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启迪||看古代自然记录者笔下的海南长啥样

学术   2024-09-29 20:16   海南  


古时的崖州、琼州等地

虽是偏远之地

却因他们的相继到来

而变得非常“有名”

他们或出于职责使命

或缘于兴趣爱好

观察山水风貌或动植物

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

苏东坡笔下的大美海南

晚年时,苏轼(号东坡居士)谪居海南3年,发出了“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感慨。在海南期间,他最重要的诗歌创作成果就是写完了自惠州开始着笔的87首“和陶诗”。

《东坡笠屐图》。资料图

《和陶拟古九首》是苏轼“和陶诗”的代表作,其四写道:“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苏轼说自己从少年时起就喜欢远游,来到海南岛更能释放自己的情怀。你想想,“九夷”成为院落的“藩篱”,“大海”环绕堂前屋后,该是多么惬意。真可谓是不放达非东坡!不仅如此,这里的人们爱好和平,自古以来就没有发生过战争,实在是让人心生欢喜。

当然,最让苏轼感喟的莫过于海南岛的自然美。你看,风姿绰约的黎母山高高地矗立在海岛中部,即便与嵩山、邙山相比也毫不逊色。远远望去,飞泉直下万仞,非常壮观。四周白鹤环绕低飞,幽静而闲适。发源于黎母山的众多河流,在奔腾入海前润泽了万物,造就了海南的丰饶。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在海南安之若素的心境,即便无肉可食,用本地芋头填饱肚子也挺好的。“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更是描绘了黎母山气势磅礴又恬静自然的风貌,人们可以在此领略大自然的动态之美和宁静之美。身处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条件艰苦的苏轼,找到了新的生命支点,心灵获得了升华。

在苏轼写于海南的诗作中,像“飞泉”“舞鹤”这样的自然景象比比皆是。很多自然景象,一经他点染入诗,便有了意境和灵气。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在前往昌化军(今儋州)的途中经过儋耳山,道旁被人遗弃的石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写下《儋耳山》一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具有补天之能的道旁石头,却无人赏识被无情抛弃,可谓是怀才不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便是被遗弃,它依然是一块具有补天之功的石头,又岂是其他普通石头可以比拟的?在自然景象中,品味人生禅机,正是苏轼所长。




顾玠记录已几乎绝迹的物种

《海槎余录》为明代文人顾玠(一作“顾岕”)所撰,记录了他在海南为官六年的见闻。明万历《儋州志》有这样的记载:“顾玠,苏州人,嘉靖间任(儋州同知),敏达有为,革弊弭奸,升南安府通判。”

古籍《海槎余录》书影。

嘉靖年间顾玠在儋州任职,闲时四处游走、观察、记录,写下关于海南的数百则自然笔记。《海槎余录》如是云:“山川要害、土俗民风,下及鸟兽虫鱼,奇怪之物,耳目所及,无不记载,共几百于则……”后来,原稿丢失,顾玠又凭记忆重新撰写成书,这就是大家今天看到的《海槎余录》。

“蚺蛇产于山中,其皮中州市为缦乐器之用,其胆为外科治疮痏之珍药,然亦肝内小者为佳。此地兼产山马,其状如鹿,特大而能作声,尾更板阔,与鹿稍异。蚺蛇尝捕吞之,从后脚而入,虽角实大二倍于鹿,毒气呵及,即时解脱。初吞时,亦不能转动,略向水次伸舒,消尽无余矣。途人卒然相值,虽持木棍亦将无施。解事者执指大蛇皮木在手,一挥即止,可见物贵得其制,不在操利器也。”

这则笔记是说:蚺蛇生长在山中。它的皮可剥下来,大陆的人们常买下制作乐器。它的胆是治疗疮伤的珍贵药材。但也只有藏在肝内的小胆才是治疮最好的(据说蚺蛇身上有两颗胆,一大一小)。海南也生长一种“山马”,形状像鹿,但个头比鹿大,还能发出吼声。它的尾巴更为宽大,与鹿稍为不同。蚺蛇能捕捉山马并把它吞食,从头吞到脚。虽然山马的角比鹿角大二倍,蚺蛇以毒气吹及,角即脱掉。蚺蛇初吞下山马时,蛇身不能转动,须慢慢向水边爬去,在水中舒展开来,才能完全消化掉腹中的山马。过路的人有时也碰到蚺蛇,但手中拿着棍棒也奈何不了它。内行熟悉事理的人,拿着指头大的蛇皮木在手,向蛇一挥舞就可以制服它。

“海槎秋晚巡行昌化属邑,俄海洋烟水腾沸,竞往观之,有二大鱼游戏水面,各头下尾上,决起烟波中,约长数丈余,离而复合者数四,每一跳跃,声震里许。余怪而询于土人,曰:‘此番车鱼也,间岁一至。此亦交感生育之意耳。’今中州药肆悬大鱼骨如杵臼者,乃其脊骨也。”

翻车鱼,属大型海洋性鱼类,常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中,故海南省海岸可以见到,然而现在也基本绝迹。此物长可达三四米,重可达一两吨,可谓庞然大物。




屈大均描绘琼岛自然百态

明末清初岭南才子屈大均被誉为“广东徐霞客”,著有《广东新语》,此书中有许多记载海南景致、风物的自然笔记。清代学者潘耒为《广东新语》作序,其中有言:“于是考方舆,披志乘,验之以身经,征之以目睹,久而成《新语》一书。”屈大均在自序中谈到了创作此书的目的:“予尝游于四方,闳览博物之君子,多就予而问焉。予举广东十郡所见所闻,平昔识之于己者,悉与之语。语既多,茫然无绪,因诠次之而成书也。”

古籍屈大均《广东新语》封面。资料图

屈大均早年游历广东各地,考察自然风物、风土人情,晚年时写成内容广博的《广东新语》。这本书中,有大量对海南自然景观的描写,比如“自儋州至崖千里间,木多杂树,又多树上生树,盖鸟食树子,粪于树枝而生者。巨且合抱,或枝柯伏地下,连理而生……”这几句话描绘的树木奇观,就具有鲜明的海南地域特征。

在屈大均笔下,海南实乃海中重镇,“地至广南而尽,尽者,尽之于海也。然琼在海中三千余里,号称大洲,又曰南溟奇甸。”虽然这可能与现代的地理学有些抵牾,但考虑到清初的历史时代,倒也情有可原。屈大均认为这个大岛山川广布,皆有独异之象,故而人才辈出,而这一切则源自海南名山五指山:“五指山在琼海中,亭亭直立,上参霄汉,若端人正笏峨冠之象。以故琼州诸邑,多出瓖玮卓特士。”

《广东新语》中有关海南的记载自然是少不了海了。屈大均有关海洋的记载,最有名的莫过于那段“万州城东外洋,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盖天地所设,以堤防炎海之溢者,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很多人初见“涨海”二字颇不以为然,但如果身临其境,见过暑热之际海水涨潮的场景,便会知道屈大均此言非虚。屈大均对海南各处的潮水非常了解,他曾经作诗称“琼潮系星不系月,东流半月西半月。昼夜从无两汛时,临高儋耳东西绝。”诗中写的便是临高、儋州之间潮水流向不同的现象。

屈大均笔下的海南诸多生物多有异象,动静之间姿态万千。写海南之松,称“琼州无松,海忠介尝植数株祖墓,今惟其祖墓有松,他处植之不生。盖松性宜寒,琼州极南之地,其气太暖,即使生松,亦为不材之木,不可梁栋。”这番论断虽稍显主观武断,却也有地理物候的学问在其中。而写海南之梅则是“南方地暖,以寒为祥。琼州之梅早,以暖也,其六出,以寒也,是乃祥也。”屈大均的观察堪称细致入微,只是琼州梅花毕竟稀少,有名者尽在琼台书院和五公祠,不知是否有尚梅者也像屈大均一样细数过花瓣。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田湉

审核:吴淑珍

监制:彭罗生常珊珊、张瑶



社科海军
海南自贸港党建及社会科学理论普及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