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共融 助梦前行

文摘   2024-10-08 17:01   四川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果实盈枝。9月26日这一天,若尔盖县2024年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小学数学研修班,在成都金沙小学拉开了帷幕。



在此次培训中,金沙小学的数学教师团队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底蕴,为若尔盖县的教育同仁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包括了引人入胜的教学现场观摩,还深入剖析了教学难点与重点,并分享了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宝贵实战经验与独到心得。

2024年

JINSHA

上午的活动由王利沙老师以一堂精彩的展示课拉开序幕。课堂通过丰富实例,引导学生梳理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的问题,通过4次对比观察,让学生感悟到加法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从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互动问答与练习,加深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教学效果显著。

王燕老师进行说课,本节课借助了三个有形的支架帮助学生建构抽象的数学模型。1、丰富的情境,借支架梳理知识 。2、多样的活动,借支架建立模型。3、夯实模型,借支架助深度思考。引领学生整体而全面地感知加减法的意义和关联,初步培养学生们的模型意识。


陈忠丽老师以新课程标准的尺规作图要求为引,给大家执教了一节专属于六年级的《百变圆规》一课。本节课以巴黎奥运铅球视频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自然过渡到本节课要研究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圆规在线段中的定长作用;学生在比线段、画线段和画三角形的活动中渐渐明晰了用尺规作图的原理,并在操作中一步步增强了自己的作图本领,了解了圆规的更多用法,也激起了更强烈的深入探究欲望。圆规的各种用法不仅让孩子们收获满满,也让他们对后期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孟铃老师以“三阶递进,思维跃升”为主题,从选课背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确立、设计实施五个方面对《百变圆规》一课的思考和实践进行了分享。她从专家观点出发、结合一线实际情况陈述了选课背景,从新课标出发厘清了教学内容主线和脉络,从学生作品出发分析了学情,并以上述分析为依据,确定了多层面的教学目标,最后对本课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分享。


下午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首先翁羽老师以《研结构化教学,塑整体性思维》为题。深度剖析了金沙小学在新课程标准与“双减”政策双重指引下,对结构化教学模式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翁老师首先阐明了结构化教学的核心理念,紧接着,通过一系列鲜活且具体的教学实例,深入阐述了结构化教学的本质意义及其深远影响,并细致介绍了如何在数学教学领域有效实施这一模式。结构化教学,不仅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在无形中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钟娟老师以《研课中学习,磨课中提升》为题分享了她和团队在走课中的成长故事。以《分数乘法(一)》为例,详细介绍了走课的准备、实施及收获。她提到,走课组通过理论学习、教材对比和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团队合作中,她们攻克了新课程标准下运算教学的难关,提炼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钟娟老师也谈到了个人在走课中的成长,学会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教材到教学生学。金沙小学的走课实践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成长机会,也为学生带来了更有趣、更有效的教学。


谢秋红老师在教师研讨会上分享了题为《素养导航,聚焦单位,培养量感》的报告。她深入探讨了2022版课标新增核心词“量感”的定义、意义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谢老师强调,通过度量教学,特别是从“厘米的认识”这一种子课开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量感,进而形成对事物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报告还指出了教学中的误区,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整体规划教学、聚焦核心概念等。此次分享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朱海燕老师以《基于学科,融合育人》为题,分享了金沙小学的融合课程。通过两个生动的案例,详细解读了金沙小学如何将思政、财商等跨学科元素巧妙地融入数学课,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发扬了中国传统美德,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成就和民族的自豪感。这种融合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JINSHA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培训活动,若尔盖县的教师们不仅获得了全新的教育视角与灵感火花,还收获了丰富而实用的教学经验与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为他们未来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撰稿人:黄娜  熊茜

审稿人:朱海燕




成都市金沙小学
宣传办学理念,增进家校沟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