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国转向“复兴”核电

财富   2025-02-10 10:03   北京  

整体来看,欧洲对待核电发展的争论并未停止,业界普遍认为,欧洲核电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近日,比利时新成立的联合政府提出,“比利时要确保可负担的、安全的以及碳中和的能源体系”,其中,可再生能源、核能以及其他碳中和能源都至关重要。2021年,比利时曾表示将在2025年陆续关闭境内核电站,但随着欧洲能源供应危机爆发,该国不得不延长核电站运营年限,如今已基本放弃淘汰核电的计划。
事实上,最近两年,法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多国都相继表示将继续使用核能,以加强本土能源稳定供应能力。不过,整体来看,欧洲对待核电发展的争论并未停止,业界普遍认为,欧洲核电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取消“禁核”延长“用核”

比利时政府在声明中指出,将废除核淘汰政策,为保障安全而加大投资。公开数据显示,比利时工业生产水平在2019年到2023年期间以0.3%的速度逐年下降,化工、金属两大行业降幅最为明显,而主要导火索之一正是欧洲爆发的能源危机。
为应对经济压力和能源危机,在核电议题上,比利时政府表示,将在短期内“解除新建核电设施的禁令”,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延长现有核电设施使用年限,并力求达到安全标准。尤其对于Doel 4号和Tihange 3号核电站,在现有延长10年运行期的基础上,再增加10年运行期。此外,比利时能源部长马修·比歇还表示,将考虑新增4吉瓦核电装机。
据了解,比利时目前在运核电反应堆有5座,分别为Doel 1号、2号和4号反应堆,以及Tihange 1号和3号反应堆,总装机量为4吉瓦。2021年,比利时政府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关闭所有核反应堆,并在当年底关停了Doel 3号反应堆,随着俄乌冲突爆发、能源问题矛盾进一步凸显,核电一再起到缓冲作用。2023年底,比利时政府表示,将Doel 4号和Tihange 3号运行年限延长10年。如今,比利时政府的最新决策标志着能源政策已正式转向。
对于这一决策,比利时核论坛明确表示欢迎,认为解决能源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核电复兴是解决重要问题的核心”。

欧洲多国对核态度转向

比利时对核电态度的转变在欧洲并不是孤例,在能源价格剧烈上涨刺激下,法国、瑞典、英国等国近几年对核电态度都发生巨大改变。
2024年初,英国政府公布近70年来规模最大的核电扩张计划,表示到2050年将英国核电产能提升到如今的4倍以上,达到24吉瓦,随后还提出一系列措施保障核电发展。2022年,瑞典政府提出,抛弃逐步淘汰核能的计划,到2035年建造两座新的常规核反应堆,以满足工业和交通运输对清洁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法国更是在过去几年反复强调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不仅推迟了削减核电在能源体系中占比的决策,更提出了新建多座核电反应堆的计划。
即使是欧洲国家中“反核”态度最为强硬的德国,也在近期重启“核能辩论”。2023年,德国关停境内最后3座核电站,然而在能源供应安全得不到保障的背景下,2024年底,德国反对党公开呼吁重启核电站项目。如今的德国政坛已经开启了又一轮针对核能应用的辩论。
从十多年前“弃核”到如今大规模“拥核”,在欧洲人眼里,核能已成为能源供应“安全感”的一大保障。

今年或为核能“复兴年”

能源业界对核电关注日渐增长的当下,国际能源署预测认为,2025年或成为核电“复兴年”,核能发电量很可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该机构表示,目前全球各国对核能的“兴趣”达到了自1970年代以来的历史高点,超过40个国家都表示将扩大核能应用,在建核电反应堆数量高达63个,装机量超过70吉瓦。同时,全球核电技术创新正加速涌现,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在内的新兴核电技术正吸引着来自各国政府以及私营企业的投资,到2040年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装机量或达到全球核电装机总量的10%左右。
在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看来,当前核电市场、技术和政策为未来数十年的核电产业扩张奠定了基础,各国还应尽快采取措施,实现既定目标。
尽管全球核电发展呈现积极态势,不过在业界看来,欧洲核电发展面临的分歧仍未平息,最终复兴核电的计划能否落地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比利时核电站运营商Engie公司表示,对于比利时来说,将现有两座核电反应堆的运行时限延长到2035年是可行的,但进一步延迟核电设施退役却是“不可想象的”。
德国绿党发言人英格丽德·内思得也表示,要保障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应是未来关键,重启已退役的核反应堆是一种昂贵的做法,后续成本仍需要进一步考量。

文丨本报记者 李丽旻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闫志强

中国能源报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主管,专注报道能源行业,深度观察能源现象,为广大能源产业管理者、从业者提供最具价值的产经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