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当清晨的窗棂上凝结起白霜,当傍晚的山林间飘落下黄叶,我们知道,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已悄然来临。2024年的霜降,在10月23日如期而至,为我们带来一幅幅深秋的美景,也提醒我们,是时候调整身心,迎接冬天的到来了。
霜降,顾名思义,乃天气渐冷,露水凝结成霜之意。《二十四节气解》有云:“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此时,天空中的云朵似乎更加高远,大地则换上了五彩斑斓的秋装。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叶、深绿的松柏,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霜降,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此时,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形成细微的白色冰针或六角形霜花。这些霜花,如同大自然的杰作,为秋日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美丽。
在霜降时节,天空变得异常澄明,秋景浓郁而绚烂。那些经历了风霜的果实,如柿子、苹果等,更是变得格外香甜饱满、汁水丰沛,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
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这三候,生动地描绘了霜降时节自然界的变化。
一候时,豺狼开始大肆猎杀动物,为过冬储食。它们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食用,这一行为,仿佛在向大自然表达着敬意和感恩。
二候时,草木凋零的速度加快,黄叶伴着秋风纷纷掉落。这既是生命的凋零,也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为来年的新生积蓄力量。
三候时,蛰虫感受到冬天的气息,开始准备冬眠。它们低垂着头,不再吃东西,为来年的复苏作短暂的休整。
霜降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色彩和景象的节气,它更是一个关于养生和收获的时刻。俗语有云:“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在这个由秋入冬的转折点上,如何调养身体,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保暖,是霜降时节养生的首要任务。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进一步增大,人体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因此,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注意四肢和足部的保暖,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老年人来说,更要关注关节的保暖,以防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引发的关节疼痛。
在饮食方面,霜降时节宜多吃温润、养阴生津的食物,以缓解秋燥,抵御寒冷。如百合、银耳、梨等白色食物,都具有很好的润肺、清热、养阴功效。
此外,霜降时节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鸭肉等。羊肉炖山药,既益气健脾,又滋阴补阳;而鸭肉则具有滋阴补虚的作用,其含有的烟酸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是秋季进补的理想选择。当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进补导致身体不适。
除了饮食调整外,我们还应注意调节心情。我们要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应对深秋时节的抑郁情绪。
在运动方面,秋高气爽的天气适合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登山赏红叶、踢足球等运动不仅能够提升心肺功能,还能让人心旷神怡、乐观豁达。但需要注意的是,霜降时节运动应适当,不宜过度劳累,以微微出汗为佳。
银耳含有银耳多糖,润肺化痰、养阴生津,还能通便、增强抵抗力,非常适合老年人。
材料:
银耳可以煮汤食用,还可以凉拌食用:取芹菜200克,腰果100克,银耳适量,香油、食盐、色拉油少量。
做法:
将银耳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洗净捞出,去根部杂质,撕成小块;芹菜摘去叶子,洗净切段;将银耳和芹菜倒入沸水锅中,滚煮焯水1分钟,捞出冲凉,沥干水分备用;腰果洗净,坐平底锅,放适量色拉油,热油后倒入腰果煎炒,至腰果呈金黄色;将芹菜和银耳倒入海碗内,加入适量食盐和香油,然后加入煎制腰果,搅拌均匀即可。
此药膳有活血润肤益颜的功效。
玉竹能养阴清热、补虚,有滋阴润燥、养胃生津的效果,尤其适合肺胃阴虚的人群。
材料:
平日可用玉竹搭配粳米煮粥食用:取玉竹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
将玉竹洗净放入砂锅,加清水800毫升煎取汁液,再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与汤汁同熬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匀即可。早晚热服,连服5日,间隔1~2日,可再连服5日。
此粥能补肺养胃,生津止渴。
适用于中老年人肺阴不足,肺燥咳嗽,干咳少痰,烦渴口干,咽干舌燥等症,并有延年益寿、护肤美容的功效。
鸭为水禽,鸭肉有滋阴补虚的作用,其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此外,鸭肉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是秋季进补的理想食物。
将鸭肉与山药同用,是秋季进补的上佳组合。
材料:
鸭1只、山药2根、食盐5克、料酒2勺、水适量。
做法:
1.处理干净的老鸭剁成小块,用热水焯至血污浮沫出,沥干水分,用热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山药去皮,切滚刀块,置入清水中待用。
3.鸭肉入砂锅,添加没过的热水,添加葱和姜。
4.煮开后,用勺子撇清表面的浮沫和杂质,添加料酒转小火,盖盖,慢炖。
5.炖至筷子可以顺利穿过鸭肉,添加山药,煮开后,用盐调味,继续煮至山药熟透,关火即可。
霜降,是一个关于收获与期待的节气。它让我们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学会了顺应时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与养生方式。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迎接冬日的到来,同时也期待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
来源: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人民网、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