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如何做好体重管理

健康   2024-07-18 10:55   河北  

居民如何做好


体重管理



     肥胖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可直接引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和睡眠障碍等,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源性猝死和心房颤动的诊断、临床管理和结局有明显影响。《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至2030 年成人肥胖增长率应持续减缓。目前我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总体都处于上升趋势,我国成年居民的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2013至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肥胖年均增长率为3.2%。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标准,计算方法是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依据《成年人体重判定》(WS/T428-2013)行业标准,我国成年人正常体重为18.5kg/m2≤BMI<24.0kg/m2,BMI<18.5kg/m2为低体重,24.0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85cm≤男性腰围<90cm,80cm≤女性腰围<85cm为中心型肥胖前期。



如何有效管理体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建议,有效做到体重管理,居民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01

正确认知,重在预防



  充分认识到超重和肥胖的危害,通过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防止超重、肥胖和体重过轻情况的发生。


02

终生管理,持之以恒



  保持健康体重应贯穿孕前期、孕期、婴幼儿期、儿童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全生命周期。


03

主动监测,合理评估



  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的变化,不同人群根据不同推荐值标准,评估体重状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做好体重管理。


04

平衡膳食,总量控制



  超重肥胖人群,应降低每餐能量摄入,少吃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糕点、糖果、肥肉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等;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等。体重过轻者,排除疾病原因后,应根据健康状况,逐渐增加能量摄入至推荐水平或稍高于推荐水平。


05

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适度中高强度运动有助于体重管理。可将生活、娱乐、工作与运动锻炼相结合,上下班多步行、骑行,工作时多走楼梯,减少久坐时间,时常做伸展运动、工间操。老年人应注意运动安全,量力而行,预防跌倒,建议进行强度适合的有氧、抗阻、平衡、柔韧性运动锻炼。


06

良好睡眠,积极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体重控制和身体健康。


07

目标合理,科学减重



  减重应量力而行,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可按照每周体重减少不超过0.5公斤的速度,在3-6个月内减少体重的5%-10%,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控制体重。超重肥胖儿童体重干预应在保证身高稳定增长的同时,维持体重不增或延缓体重增长速度。65岁以上老年人不宜盲目减重,重点是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保持肌肉量和骨量。


08

共同行动,全家健康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人间互相支持可有效促进体重管理。提倡全家共同行动,保持健康体重,筑牢健康防线。



来源:河北疾控

石家庄市新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石家庄市新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免疫规划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监测与评价、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等工作,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的应急调查处理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