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以“同愿同行·和合共生”为主题,在中国浙江宁波盛大启幕。来自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出席论坛。
文/明生法师
“宗教是慈善之母”,慈善是佛教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是佛教徒的内在价值理念和取向。 释迦牟尼佛设立佛教的本怀是为了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脱离苦恼。
对佛教徒来说,弘法的目的在于利生,一切修行的目的也在于利生,给众生幸福是每个佛教徒的使命。 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佛教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陀就是在这种大爱的基础上,观察众生之苦恼,发起救济之心,从而设立八万四千法门,救拔遍于法界一切众生。
自两汉之际传入以来,佛教“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等慈善主张也获得中国信徒的认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慈悲为怀”“非暴力”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并与儒家的“仁”“义”“孝”以及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相融合,共同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如,六祖慧能在《坛经》中强调,行善积德是禅宗修学佛法的根本。六祖说,“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告诫我们,一个人多做善事,净土就在眼前,不需要等到往生时去西方世界转运。
如果邪念不除,心身被各种贪嗔痴等烦恼惑业捆绑住,到临终了时,也不会有佛的清净愿力来接引你。总而言之一句话:人生在世,多做善事,好人总会有好报。
佛典中慈悲助人的思想与事迹比比皆是:佛陀过去生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现世生中彻底解决众生生死问题;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地藏王菩萨发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等。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深深影响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千百年来,无数的佛教团体、寺院、僧尼和信众都秉承佛陀教诲,广泛开展各种慈善公益事业方面,服务社会。如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会——无尽藏,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悲田院,世界上最古老的医院——养病坊、疫病坊等都是佛教徒所开创。
当今世界,虽然物质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财富快速增长,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灾害、贫富悬殊、地区战争、恐怖活动和传染性疾病流行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积极服务社会,是时代发展对佛教界的客观要求,它既是我们佛教徒神圣的时代责任,也是我们佛教徒庄严的永恒责任。当下社会,我们就是要适应新的历史要求和历史使命,积极担当时代责任,自觉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在安老助学、赈灾救灾、扶贫济困、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心灵慰藉、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尤其是在重大突发灾难救助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法华经》倡导:“大慈大悲,成无懈怠,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要求我们全体佛教徒践行佛教慈善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将慈悲之心外化为各种慈善行为。同载一船,同行一道,同一事业。让我们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让佛灯长燃,让爱心传递,共抒精诚,积点滴之善,累无量功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推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进而提升觉悟, 完善道德,实现人生的理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