会或标明转载自北京眼科学会
👍
点赞 和 转发 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