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10月10日下午,县委组织部召开“每周学思”铸魂提能学习研讨会,专题学习《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政策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会议以“骨干领学+集体研学+感悟分享”的形式,围绕2个方面160个常见问题深入解读,与会人员就如何推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进行交流讨论。
会议认为,《解答》通过问答形式,深度解读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一是下好统筹引领“先手棋”。组织部门要坚决扛牢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政治责任,深刻认识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的严肃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统”“领”作用,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展“区域党建+功能性党小组”集成发展机制,引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打好长效帮扶“持久战”。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统筹好东西部协作、省直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等资源,持续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群众基础深的驻村干部扎根乡村,精准研判致贫返贫风险,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深入开展风险排查,制定“一户一策”综合帮扶措施和长期稳定增收计划,实现帮扶措施持续跟进、力度不减、落地落实。三是念好跟踪问效“紧箍咒”。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考评机制,实行季调度、年考评,及时发现和预防苗头性、倾向性风险点。搭建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现个性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共性问题一起探讨解决,集中精力抓好防返贫致贫与监测帮扶工作。
随后,为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部机关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会议认为,《政务处分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为强化公职人员全面监督,推进政务处分规范化、法治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一要深研细悟强学习。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部门,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党员干部要结合警示案例对关键要点进行重点学习,强化对《政务处分法》精神实质和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要以身作则强执行。组工干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带头执行相关规定,严格依法履职,积极担当作为,警钟高悬,秉公用权,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组工先锋。三要从严从实强监督。结合“党风廉政日”,讲好廉政党课,严格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开展干部政务处分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开展任前廉政教育,把好党风廉政意见关,把严管厚爱贯穿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我体会到要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衔接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贫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持续加强学习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指南以及相关文件,将文件要求细化并做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帮扶工作,结合联系村的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用心用情为贫困群众服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做的讲演。原载1938年7月1日《解放》第四十三、四十四期合刊。1952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纲领性文献,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计划的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由于战争仅仅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决定战争的计划也仅仅具有相对的固定性,虽然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更改,然而绝不能根本否定一定时间内相对固定的战争计划。
《论持久战》强调了持久和耐心的重要性。第一,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能急于求成,要理性看待自己的人生目标,成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第二,提醒个人要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计划,可以避免个人误入歧途,有助于个人在遇到困难时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第三,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些困难会让我们感到绝望,但正如《论持久战》所强调前进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能够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人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