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互联网涉军炒作需要从制度上发力
文摘
2025-01-27 14:46
北京
去年10月,军地职能部门公开曝光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典型案例,其中不乏关联涉军话题吸睛圈粉、不当牟利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这些账号,军地职能部门划出了红线底线,传递了违法必究的鲜明信号。近年来,网络涉军舆论生态总体积极健康,在讲好中国军队故事、营造崇军尚武社会氛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打着军人或军队单位身份招摇撞骗者有之,歪评军史虚无历史夹带私货者有之,散布涉军谣言炒作负面涉军信息者有之,低俗媚俗丑化军人形象者有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炮制涉军虚假信息者有之……以上种种,扰乱了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秩序,影响了互联网舆论生态健康发展。为何一些自媒体账号屡屡踩线越界?分析背后原因,既有刻意挑事的问题,涉军信息易被别有用心之人用在不当之处,像普通人的随手拍摄和分享可能成为外部获取情报的来源,“无良大V”的乱带节奏极易对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干扰,一些在网络平台扩散的涉军谣言将会扰乱社会秩序。也有利益驱使的因素,涉军话题成为一些人的牟利之道,在这些人看来,蹭上涉军热点就相当于掌握了“流量密码”,打上军事标签就等于加持了“大V身份”。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和子弟兵的信任信赖,也被一些人当成了“可变现”的资源。还有刚性约束的不足,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亟待制度规范,特别是军事网站平台、军事栏目、军事账号类型多、体量大,开办运维门槛低、监管不完善,让涉军不良信息钻了空子。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这些年,军地有关部门持续推进互联网涉军违规信息清理整治,纯正了网络涉军生态。但还存在纠而不绝、死灰复燃的情况,一些违规账号被依法处置后又改头换面“重生”,一些涉军有害信息又借助新的传播方式浮出水面。这呼唤我们从根子上解决制约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出台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做好体系设计,标清边界红线,明晰各方责任,建设清朗环境,不能任由有害低劣军事信息“野蛮生长”。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健康、安全、有序的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环境利国利民利军,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促进优质互联网军事内容繁荣发展。 作者:大 钧
校对:金 晶 苏 健 杨 洋 李晓艳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钧正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