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幕式活动上,正式公布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峨眉山博物馆被定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独特的地质地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天地造化的“四大”奇观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位于峨眉山报国寺凤凰湖畔的峨眉山博物馆,带着世界双重遗产地的厚重内涵,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峨眉山博物馆2001年5月正式开馆,展厅面积5200平方米,是全国风景区内首座集地质、动植物、历史、宗教、民俗等内容于一体的现代化地志性博物馆,也是全面展示峨眉山历史文化发展的综合性文物类博物馆。
感受自然的力量
开馆以来,这里就如同一本峨眉山“百科全书”,一次次吸引着游客市民翻阅、品读。从新石器时代的双肩石斧到战国时期的鱼凫纹无胡铜戈;从不同种类的高山动物植物到整墙灵动似要振翅高飞的珍稀蝴蝶标本……走进峨眉山博物馆,可以感受峨眉山经过8亿年孕育、7千万年成长的春风时雨,可以领略峨眉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道教佛教中的相关传说,还能欣赏精美的古代石器、青铜器、陶器和历代书画艺术,处处都是“峨眉故事”。
2021年,20岁的峨眉山博物馆经过3年升级改造,全新亮相,馆内从展陈内容到形式设计都有了崭新面貌——走进博物馆,入口处便是面积达40平方米的峨眉山全貌大沙盘,像是将峨眉山“搬到了身边”,森林、灵猴、索道、灯光……沙盘上的细节元素,无不展现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美好。
昆虫展馆
植物厅除了立体化展示峨眉山高山杜鹃的风貌外,还有其它植物类标本200 余种;动物厅打破原有空间布局,新增大量第一次展览的自然标本和珍贵文物展品;馆内通过“鸟归楠林”“碧海珍兽”“仙山灵猴”等场景,系统展示峨眉山的动植物资源,使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动物。“这里紧紧抓住了我们家小朋友的心,每个星期都喊我带他来玩。”峨眉市民彭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常常“打卡”峨眉山博物馆,她家小朋友从小就对自己的家乡有了很深认识。
不仅如此,全新升级的峨眉山博物馆注重多维度陈列,设置多处多媒体播放、查询系统,让市民和游客能充分感受到峨眉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互动性强、体验感好。馆内的走廊也化身“时光隧道”,通过峨眉山100多年前的老照片,展现峨眉山的历史瞬间、百年变迁。
全新亮相的峨眉山博物馆很快成了景区的“ 新网红”,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登顶金顶,打卡清音阁、万年寺等传统景点之余,也会选择走进峨眉山博物馆,倾听自然的声音,了解文物的故事。
2023年,峨眉山博物馆全年接待游客34.8万人次,被省文物局评选为首批“四川省文博研学基地”,“峨眉山古建筑研学”“峨眉山博物馆古籍修复研学”被省文物局列入首批“四川省文博研学课程推荐名单”。
在人潮涌动中,峨眉山博物馆人心里萌生出一粒种子——参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大家有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峨眉山博物馆馆长、峨眉山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刘杰说,拿下这块“招牌”不是目的,这就像是一次“高考”,检验的正是峨眉山博物馆在建设发展、传承文化、讲好“峨眉故事”等多方面是否做得足够好。
事实上,峨眉山博物馆从不畏惧任何“考试”。2003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第一名,2005年被四川省文物局评为“四川省重点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对自己的定位从不是“县级小馆”。在刘杰看来,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源源不断为社会提供更有品质的公共服务,才是博物馆建设的孜孜追求。
积极全面提升博物馆硬件和软件设施,不断丰富峨眉山博物馆藏品,提升馆藏文物档次和文物展示陈列水平,通过各类社教活动更好服务公众……2023 年,峨眉山博物馆累计举办7期临时展览、43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为游客提供610余场免费讲解,和乐山市图书馆开启合作共建阅读基地新模式,在博物馆展厅二楼挂牌“乐山市图书馆峨眉山景区直属分馆”,2000余册图书免费向广大游客和市民开放,全年接待读者近1.2 万人。
同时,峨眉山博物馆还完成《峨眉山楹联诠释》出版,编制完成《峨眉山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并上报省文物局评审通过,根据馆内展览主题,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文物和陈列品征集工作,新征书画作品30余幅。
成为全市目前唯一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依旧蹄疾步稳。
近日,峨眉山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客家擂茶社教活动,吸引50组亲子家庭参与,共同领略客家擂茶茶饮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这,正是峨眉山博物馆近几年持续面向中小学生推出各类博物馆亲子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
通过举办峨眉山珍稀树木保护、峨眉山古建筑群知识、峨眉武术、八极拳、夹江年画、嘉州面人和脸谱绘画等主题社教活动,峨眉山博物馆在潜移默化间不断增强和社会之间的磁力连接,从开始的近20人参加,到如今的50个名额总被“秒杀”,每一次活动,峨眉山博物馆都会收获学生的依依不舍和家长的纷纷点赞。
擂茶活动
“博物馆研学的目的,不是‘打卡’拍照的旅游,也不仅是提供托管服务,而是要让年轻一代感受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自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峨眉山博物馆的发展规划中,热度不是关键,持续性尤为重要。
在刘杰心中,走过20余年的峨眉山博物馆依旧在一个登攀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山峰”需要去翻越。“就比如说博物馆的重要对外展示渠道——展览,如何在馆内做好常设展览、如何利用儒释道文化展区进行展览外扩、如何年复一年坚持品牌塑造,都值得我们思考。”刘杰表示,看见博物馆热度的背后,他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走出更广阔的“博物馆+”模式。
“这几年,我们先后与成都考古院、北京国文信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了峨眉山古建筑生物病害、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骑象铜像病害、峨眉山古建筑气候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调查、监测和学术研究工作。”刘杰说,未来,他们始终会坚守峨眉山这座“大宝藏”,用一代又一代“守馆人”的接力,展现峨眉魅力、讲好“峨眉故事”。
- END -
来源/峨眉山博物馆
推荐阅读
就一条盘山公路,怎么就成了峨眉山最美
《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五岁了!惊喜不断!
峨眉山秋色预告
点“在看”的瘦十斤