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部门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充分发挥工会为职工服务、为大局服务的作用。10月31日下午,县委组织部召开“每周学思”铸魂提能学习研讨会,专题学习《四川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会议以“骨干领学+集体研学+感悟分享”的形式,围绕工会经费支出范围、用途、重点及作用进行了深入解读。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发挥工会作用展开交流讨论。
会议认为,《办法》是推进工会经费管理规范化、增强财务透明度、督促履职尽责的基本规范。一是规范收支管理。部工会要严肃财经纪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在预算编制、支出审批等环节,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定期对工会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确保工会经费使用合法、合规、合理。二是丰富工会活动。部工会要结合干部职工需求和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展示干部职工精神风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扎实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等干部职工普惠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好经费作用,持续增强团队凝聚力。三是提升服务质效。部工会要履行好服务主责,坚持以干部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主责主业,加强会员关心关爱,丰富活动载体形式,切实解决好干部职工后顾之忧,着力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团结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创先争优,为小金高质量发展贡献组工力量。
随后,部机关结合党纪教育“六个一”活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会,传达学习州委《关于4起“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会上对《通报》中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交流讨论。
会议认为,《通报》中的“一把手”权力集中、责任重大、岗位关键,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想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坚持从严基调。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部门,要始终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基调,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机制,把警示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深向实延伸。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定期对“一把手”进行“一对一”“点穴式”谈话,通过以谈示警、以谈促改集中解决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纪违法行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三是完善监督考核。要健全完善干部实绩动态考核等机制,推动全县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健全落实澄清保护、心理关爱等机制,真正让干部放下包袱、创先争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次观看警示教育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我将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被各种诱惑所侵蚀;同时,我也会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警示教育片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不仅展示了违法违纪者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过程,更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挣扎与悔悟。这些案例触及灵魂、震撼心灵,让我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每一个案例都仿佛在告诫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绝不能被一时的贪念所蒙蔽。
《乡土中国》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首次出版于1948年。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内容,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1.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乡土中国》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视角的学术著作。通过阅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乡村的价值和意义,乡村不仅是我们国家的根基,更是我们文化的源泉,只有深入了解乡土社会,才能真正服务于它。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继续探索、理解这份乡土文化的厚重与美丽,积极推动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始终将书中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为乡村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