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深山里的“点灯人”

财富   2025-02-10 12:32   北京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深的感悟也在基层。缙云电站全体工作人员用坚守诠释年味,他们只是春节期间众多坚守岗位工作人员的一个个缩影。

▲图为缙云电站上水库。王佳敏/摄

“每年除夕,我们家都要吃饺子,和其他地方不同,我们用方形面皮包饺子,像一锭锭的‘金元宝’!”农历甲辰年最后一天,国网新源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缙云电站”)的值班室里传出欢声笑语,来自河南南阳的周腾乐正在分享家乡的过年习俗。

缙云电站是《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浙江省重点工程和丽水“华东绿色能源基地”示范项目。作为国网新源华东开发建设分公司在浙江的重要部署,缙云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安装6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电动机组,设计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4亿千瓦时,以两回500千伏出线接入华东电网。

当前,缙云电站1号、2号机组运行稳定,各项数据正常。3—6号机组安装调试工作正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全面投产发电。电站全面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万吨,不仅能有效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提升电网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还将为推动华东地区“山海多能互补电源集群”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驻守一线,点亮万家灯火


2025年1月28日是农历甲辰年最后一天,也是除夕,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意味着岁月年轮的增添,更意味着一解乡愁的团聚。然而,对坚守在深山里的缙云电站工作人员而言,这一天与往常并无二致,他们肩负着“点亮万家灯火”使命,继续驻守一线。

往年此时,周腾乐早已和家人一起购置年货,准备过年,但今年她身为值班值长,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带领运行部的同事们保障缙云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尽管惦念着亲人和故乡,周腾乐仍然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工作。

“今天上午,我们要完成隔离点、机组、主变洞等重点部位的巡检,确保机组处于最优运行状态,全力以赴做好春节保电工作。”周腾乐一边说,一边与运行人员杨鑫、孟兆乐仔细对接当日工作计划,随后开启了日常巡检。

跟随运行人员的脚步,《中国能源报》记者乘车前往深藏于大山腹中的地下厂房,电站机组处于停机备用状态,近55米高、218米长的洞室宽敞而寂静,运行人员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缙云电站地下副厂房共九层,设备分布复杂,数量繁多,近500条巡检条目,要求运行人员一丝不苟地对照设备逐一检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出差错。

“这里地面有水渍,但看痕迹不像是漏水。”在蜗壳层巡检时,孟兆乐和杨鑫发现了异常。他们立刻拿起手电筒,仔细查看设备,反复确认不是设备漏水后,才放心前往下一个巡检点。

杨鑫边走边介绍:“现在电站机组运行正处于迎峰度冬的关键时期,设备状态直接关系电网安全,巡检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随时响应调度指令,确保机组随调随启。”

据悉,今年春节期间,华东地区总体用电负荷较去年略有上升,新能源发电量也大幅增加,为全网电压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保障春节期间电网稳定安全至关重要。

“春节保电关系千家万户的团圆与温暖。抽水蓄能机组的灵活调节能力,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撑。这段时间,我们电站1号、2号机组作为抽水备用机组,随时待命,按照华东网调的指令启停。”周腾乐向记者介绍。

24小时待命,最美风景在基层


午夜12点,新年的钟声响起,缙云县城灯火通明,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悦。而在大山深处的缙云电站中控室里,运行人员曹程锋刚刚完成工作交接,迎来了新年第一天的值守。“这是我第一次在电站过年,尽管未能与家人团聚,但这经历格外珍贵。”他微微挺直脊背,坚定地望向监控屏幕,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闪烁的指示灯,不仅承载着电站安全运行的重任,也是守护万家团圆的光明。

为确保春节期间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缙云电站提前部署,安排30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进行24小时保电值班。值守人员每天按照巡检表进行专项巡视,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同时,电站组建了12人的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抢修物资和备品备件一应俱全,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保障机组正常运行。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深的感悟也在基层。缙云电站全体工作人员用坚守诠释年味,他们只是春节期间众多坚守岗位工作人员的一个个缩影。国网新源华东开发建设分公司管辖的桐柏、衢江、磐安、泰顺、桐庐等其他5座抽水蓄能电站的值守人员也同样坚守在一线岗位。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筑牢了电站的安全防线,保障着电力的稳定供应,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与温暖。

据了解,缙云电站作为缙云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百亿级”投资项目,自2020年8月主体工程开工以来,经过5年的精心打造,以数字赋能持续推进机械化、数智化电站建设,聚焦建设难点、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下四项行业“首次”,为抽水蓄能电站数智化建设提供典范。

对浙江省而言,如何把发出的每一度电用好用尽,抽蓄给出了答案。抽蓄作为当前技术成熟、经济性优的灵活调节电源,被称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具有促进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助力电网削峰填谷、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的功能。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投运5座抽蓄电站。“十四五”期间,浙江迎来抽蓄投资建设热潮,全省重点实施项目17个,总装机2170万千瓦,目前投产和在建的抽蓄装机量位居全国第一。


文丨本报记者  王林 苏南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赵方婷

中国能源报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主管,专注报道能源行业,深度观察能源现象,为广大能源产业管理者、从业者提供最具价值的产经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